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院一篇博士论文走红,在娱乐至死的时代,还有人关注这些吗?

 neijia 2021-04-19
主人公赖野去山上宿营拍摄鸟类,偶遇一位准备跳崖轻生的女孩。赖野说:“从这里跳下去,是死不了的。“
并且吓她:”之前有一个男孩,跳下去并没有摔死,只是骨折了十几处,疼了三十几个小时,才被找到,是死在医院里。“
他主动为女孩带路,去找另一个“好”悬崖,却看到了漫天如星的萤火虫的海洋。 ——《纳闷集》

  昨天突然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在转发一篇博士论文,是的,是在朋友圈走红,而不是在各大网络APP上,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大家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各类明星八卦,哪还会有多余的精力放到一篇博士论文上呢?

  

  说实话,作为一个同样从农村出来的人,依然看得潸然泪下,我以为自己是见过一些苦难的人,仍然看得特别心疼。是怎样的勇气才能穿过重重至暗时刻?

  字里行间的淡然,释怀和坚持,以及那种经历苦难,仍然怀着最朴素简单的期待,太让人动容了。“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希望他苦尽甘来,余生顺遂。

  

  有人建议,该拍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后浪》。对就叫后浪,不必请什么“名贵的演员”,也不要什么华丽的狗血故事,也不需要狗尾续貂的搞什么爱情故事。

  就一个山区孩子,念书,一直念到博士,拿到博士毕业证书就可以了。内容可能平淡,精神却是惊涛骇浪。相信我很多很多年轻人会去看,很多很多年轻人会落泪。而他们是真正的共和国后浪。

  他的世界本无光,他把自己活成了光。看前面他对自己经历的描述,更多的是感慨与钦佩。看到最后那几句“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真心敬仰。

  

  我们每个人在读这篇致谢的时候都或多或少会感到热血沸腾,因为我们读到了公平,读到了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还可以靠勤奋阶级上升。我们会有自我带入,会觉得我们可以通过每天的兢兢业业换来好生活;会忘却资本家告诉你996是福报,一线城市超高的房租和房价是在割年轻人的韭菜。

  

  这篇致谢,就是中国最朴素青年梦想“实现”时刻所吐露的最富有真情实感的文字,真实的文字,总是最打动别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