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树森||宁武管涔山天池

 文史艺苑 2021-04-19

天池古称祁莲池、祁莲泊,俗名“母海”,与被称为“公海”的元池相对应。唐代曾在此设立牧监,为朝廷饲牧军马,故又称马营海。

天池位于宁武县城西南20千米海拔1954米的管涔山麓海子背村东南,是一处高山湖泊群,近邻桑干河和汾河之分水岭的东庄村。在广阔的高原台地上,分布着天池、元池、琵琶海、鸭子海、小海子、干海、岭干海、双海、老师傅海等大小天然湖泊15个,长1.6千米,宽1千米,总面积约4平方千米,处于海拔1771米~1849米之间,蓄水量800万立方米,水深10余米。溶解总固体每升310毫克(低于汾河源每升378毫克),水质硬度每升151Caco毫克,PH值8.4,属于良好的淡水水体。湖水补偿源,四分之三来自地表径流,四分之一则来自陡倾砂岩地下渗流。

天池周边轮廓,经海瀛寺住持释净愿亲测:骑摩托车环池一周,里程显示为5公里;而步行一周需1小时,实测为10华里,同样为5公里。

从湖滨山巅眺望全湖,犹如莽莽丛岭间嵌着一块无瑕美玉。经住持释净愿与作家王树森在海瀛寺纵观天池全貌,发现其湖面轮廓酷似中国地图,其形状与方位几乎一致。后经山西地质考察队专家航拍图片证实无误,并将考察结果发布于有关报刊。之外,如将水面与湖滨山峦陆地统而观之,则一副道家八卦图的阴阳组合,顿时展示眼前。

特别是朝阳初升之时,池水溶金,波光耀目,霞映四山,极为瑰丽,因而古人将此景致称作“天池锦鳞”或“天池霞映”,且列为宁武古八景之首。

池里生存着草鱼、鲤鱼、鲫鱼、鲢鱼等四大家鱼,20世纪80年代又放养了武昌鱼。这些鱼肉质细腻,纹理适度,腥味小,是当地人待客宴请之佳肴。每年四月池面冰消时的“开冰鱼”(亦称“凌碴鱼”),更是肉肥味美,为上等补品,隋唐时是专供御用的贡品。依据四大家鱼只有在温水与凉水交汇处才能自行繁殖的特性,有关专家初步推断马营海底部可能有较大的温泉。正缘此因,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鹳成群结队在此栖息繁衍,白天鹅亦将此地作为迁徙途中的逗留之所,使天池美景更加生机盎然。

每年隆冬,这里又是一番景象:雪野茫茫,池水封冻,冰清玉洁,晶莹剔透,冰裂之声如金鼓,似笙箫,空灵清脆,悦耳动听。北魏时,每逢隆冬季节,称雄晋北的尔朱氏父子,都要前来聆听美妙的“箫鼓之声”。而今,人们在静享“福音”中,观景、滑冰、滑雪,营造出神奇浪漫的冬游情趣。

天池以桑干系麻叶岩为基盘,紫红色的砂质页岩坚如铁,薄如纸,渗水性极差,由它形成的凹地保水性极好。也由于特定的高山气候清爽凉快,水的蒸发量极少,从而形成自古以来天池之水“阳旱不涸、阴霖不溢、澄清如镜”的自然奇观。加之四周山上森林茂密,水草丰盛,气候宜人,多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从而营造出四季殊胜的别样景观。

狭义的宁武天池,仅指马营海而言。因天池与元池相邻,形若鸳鸯,故又称马营海(天池)为母(雌)海,元池为公(雄)海。

广义的宁武天池,泛指由马营海、元池(又称玄池)、鸭子海、琵琶海、老师傅海、干海等组成的高山湖泊群。  关于宁武天池,中国最早的地理经典著作《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山海经·北次二经》云:“天池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北魏郦道元(约470527)所著《水经注》亦载:“燕京山(管涔山之别称)上有大池,世谓之天池。”又云:“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馀。其水澄淳镜净,潭而不流,若安定朝那之湫渊也。清水流潭,皎马冲照,池中曾无片草。及其风箨有沦,辄有小鸟翠色,投渊衔出,若会稽之耘鸟也。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无能测其渊深也。古老相传言,尝有人乘车於池侧,忽过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於桑乾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池东隔阜,又有一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镜洁,不异天池。桑乾水自源东南流

南北朝时,称天为“祁连”的鲜卑人,称天池为“祁连池”或“祁连泊”。这些名称都是天池湖泊群的统称。直到唐代,朝廷设置牧监养马,始用天池牧监和元池牧监的称谓,以后逐渐形成马营海、元池、琵琶海、鸭子海、老师傅海和干海等单体命名。天池在元池、琵琶海等10多处高山湖泊映衬下,如群星拱月,别具一番风姿。

马营海北侧有一片长满沙林、芦苇、蒲草的湿地,是海子背河流堆积的入湖三角洲,面积2300平方米,可以看见正在其中觅食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苍鹰、白鹭、灰鹤、红头潜鸭等

宁武境内的天地湖群,高山环绕,树木掩映,湖水清澈,像一块“晶莹碧绿的宝石镶嵌于高山之巅”。天池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有300万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三大高山天池之一,世所罕见的高山湖泊。  

宁武天池最早成为游览胜地,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距今大约2300多年。天池最早辟为皇家游览观光胜地,是在北魏时期。史籍记载,北魏的孝文帝曾用金珠穿了七条鱼放入天池,看是否与桑干河潜通。他又曾用箭射中池中的飞鲸,这两者后来都在百里之外的朔州洪涛山下泉源处获得。隋唐时期,天池游览观光到了鼎盛阶段。隋炀帝曾环天池建筑了规模盛大的汾阳宫。唐贞元15年,在天池周围设皇家牧监,每年饲牧战马70万匹,故天池又有马营海之称。

天池作为桑干河的源头,其始而北流,继而东泄,直流北京入永定河水系,注入渤海。在宁武县境内段落称为恢河,有古宁武八景之一的“恢河伏流”,说的是恢河之水在宁武县城至阳方口段潜入地下,向北流到朔州境内溢出地面,成为一处奇观。

有关天池潜通桑干的记载,亦见于《山海经》《水经注》。之后,在《资治通鉴》《隋书》《唐书》《三关志》《晋问》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水经注》云:“桑干泉即索涫水者也。耆者云:其水潜通,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余,其水澄亭镜净,潭而不流。”《马邑县志》亦载:“桑干水出静乐县(宁武隋为静乐)之天池,伏流至洪涛山下,汇为七源”。《晋乘蒐略》也载:“管涔天池之奥区,山川精气融结,清而为池。南流为汾,曲折达于河。北通桑干上源,汇流以归于海。”

两千多年过去了,天池仍以她那“阳焊不涸、阴霖不溢、澄清如镜”的秀丽风光,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改革开放以来,在宁武县的大力推动下,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天池这颗被古人列为宁武古八景之首,题名为“天池锦鳞”或“天池霞映”的宝珠,现已开辟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与天地为伴的元池,在天池以北5千米的山巅上,面积0.36平方千米,水深1米左右,蓄水540万立方米。元池四周是石壁天险,形状像个玉盘,被凌空托起,颇具猛将风格,俗称“公海”;与俗称“母海”的天池依依相应。池西的一座石峰,飞挂在峭壁上,落差有500米。元海是恢河的发源地,东和南两面是广阔无垠的高山牧场。

琵琶海离天池不到1千米,比天池高出10多米,形状像个琵琶,海水清澈,天光云影,远山近岭倒映在水中。据说有一种青色的灵鸟,每当落叶败枝飘入水中,便飞去噙出,以保碧水永远清澈。

元海和琵琶海附近的山坡上,常能见到圆塔形石堆,一层层的薄石片是由麻页岩风化而成的。在天池和元海之间,还能见到距今300万年前的冰臼;这一地质遗存,使当地成为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景素。

干海子位于马营海东1千米处,面积0.04平方千米,原水深小于2米。如今已经干涸,仅在汛期有少量积水。干海子一带草甸发育,发掘4米厚的沉积物中可见泥炭厚达25米,是华北西部和黄土高原东部全新世最好的剖面之一,是研究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生态变化的最理想的剖面。

除了水生鱼类,天池周边秀美的自然环境,还养育着多种珍禽兽类。特别可爱的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鹳,成群结队地在美丽的天池栖息繁衍。白天鹅把天池作为迁徙的客栈,流连忘返。

在宁武百姓眼里,这是一池圣水,它旱不涸,涝不溢。天池海拔千米以上,周围并无太多的径流,这万顷碧波如何涵养?天池为何历久不竭?成为宁武景观中又一个自然之谜!如今隋炀帝修建的汾阳宫历经战乱已成为一堆瓦砾,而惟有天池千百年宠辱不惊,清明如镜,显示着大自然的本来造化。

离天池东岸3千米处,是一片起伏的金色沙洲。据说,它下边埋藏着一个叫南庄子的村庄。远远望去,有20多米高,和绿色的牧场形成鲜明的对比。

天池风光秀丽,池中盛产鲤鱼。炎夏鲤鱼腾跃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这便是古人题名“天池锦鳞”的由来。天池以其神奇迷人的风光,吸引着历代帝王公卿、骚人墨客。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杨广北方巡游、狩猎,于天池边修建了规模宏伟华丽的汾阳官。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携文武臣僚宫娥彩女约10万余人,浩浩荡荡来天池避暑游猎,极享天池胜景。内史侍郎薛道衡在宴会上即兴赋诗《随驾天池应诏》一首:“上圣家寰宇,威略振边陲。人维穷眺览,千里曳旌旗。驾鼋临碧海,控骥践瑶池。曲浦腾烟雾,深浪骇惊螭。”可惜这座行宫于隋大业十三年(617)被刘武周攻毁。

这碧波荡漾的美妙之地,也曾是历代文人游览的地方。据传,欧阳修、范仲淹等皆来此游乐览胜,盛赞天池美景。元代诗人元好问留下这样的绝句:“天地一雨洗氛埃,全晋堂堂四望开。不上朝元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

天池的古建筑虽已毁没,而天池的秀丽风景却与日月共存。当地百姓珍惜这块神圣的土地,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在天池之滨举行传统的古庙会。改革开放以来,宁武县社会各界集资,在天池之滨修复了盛唐时的海瀛寺,在天池增设了游艇、游船、垂钓、风景摄影等多种游乐设施,新植了松柏林带,修建了直达池滨的公路,开展了以天地胜景为中心,辐射管涔山名胜景区芦芽山、汾源灵沼、小悬空寺、万佛洞、万年冰洞、支锅奇石、宁武关城、古长城等旅游活动项目,游览天池的盛况正日胜一日。

作者简介

王树森:山西省宁武关人,1946年生。中国作协、山西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历任小学和中师语文、音乐教师、文工团编导兼演奏员、宣传文化干事、县委办副主任、党史县志办主任主编、文联主席等。从事文艺工作50多年,创作出版各类作品600余篇(部),总约1千万字。成书著作有《兵变》《隋杨泪》《阎锡山这个人》《山西王阎锡山》《冈村宁茨受审记》《血溅中山陵》《履踪瞻絮》《忻州历史文化丛书·方舆概略》,及地区文工团专著《忻闻诗画》等30余部。作品体裁涉及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散文、传记、报告文学、戏曲、纪实等多种领域;分别发表或出版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八一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及国内相关文学艺术刊物。

*王树森||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 ——分水岭与宁化古城
*王树森||周遇吉刑死过程破解·《明史》有误吗?
*王树森|| 凭吊陈家谷 ——陈家谷古战场考察记
*王树森||千秋勋业话引黄——引黄工程史话
*王树森||走东口——宁武人海拉尔经商
*郑志东||王树森:高山深水养文学
*王树森||关于慧远祖籍和楼烦的考辩
*王树森||内长城宁武段的文化积淀与保护思考
*王树森||宏观宁化古城边塞文化及综合开发管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