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教育详情

 qzqwh 2015-07-19

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等信息工具的普及,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也开始步入了信息时代。通过家长QQ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家长都可以接收到来自老师的各种信息反馈。


信息的发送渠道是多了,但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的质量呢?作为一名老师,对此我感到压力很大。

通过我平时和家长沟通的经验,我发现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家长都特别害怕接到老师此类的信息反馈,因为一旦接到老师的短信,就说明孩子犯错误了。所以家长们都尽可能的减少和老师的沟通,从不主动联系老师。因此,家长们对孩子在学校的各种除了学习之外的行为知之甚少。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会让老师很为难。家长和老师之间一旦缺乏沟通,受害的自然是孩子。


经常遇见这样的例子,老师打电话给某某学生家长,说他孩子上课比较好动,经常打扰到别的同学听课。家长听见这个,也不问问孩子到底什么原因,回到家开口就骂,最后的结果还是孩子更加叛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更加难上加难。所以说,老师喜欢的家长,应该是善于沟通的家长,不管是积极主动的跟老师沟通,还是遇到老师“告状”,与孩子细心的沟通分析原因也好,这种勇敢沟通的态度能够让事情解决的更加顺利,也有助于建立家长,老师和孩子三方之间的信任,对孩子的教育是事半功倍的。

老师眼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且平等的,不会存在过分的偏袒谁的事情。家长如果一开始就心存这怀疑的态度来和老师沟通,那么再多的沟通也是枉然。家长们应该可以理解,老师每天都要面对40个甚至更多的学生,而且每个学生可以说都是古灵精怪的,老师一个人真的很难全部关照的过来。家长们如果因此而责怪老师工作不尽力,那老师们真的是有口也说不清楚了。

家长这种怀疑的态度长期持续下去,伤害的不仅仅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甚至会让孩子觉得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不利的。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应该也是建立在平等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老师说的并不一定全是对的,家长也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因为自己孩子的语言能力相对比较弱一点,老师为了让孩子能够尽快赶上班级的水平会给孩子布置相对比较多的课外阅读作业,想让孩子能够通过多读来改变现状。

这么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老师可能因为过分心急而忽视了孩子掌握的程度,让孩子不堪重负。家长在这个时候如果再给孩子施加压力,无疑是雪上加霜。家长有时候比老师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掌握知识的能力,所以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时的给老师提出一些意见,减少孩子过度的作业,以学习质量来达到老师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双向的,对孩子有益的。

如今独生子女时代,每个家长都十分看重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却忽视了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仅只是学校的任务,老师的任务,家长也必须及时的站出来,积极的架起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形成一种“车来车往”的沟通形式,这样才能让孩子从中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