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敬苗||春天的小曲

 文史艺苑 2021-04-19

家乡的春天总是比别的地方来的略迟一点。猫在屋里一个冬天把人呆的都懒散了。春天随着春风来了,树啊草的,一天一个样。小朋友们在田里,沟里,坡里,四处的跑啊蹦啊。脸上的笑是掩饰不住的。那个开心,就像飞来飞去的小鸟,唧唧喳喳,好不热闹。

地里的野菜支起了胳膊伸展了腰。一放学,小女子们挎着篮子漫山遍野的剜野菜。野菜剜满了篮子,开始玩了。有一种野菜,花叶叶,不大大,和鸡蛋大小,叫麻麻菜。用小铲铲剜起来,细细的根和纳鞋底的麻绳粗细。叶子是不吃的。把根用手捋一捋,放嘴里嚼着,一股稍甜的,麻麻的味道在嘴里。小朋友们说,听老人讲,麻麻菜吃了长头发,头发会变的又黑又长。那个年代,虽然不时兴梳妆打扮,怕说资产阶级思想,但哪个小女子都希望自己漂亮的。大家你嚼我嚼,开心的不得了。嚼着麻麻菜,聊着生活学习的琐碎事。看到山药长出绿绿的花叶叶,又长出白花花粉花花略带一点紫的花花,就盼着山药快快长大。花朵朵落了,顶上结了一个沙枣大小的骨朵。小女子们望着山药棵棵的想象力丰富的,你一言我一语,一个说山药在地下结山药,上面也能结小山药多好。一个说上面结花生,都是个蛋蛋。一个说,结西红柿,更有的说结棉花,嫁接了和果树一样想让它结啥就结啥……。好像自己就成了农业技术员一样。眼看阳婆婆快落了,才恋恋不舍挎着篮篮往家走。

沟沟里坡坡上的柳树远看一片嫩绿云烟。长出嫩芽芽和一点点的嫩叶叶。这个时候是做柳笛的最佳时间。找一段直直的柳枝扳下来,轻轻的一扭,皮和枝条分开了。轻轻的把枝干抽出来,用剪刀或小刀把两头剪齐,一头轻轻的去一点点外皮,在空枝条上剪几个小孔,(不剪也可以,吹的时候发的音单调些),一个柳笛做好了。柳笛不但男孩子喜欢,小女子也是喜爱的。呜呜呜,粗的声音低点,细的声音高一点。吹的时候模仿竹笛的吹法,手指翻飞着按住孔口,嘴里呜哩哇啦还发出歌曲的声音。尽管这个声音是自己的嘴里发出来的,但柳笛声在地里沟里坡里回响着,大家也是高兴的。小女子们的想象力什么时候都是丰富的。大家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妄想着把柳笛做成竹笛一样吹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最好是能吹出歌来。研究完了,除了能在音的高低抑或用嘴和舌头吹出婉转的音调外,但总是没有把柳笛做成竹笛。回家吧。一路上,人人都吹,柳笛声声,似乎有点乐器和奏的意思,一群小女子,迎着村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回家了。到家后,把做好的柳笛小心翼翼的放在一个碗里,放点水,把柳笛泡上防止干了。好像明天柳树上没有了枝条,再做不成柳笛,当宝贝一样留着。

柳树刚冒出来柳芽,就开始捋柳芽了。把柳芽捋下来,和野菜一样,洗干净了开水里焯一下,放盆里面用水泡。柳芽比野菜苦,泡的时候长。为了尽快去除苦味,母亲把铁铲铲或勺子放里面,柳芽和铁中和产生反应苦味去的快点。这个方法管不管用,也说不好。只是这样操作。柳芽泡好了,凉拌了吃,好清爽的。酸酸的,凉凉的,配小米稀饭,莜面,真是好吃的。每次吃柳芽,母亲只调一碗,告诉我们不敢多吃,有毒,吃多了肚涨。柳芽很快就长大了,望着随风飘荡的柳叶,遗憾的不得了,只待明年了。

榆树钱钱紧赶着春天的脚步来了。成串串的榆钱钱一嘟噜一嘟噜的挂满树枝。榆树是好东西。榆木板是上好的木材,坚固不容易变形,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榆树皮剥下来晒干,碾成面,在做玉米面和高粱面时放一把,当白面用。在白面稀缺的时候,榆皮面真是解决了问题。到现在,上了岁数的人时间长了改个口味还用榆皮面擀面条。榆钱钱甜甜的脆脆的,捋一把塞到嘴里,口齿溢香。那个时候,一天三顿饭,再没有什么吃的了。这榆钱钱即是菜又是粮。吃饱了,开始捋榆钱钱了。满树的榆钱钱不一会就捋够了。母亲把榆钱钱洗干净,拌点面,撒在开了锅的笼屉上。一上气,一股淡淡的榆钱钱味和蒸的面味飘满了屋子。蒸好的榆钱钱盛到碗里,浇点调料一拌,那个香啊,真是人间美味。剩下的蒸榆钱钱,烘上胡麻油炒一下,能放颗鸡蛋那更是好吃了。

我家的屋檐下,每年的春天就飞回来了一对胡燕。不几天,胡燕就盘好了窝。胡燕飞出飞回给小院增添了活力和趣味。每天看着他们来去,听着他们鸣叫,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哩。初夏,听得小鸟喳喳的叫声,小胡燕羽毛还没有长全,眼睛还没有睁大,张着嘴等他们的父母喂食。母亲在窗台上撒些米让大胡燕吃。母亲说,吃饱了好去给孩子找食。你看小燕张着嘴等吃的多可怜。抬起头来,就能看到小鸟鸟张着嘴,争着挤到窝口期待着父母亲喂吃小虫子。秋末初冬,小胡燕长大了,跟着他们的父母去南方了。第二年的春天,又飞回来一对胡燕。我们搬家了,他们也照样会回来的。

春天,还有好多的故事,好多的小曲,满满的记忆就和昨天一样清晰,印在脑子里。

作者简介

李敬苗,网名敬苗,退休干部,爱好文学,在《金榜头条》《都市头条》《文史艺苑》等发过散文,诗歌。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心灵之窗

*李敬苗||忘不了那苦菜
*李敬苗||看  戏
*李敬苗||过年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