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建平||当年丁果仙所购的宅院

 文史艺苑 2021-04-19

在当年州城,最中心最红火的地方,乃是南北大街与兴寺街、草寺巷交叉的头道十字街口了。而十字街东口往东的兴寺街上,便坐落着早年由丁果仙先生所购的宅院。

宅院所在的街道当年很红火。兴寺街因兴国寺而得名。这条街上从东到西,有辛亥革命时"忻州新军”操练过的大操场,有与南北主寺巷交叉的二道十字街口,有与仰圣巷交叉的三道十字街路口。街内商号行当齐全,“万和园”“义和园""双合泉"等十几家饭店、粮店、洗衣局、柜子铺鳞次栉比。其中不少商家占地面积很大,内中房舍很多。

丁果仙先生所购的宅院是这类商家自用自占的代表,临一街一巷。一街是兴寺街,一巷是仰圣巷。它坐南向北兴寺街开有朱门,临街商铺是州城名店"明记",专营糖业烟酒。宽深栏柜前的台阶上有一口井,前来担水的人络绎不绝。传说这口井,就是整个州城地理位置的中心。

由于丁果仙夫君系忻州人士,所以该院出售时,丁果仙先生将其购为居宅。先生拥有了多久,何时交于何人,暂无存考究,只能将这一目前还存在着的院子,做一解放前后的描述。

整个宅院分三个院子,西院、东院、南院。北面是店铺院,南面是面阔7间的大庭。东南角建有绣楼,下面有门洞通往东院,南面为财主的车马店及下人居住处及主院及东院的厕所。

“七七"事变后,先是有人在此开设澡堂,后来成为日寇的随军妓院。内中除日籍妓女外,尚有许多朝鲜妇女,和中国妇女。据这条街上的老人们讲,日本人进来后,将妇女们一个个赶进此院西头周氏院子的黑门洞里进行槽蹋。一位当年临街商铺的老板娘悲伤地说到:“挨刀的日本人把我逼到那大门筒子后,铺子上的伙计跑去找俺那老汉,说:“慌慌的,快,你老婆叫日本人欺负了。想不到那没头鬼老汉却说,该乍哩,落在人家手上来,该乍吧?…",泯灭人性的日本人使州城妇女在那里遭受了非人的磨难,这里作为当年日寇践踏东亚人民的罪证是毋庸置疑的。

解放后,各个院落的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院由县剧团入驻,后成县剧团宿舍。团长范富田、后担任北路梆子剧团团长的岳成祥、晋剧名角贾全康、成根子香莲子夫妇,以及晋剧丑角周根林都在此居住过。其中贾全康家由当年的东栏柜家,又买下当年杨芳雄住过的东院里三间正房,一并围成一个暖融融的正房小院一直居住着,直至近年兴寺街拓路而拆。

作者简介

刘建平,女,工行退休。爱记日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并把日记当作记事薄,常在遗忘中拾起。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响铃时光",为朋友们提供座谈、学习的场地。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刘建平|| 再吃豆腐干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