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春生||南桂馨研究中的点滴浅见

 文史艺苑 2021-04-19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作为山西名人的南桂馨,在辛亥革命中高树反封建大旗,在北伐战争中别树一帜,其影响在山西颇深。近年来对于南桂馨的研究,国内呼声较高,也不乏对其多层次的研究者。但归纳思考,多是以一式一事着手者居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研究者,几乎寥若星辰。现就南桂馨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岐异,进行一点探讨,以正视听。

NO.1

南桂馨名字的考证

人们多误“南桂馨”与“南佩兰”为两人。南桂馨,字佩兰,一字雯卿;辛亥革命前后曾名南杕枬;皈依佛门为俗家弟子后,取法名昌净;曾用“质君”为笔名。这是因为官场多以其名见,民间则以字论行。故有此称谓偏颇的出现。

南桂馨“桂馨”之名,得自于山西浑源金代诗人刘祁编著《归潜志》中所辑赵秉文《就刘云卿弟与同院诸公喜雨分韵得发字》一诗:“君家南山有衣钵,丛桂馨香老蟾窟。从来青紫半门生,今日儿孙床满笏。”

刘祁(1203年~1250年),字京叔,号神川邂士。浑源县人。金代诗人。曾任山西东路考试官、蒙古征南行台粘合重山幕宾。著有《归潜志》、《处言》等。

赵秉文(1159年~1232年),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

据南桂馨舅系宁武秦氏族谱载:“外甥南桂馨,字雯卿。”

据1912年10月《同盟会晋支部改组国民党山西支部党员录》载:“南杕枬,号佩兰,籍贯宁武,职务河东筹饷局局长,介绍人王国祜、谷思慎。”杕(di),出自于《诗经·唐风·杕杜》:“有杕之杜 其叶湑湑”,指树木孤立生长貌。“枬”(zhan),意同“栴”,同日文“枏”, 亦同楠。《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有:“檀枬霭霭,龙麝勋勋”, 意为檀香云绕,香气弥漫。南桂馨这个名字的出现仅此而已。

南桂馨先生素仰释学,虔崇礼佛。民国四年(1915年),值妙舫法师在太原双塔寺登坛演法,南桂馨常趋聆听,颇得哲理,遂拜妙舫为师,赐法名昌净,记为俗家三宝护法弟子,并发长愿,素食终生。据民国二十二年释力空《霍山志·外护·南桂馨居士传》载:“南桂馨,字佩兰,宁武人。清季游学日本,得识孙中山先生,入同盟会,从事革命工作。辛亥起义,居士与有力焉。为山西全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者十余载。民国十七年,北伐告成。奉命升长天津特别市。近年颇好佛,为皈依三宝弟子,法名昌净。”

“质君”,见于1939年3月的一幅字中。南桂馨在北平德国医院住院期间,应孟迦鄊先生索书,赠咏竹三首。所用名章署“质君”。

NO.2

南桂馨没有任过山西督军府参谋长

据山西省政协二零一一年编《山西辛亥人物传》、徐友春一九九一年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日本外务省情报部昭和十二年(1937年)十月编纂《现代中华民国·满洲帝国人名鉴》等多处著述,甚至南桂馨在北京万国公墓墓志铭均载:南桂馨曾任山西同武将军行署或督军公署参谋长。

我们从阎锡山任山西都督到改任同武将军、督军的经历中,发现在不同时期都有参谋长一职,且各有司职者。

阎锡山任山西都督期间,1913年3月24日,中将黄国梁任山西都督府参谋长;1914年6月30日,阎锡山由都督改任为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成立同武将军行署后,黄国梁由都督府参谋长改任同武将军行署参谋长,同年8月22日,因黄国梁调充旅长,任少将张瑜为同武将军行署参谋长。同年12月25日,张瑜病逝。1915年1月10日赵戴文继任同武将军行署参谋长。1916年5月12日,赵戴文任晋北镇守使后,同武将军行署参谋长由孔庚署理。同年7月6日,阎锡山改任为山西督军,改同武将军行署为督军公署,8月22日,孔庚复任以晋北镇守使,赵戴文复改任山西督军公署参谋长。

同武将军行署参谋长一职,按1915年7月18日北洋政府颁布《将军行署编制令》规制:将军行署参谋长须由少将军衔担任。而南桂馨于1915年12月5日始授军需监,属于后勤军衔,同等于陆军少将衔,直到1916年5月29日才改授为陆军少将。而在阎锡山任同武将军或督军期间,南桂馨则于1914年7月任山西陆军粮服局局长。1916年5月22日南任晋北镇守使署参谋长,署理晋北镇守使职,同年8月15日,张华辅接任晋北镇守使署参谋长,南桂馨仍复任山西陆军粮服局局长。1917年6月,南桂馨入掌山西全省警务处兼理省会警察厅,同年9月15日,被正式任为山西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

所以,关于南桂馨曾任同武将军行署或督军公署参谋长一职之说,笔者在查阅国家档案资料时,鉴于学识水平寡陋,并未检得其任免文件、委任公告,或任何以此冠名的电报、信函及实物记载资料,故不敢擅越认同。

NO.3

南桂馨回忆录中的讹误

1962年2月,南桂馨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撰写《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文,文中言:“这时我们中斋的同学,留学日本八个月的短期学生刘懋赏、徐一清、孟元庆等已经回到太原,并且带来了《民报》、《猛回头》(陈天华)、《革命军》(邹容)和《大义录》等新鲜作品。我读了非常激动,因此立志要革命。”南先生在文中提到的“孟元庆”,确让笔者在考究中大费周章,头疼不已。

终于,笔者在日本明治四十一年(1909年)《印度及清国留学生調査》资料中获悉:明治三十八年(1906年)七月,日本私立经纬学堂师范科卒业的中国游学生52位中,由山西派去的有十四名。他们是分别是:兰羕荣(大同县赵石庄村人)、兰羕昌(大同县赵石庄村人)、王国祜(绛州王村人)刘懋赏(平鲁县朔州人)、徐一清(五台城南建安村人)、王登义(平定宣乐平乡人,自费)、刘肇文(宁武县城内人)、李广勋(阳高城内西街人)、尚光霖(山西凰台南坪人)、冯济川(孝义城西石像村人)、武绳文(荣河城东杨家坡人)、王桐年(汾阳城东河头人)、王致中(神池县人,自费)。而孟姓者,只有孟元文一人,山西灵丘县城西业塔则村人。故孟元庆应为孟元文。上述人等除王登义、王致中二人为自费生外,其余均为官费生。

由此可见,南先生文中确有疑误。“孟元庆”者应为“孟元文”。当然,这些芝麻纰漏,不足以说明南桂馨文笔不严谨。因为当时的南桂馨已经79岁高龄,且此文为南先生回忆口述,由原北京大学教授李泰菜执笔所成,或为笔误,或为失忆,在所难免。但作为后辈,在研究中不得不从细纠校。

NO.4

钱玄同不是《刘申叔先生遗书》编校的发起者

抗战爆发后,《刘申叔先生遗书》的出版,是中国国学界、文化界轰动一时之大事,目前国内学者多以北京大学教授钱玄同为发起者着手深入研究,其实谬以千里。

南桂馨与刘师培的相识,始于1907年3月之日本东京,刘当时已是名震一时的国学大家。南桂馨投入刘师培组织的社会主义讲习会,积极支持刘所创办的《天义报》工作。当刘师培与章太炎关系交恶后,时任章太炎先生办《民报》会计的南桂馨,谢绝章太炎的挽留,毅然同刘师培站在一起,继续参加刘师培新创之齐民社组织,并积极主持会议齐民社举行的集会,发表演说。直到1908年6月8日父殁返里。

1919年11月20日,20日,刘师培因患肺结核病逝于北京,正掌山西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山西全省防疫总局局长的南桂馨,刚刚平定晋北肺鼠疫, 9月底10月初临县疫情再度爆发,且疫势愈盛。南桂馨分身乏术,未能赴京为刘师培送别。但整理出版刘师培遗著已成心愿。

南桂馨对于《刘申叔先生遗书》的编纂,始于1930年2月底,时南桂馨在北平日华同仁医院疗疾休养,遂生整理刘师培遗书之念,托人多方网罗蒐集其轶散文字,1933年初方着手编纂。初南桂馨在山西任中旧部经郑裕孚介绍南认识北平著名藏书家、学者张次溪(江裁)主纂,后经张引见南桂馨与先后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诗人伦哲如先生相识,南先生与伦谈及编纂《刘申叔先生遗书》事,请伦先生提供家藏刘师培文稿相助。伦先生古道热肠,倾其所有而与之,并又介绍著名文献学家、敦煌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赵万里(斐云)先生广搜家藏,鼎力相助。继而伦哲如又请中央研究院院士、语言学家余季豫(嘉锡)先生帮之雠对《刘申叔先生遗书》事,然“既而俱苦其烦”,张次溪、余季豫相继谢任。

1933年5月,郑裕孚从归绥至北平,南桂馨延请郑主《刘申叔先生遗书》事。郑裕孚不负重托,博访周咨,穷搜刘文。其在编纂中,亦奉持矝慎,异常甄酌,一字不敢删削。惟原稿多属未完,操笔时恃其博闻强记,不暇核审原书,加以印本草率,且师培字多鱼鲁,故任事格外艰辛。到1933年底,已收集校编成印张二千七百页之多,并将样书印就待审。

1934年1月,南桂馨托郑裕孚至北平和平门内后细瓦厂之立达书局,与其经理吴晓芝(德润)相商承印代销事宜时,吴晓芝领郑裕孚至该书局董事、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黎锦熙家,将南桂馨欲整理出版《刘申述先生遗书》告予黎锦熙,黎闻此举,异常兴奋,遂将郑裕孚绍介与刘师培的弟子刘叔雅(文典)认识。并将南桂馨编纂《刘申叔先生遗书》事,复诉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钱玄同,积极动员钱加入,钱亦乐于此项。同年2月12日,黎锦熙作伐宴请吴晓芝、郑裕孚、钱玄同于北平大美番菜馆,郑裕孚作为南桂馨代表,告在座诸位南先生欲出资一万元刊印刘申叔遗著。并与钱玄同相商,拟请其为《刘申叔先生遗书》之编纂参考编目及搜稿事。钱玄同欣然受聘参与。期间,另有在北平之刘叔雅、陈中凡、蒙文通、伦哲如、周作人等当代国学大家、藏书家,纷纷广出藏稿,鼎力相助。

其实,南桂馨与钱玄同的私交中,还有鲜为人知的一事。

1935年9月12日,南桂馨经李朝凤中介,购的北平东城马市大街双碾胡同35号一处房产,原房主言明于当年11月12日向南桂馨交房。并通知钱玄同可住至11月12日。钱玄同一虑暂时居无定所,再恐南桂馨欲加房租。10月22日,钱玄同央请徐森玉询问南桂馨双碾胡同房屋续租事。24日上午9时,南先生知道房客为钱玄同后,立即告知徐森玉不必加房租,仍按原房租即可。钱玄同甚为感激。

1937年3月底,《刘申述先生遗书》编纂工作进入尾声,南桂馨推荐郑裕孚出任职上海中央银行协纂,为此郑不能常滞北平。南桂馨复请原山西太谷铭贤学校、北平大学教授太谷赵羡渔(铭箴)、原山西太谷铭贤学校、北平大学教授胡耀宸及原天津特别市社会局阳曲崔希贤、古文字学家、教育家歙州吴承仕、清进士曲沃仇元璹、汾城贾绍孟、涿县杨为章、语言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长沙杨树达等人专任校定、排印之事,并延请山西大学教授翼城刘克笃、河津乔鹤仙两位,通篇精读三番而校真伪。郑裕孚则虽赴上海,仍负督导全书校勘之责。

直到1939年3月底,南桂馨相继耗资10万余元,历时9年许,终陆续刊印成书74种。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爆发后,华北形势骤然紧峻,日军勒逼先生为其效命,南桂馨坚不事从。加之钱玄同先生病魔缠身,有完璧之心,穷操刀之力,《刘申叔先生遗书》编纂事不得不匆匆告卒,憾致此书未竟原图。即便如此,已面世的《刘申叔先生遗书》,足以使中国国学为之一振,政学各界称誉有加,概赞南先生自“五四运动”以来,“为中国国学界彰扬汗青,推崇教术之最宏大贡献。”

陈春生,男,宁武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先后在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工作。《宁武百年历史记忆》执行主编、撰写巜宁武革命根据地志》、《南桂馨年谱》等书。现为《宁武文史》主编。

留言之窗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在作品推出一月内支付。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