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教育家长”入门秘籍“ (上)

 Richard_X 2021-04-18

小编:

Image

01

如何选择学堂和老师

我是2015年在北京耿老师分享的时候,认识耿老师,后来也经常一起上课,每次都会跟耿老师去交流,所以对于明心学堂还是非常熟悉的。在去年的时候,我把沛恩送到了天才班。实际上在选择学堂的时候,要涉及到一个课题--如何选择老师和学堂。

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是比较建议孩子要易子而教的。我是自己带过沛恩的,她妈妈也带过,但是这个过程中有个问题,就是我们做学堂,很多时候家和学堂是很难分开的,也很难做到老师和家长角色的随时切换。这二者既是合一的又是分开的,时间一长就会对孩子有些影响,所以最终就选择把孩子送出来。

因为我们当新教育的老师,对各学堂都有些了解,最终我们选择了明心学堂天才班,在过去一学期里,孩子的进步非常大。

关于选老师我们想法是:不一定要给孩子选择最厉害的老师,而是要选择最适合孩子的老师。当然你要能选择最厉害又适合孩子的老师是非常幸运的!既然能来到天才班,尤其是过去一学期,大家看到整个天才班孩子的成长过程,我觉得大家也应该是非常的幸福幸运的。

我们来看一下,选择学堂之后我们要做的:既然选了,我们就要全然的信任。

Image

02

全然信任学堂和老师

为什么要信任学堂、信任老师呢?

我们把孩子送到学堂,主要是因为已经教不了自己的孩子,或者说想给孩子找一个更高级的老师。既然是这样的,就要一定信任老师,不要执着于自己固有的东西,因为很多家长在社会上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一些建树,但是要承认我们在孩子教育方面都不是专家,所以不要把自己过往的经验,所认为比较好的东西拿来去评判老师,尤其是评判老师带孩子。在以往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有很多的家长特别愿意做老师的“助教”,甚至是“副校长”,对老师的教学都会提很多的建议。

我每一次听文清老师周末通话之前的总结,我都会听一遍到两遍,琢磨文清老师这一周的安排,以及他对孩子调整的用意,包括周一耿老师在群里家长会上的分享,后来我也带着我们的老师研讨了两个多小时,因为里边的价值很大。要知道耿老师大概从2012年就开始学习、践行新教育,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尤其这种实战经验。

实际上新教育每一位老师或者堂主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是2018年再次见耿老师的时候,就觉得她的提升速度非常快,这次在年前我去南京的时候,见了耿老师觉得她走得更深一些。在教学方面,耿老师目前来讲是一个比较少有的、能够非常专的老师。所以我们一定要信任老师,因为老师一直在提升的,而且老师接手过的学生非常的多,手上有很多的样本,她可以考察很多。

相反,如果我们选择了老师,不去信任老师,就没有办法去理解老师,就不能配合老师!

只要作为家长心里有自己的算盘,就会和老师形成两股相反的力量,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影响。就像夫妻理念不一致,或者夫妻关系不太和谐一样,都会对孩子有影响,因为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想想:如果我们是孩子会听谁的?作为爸爸妈妈,孩子都希望爸爸妈妈意见是一致的,作为老师和家长这一类角色最好是一致的,不一致的话孩子就可能不知道听谁的。

但是有一条标准就是孩子肯定是听自己喜欢、比较舒服的那一方的,有可能父母这方会更多一些。因为相对于学堂来讲对孩子的要求可能会高一些。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一般就建议家长: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先保留,但绝不能给孩子的印象是父母不喜欢老师,或者是父母不想听老师的,甚至还有跟老师在一些理念上按相反的去做。作为家长要思考一下:我们交学费是不是有点不划算?我们就是为了跟老师去唱反调?

Image

当然也要知道,老师也不是完人,也会有一些问题,但是作为家长不要去只盯着一张白纸上的黑点,用1%的不完美去抹杀那些99%的正确!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挑刺的。

很多时候,会有一些个别的家长就特别想证明自己的力量,证明自己比老师厉害,能看出老师的问题。这里要想:如果我们厉害,为什么还要把孩子送给老师教呢?自己去教不就可以了?

如果家长这样做,他内心是一种分裂状。我从2014年接触新教育到现在,见过挺多这样的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我们要引以为戒。

如果家长比较自我的话,实际上对老师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最终影响到的是我们的孩子!不要因为想去证明自己厉害,专门去找老师带班的问题。比方说像我在这里也跟大家是一样的是新教育的家长,不是老师,对于文清老师、邢月老师、黄萍老师,包括整个明心学堂其他老师,我也认识不少,一定要先放下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敬师、尊重老师。

敬师不是对老师毕恭毕敬的样子,而是对老师说的话要听照做,心里面要认可老师的做法,能够把老师的教学理念等等贯彻下去、践行出来。不能光是嘴上知道,行动上跟不上,或者是扯后腿。如果还执着于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看不上老师的东西,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或理解问题,就没有办法帮助到孩子真正的成长。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看不到事情的全貌,或者是客观的本质。

如果家长根据孩子打电话和通话记录描述的内容来判断老师的讲课内容,或者是老师对于孩子的引导,是不客观也不全面的。

第一、孩子不可能理解老师全部的意思。

第二、孩子也可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因为很多孩子会从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去讲,而忽视了客观的一面。我们成人也一样会有不自觉选择性的记忆和表述事情,只讲跟自己利益有关的,或者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比如说,两个孩子吵架、打架,孩子会怎么描述这个事情?一般都说是对方的错误,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就完全相信孩子,要多听听其他孩子或者老师的一些描述,像天才班几个老师共同参与、共同去看孩子,相对来讲就能够看到事情的本质和真相。

我们应该更多地相信老师,而孩子的话只做一个参考。实际上老师是相对比较客观的,里面不牵扯到老师跟家长的各种利益关系,他们对于每个孩子都是非常公平客观的。我们一定要选择相信老师而不是相信自己的孩子,或者相信自己的一个判断。

Image

03

家校共育,理念保持一致

讲到这里还要再谈一个主题,家校共育问题,就是理念要保持一致。

比如说在学堂的生活及学习习惯一定要在家里,或放假的时候继续执行下去。很多时候家长会觉得“孩子在外面一学期了,回来总得要放松一下,或者是轻松一下。“ 孩子一旦有这种舒适的环境,他就会享受!如果家长特意的去满足孩子的享受或某种欲望,孩子天然的就会想家,会在开学的时候不愿意回到学堂,即使回到学堂也会认为是家长让孩子出来吃苦的,因为在家相对来讲更舒服一些,父母照顾地比较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当然我们已经接触新教育,不可能按原来的方式,只是提醒一下家长尽量能够最大程度的跟学堂保持一致,甚至说要比学堂做的更要坚决一点,或者更加“苦”一点。只有在家里他觉得“我不想待了,想回学堂,学堂有那么多好朋友”,他才会非常高兴的去学堂。这样孩子才能在学堂里成长得更快一些。

要把对孩子”所谓的爱“收起来,保持孩子一贯的状态,孩子好不容易在学堂几个月养成了比较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一定要尽量能够在家里面保持下来,不要让他退转得太狠!孩子在学堂一学期的成长真的挺不容易的,如果因为我们父母的那一点点的爱,然后让孩子退步了,要知道这一退步和他保持原来的那种状态,一里一外基本就要浪费掉很长的时间。

学堂在开学初的第一个月尤其是前两周,会花很多的时间重新再调整孩子,如果孩子一直没有太大变化,他一回到学堂就可以直接进入状态,直接去提升,这个效果会更明显,对孩子的成长帮助会更大一些。

所以作为家长,要定位一个自己的角色,要做孩子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不要因为对于孩子所谓的爱去影响孩子的成长。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