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字法词】law与汉字“法”“令”造字思维对比

 新用户2399v1uc 2021-04-19

law [lɔː]n.1.A set of rules enacted by the authorities or developed from the custom which is recognised by the community as binding to all members. 

2.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discipline of jurisprudence. Law is defin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jurisprudential schools and methodologies. 

(具体的)法, 法律, 法规, 法令

【说文】law一词是古英语(Old English 约5-11世纪)借自古挪威语Old Norse 约8-14世纪间挪威、丹麦及冰岛所用lagu,是lag=laylie摆放)的复数,本义是烹调方法中在食物上浇的一层层(layer)的酱汁(sauce),不同的酱汁是有顺序的、一层层排列,引申为社会阶层、固定的曲调( fixed tune)。后来逐渐引申出约束社会阶层按正确顺序运行的, 法律, 法规, 法令law本义是正确的顺序摆放laylie同源

   law 与lay,lie同源属于拼写的异化,异化的规律之一是元音字母a、e、i、o、u、y之间可以互换,当然拼写固定下来后就不能换了,再者一个音节一般是由“辅音+元音+辅音”构成,任何一部分都可以省略,第一个辅音一般不变,变化的是后面的元音和辅音,

再如:cess/ced/ceed=go;yield(走;让步,屈服),judic/juris/juri/jur=judgelaw(判断,法律)。以上两例中两组词根变化的符合拼写的异化规律,还包括拼写的脱落。

【例句】

1. Eisenhower used his muscle to persuade Congress to change the law.

艾森豪威尔用他的影响力说服国会修改了该项法律。

2. Traditionally young Asians in Britain have gravitated towards medicine, law and engineering.英国的亚裔年轻人通常被吸引到医学、法律及工程专业。

3. Namibian law permits ranchers to shoot cheetahs to protect their livestock.

纳米比亚法律允许农场主射杀猎豹以保护家畜。


汉语“法”的造字


【解字】本义一说, 这是个会意字,金文由三部分组成,左边上半部分“人+口”=去,离开的意思,表示人去生产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下部“水”表示河水,河水流动有其规律,右边是一支鹿,轻盈灵巧的动物,古人中有慧的高人在流水和鹿跳跃行动中体会出符合自然规律( the laws of nature)的生存之道,也就是“法”。《尔雅·释诂》法,常也。常就是自然规律。本义已消失,其动词意义“模仿,效仿”有留存。如:法古,法天,效法 ,道法自然等。

本义再说,原版《説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法,今文省。    

白话版《说文解字》:法,刑法(torture)。量刑标准平得像水面一样,因此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廌,是用来在疑犯中撞触不正直真犯的动物,判别出真犯后将其除灭,所以字形也采用“去”作边旁。“法”,今天文字的写法省去“廌”。

【说文】第二说和现代的法理的“公约公信公行、公行公约公信、公信公行公约”,也反映了早期法的“神判法(ordeal)”的痕迹。廌(zhi)又称獬豸(xie zhi),传说中的异兽。一角,能辨曲直,见人相斗,则以角触邪恶无理者。今俗称独角兽。

 汉杨孚《异物志》:“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椎蜚廉,弄獬豸。” 郭璞注引张揖曰:“獬豸,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于朝廷,主触不直者。”

 《宋书‧符瑞志中》:“獬豸知曲直,狱讼平则至。”


汉语“令”的造字:

【解字】甲骨文“令”字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一个朝下的“口”,下面是一个等候指令的下级,注意这个人不是臀部坐在后脚跟上休息,而是挺起了身子,等候命令。

本义命令,责令→长官(下命令的人)

                          →法令,法规(命令的内容)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诗 · 齐风 · 东方未明》   【命令,责令】

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 · 子路》  【命令,责令】

表示下命令的长官。

守令皆不在。——《史记 · 陈涉世家》【长官】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褚少孙《西门豹治邺》【长官】

后来,令转为名词,表示“法令”。用“命”表示令的本义。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 · 夏官 · 大司马》【法令,法规】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 · 齐策》  【法令,法规】


一起来认识法律词汇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