分享

郭伟:【血管创新】殷敏毅分享《临床为什么需要静脉专用支架

 赵黎明柳人医 2021-04-18

微信截图_20210413092940.png

  (365医学网 分享)“静脉支架再狭窄/闭塞原因有:近心端(下腔静脉)锚定不够充分、髂静脉受压严重,支架支撑力不足、远心端(股总静脉)锚定不够充分、跨髋关节支架断裂、塌陷。静脉专用支架可以精准判断病变部位,定位准确;具有强支撑力和抗挤压力;结构完整,断裂率低;良好柔顺性,顺应弯曲。”这是4月10日—11日在线上召开的“第六届血管创新论坛”(VINNOVA2021)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殷敏毅教授就《临床为什么需要静脉专用支架--髂股静脉病变特点与静脉支架选择》的授课内容摘要。

微信截图_20210413120946.png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承办。

  本次会议邀请来自政府、学会、医学界权威与临床医生、科研院所带头人、注册法规工作者、知识产权工作者、优秀企业家、优秀工程师和风险投资人参会。旨在为临床专家、科研院所、政策制定者、产业界和投资界搭建紧密沟通的平台,着重就血管疾病领域前沿诊疗技术与循证医学研究进行探讨,为行业先行者提供探索方向。会议以专题演讲、成功案例分析、产品路演等形式,就血管疾病医工结合、大数据医疗、新技术与新材料、临床需求、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创新示范、国家政策与绿色通道评审规程、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动物实验设计与实施等领域展开广泛交流。

  殷敏毅教授从静脉的特征出发,介绍了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特征、髂股静脉血栓后遗症的特征、腔内治疗不足与临床需求。针对静脉支架再狭窄、闭塞原因分别介绍了静脉专用支架的特点。

微信截图_20210413121101.png

殷敏毅教授

专家简历

  殷敏毅,博士,主任医生,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协会(ISES)委员,美国血管外科协会(SVS)国际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转化医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委员。《Journal of Vascular a n 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Cardiovascular a n 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Journ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Journ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杂志审稿专家。

  2011年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和201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2016年赴法国公立医院集团(APHP)接受临床研究培训并获资格认证。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访学基金,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优秀青年骨干等多项人才计划资助。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各1项。以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市局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著4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参编《临床血管外科学》等专著3册。擅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糖尿病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形成后遗症等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治疗。先后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如美国血管外科年会,美国VEITH会议和中国血管外科年会等上做主题演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