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七上第1课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作文模仿的方式有很多······ 有人模仿作文的素材; 有人模仿作文的结构; 还有人模仿作文的手法; 穆老师认为,不论哪种形式的模仿,只要能够推陈出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文字,都是好方法。 记住,千万不要抄袭哦!否则,是得不到高分的。 从今天起,穆老师每天都会教大家如何模仿作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老穆说语文”。 既然是模仿,首先得有范本,穆老师就以部编版教材中的文章为范本,给大家做详细解析,请同学们知晓。 如果不出意外,穆老师会按顺序,从七上一直讲到九下······ 好!咱们闲言少叙,回到正题,开始我们今天的模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同学们,还有印象吗? 它是朱自清的《春》。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去回味。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同学们,面对这句话,我们该如何去模仿呢?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句话是一段环境描写,它的组成方式是这样的: 时间+物象+颜色+效果 接下来,穆老师给大家做个示范。 对了,穆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最好采用“长短句结合”的形式进行表述,这样一来,你的语言就显得精炼、老道、有文采。 考虑到模仿的实用性,穆老师就以江苏连云港今年的中考作文《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为写作要求,给大家写一段环境描写式的开头。 深秋,夜半,雨止。黄熏熏的灯光向前蔓延着,点亮了秋夜的温情,更照亮了我的世界。 同学们,如果让你去模仿,你会怎样去写吗? 穆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够勇敢地去尝试! 好啦!今天的作文模仿就到这里,咱们下次再见! 【0002】七上第2课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上午,穆老师录制了一段关于古诗词鉴赏的视频,就诗词情感这块,给大家做了详细解析。 诗词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穆老师之前总结为八个字,喜怒哀乐闲愁思恨,今天上午,穆老师又给大家增加了6个,分别是爱、品、惜、赞、励、志。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前去学习一下。 穆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绝非这14个字所能概括,穆老师只是将常考的情感,浓缩成这14个字,希望同学们能够知晓! 咱们闲言少叙,回到正题!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来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文章的名称吗? 对啦!它是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文章第6段有这样一句话,意蕴丰富,且有力道,穆老师为大家分享如下: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我们先来分析这句话。 这句话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我们在模仿时,不妨采用“双 为了提高模仿的实战性,我们就以2020年四川德阳中考作文《美的瞬间》为写作要求,给大家模仿示范。 天儿越冷,梅花越红,就凭这些红的精神,冰雪也不忍得摧残。 困难越大,意志越坚,就凭这些“坚”的精神,成功也不忍得弃之而去。 原来,美的瞬间,只在奇峰最险处! 同学们,你们也不妨去尝试一下哦! 平时原创一些优美的句子,考试时,或许能够得高分哦! 好啦!今天的作文模仿就到这里,咱们下次再见! 【0003】七上第3课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又到了我们作文模仿时刻。 在模仿之前,穆老师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将其整理为写作素材,同时,穆老师在讲述时,一些有韵味词句,同学们也可以将其整理下来,用在今后的作文中。 今天上午,朋友拉上我去镇上取快递,取完快递后,已是晌午时分,他说想吃摊煎饼。 我笑了笑,道:“这街上连个人影也没有,去哪买煎饼?” 朋友诡异一笑,道:“到了就知道。” 但见朋友左拐右转,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约摸一刻钟后,在一间破败的瓦房前停了下来。 “跟我下车吧!”朋友道。 此时,迎面走过来一位老太太,头发花白,想必已是耄耋之年。 朋友冲她笑了笑,道:“老规矩,葱姜都放,韭菜不要,鸡蛋一个,油条一根,辣椒一勺。” “好嘞!” 话音未落,老太太已忙活了起来。 抹油、摊面、撒葱姜、放鸡蛋,大约三十秒,将其翻过来,待香气四溢后,抹酱、放辣椒,和油条,打成卷,切两半,装入袋中,煎饼完成! 朋友付了钱后,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尽管十分的烫嘴。 我好奇地问了一句:“她摊你这煎饼,根本就不赚钱,这哪里是做生意,分明就是在做人情。” 朋友咽下嘴里的煎饼,说道:“老太太是外地人,最小的儿子尚未成家,所以她很拼命赚钱,尽管如此,她的煎饼却卖得最便宜,当然,也最好吃。”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暗自感叹道。 朋友见我默不作声,拽了一下我的衣服,道:“我每次都多给她两块钱······” 我笑了,乐道:“下次记得算上我一份,如果再去买煎饼的话。” 两块钱,并不多,但却能让老太太开心一整天,这难道还不够吗? 好!咱们闲言少叙,回到正题!开始我们今天的作文模仿! 今天,我们要模仿的句子,来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篇文章的名称吗? 对啦!它是刘湛秋的《雨的四季》。 文章第3段有这样一句话,很有个性,如下: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列而又粗犷。” 这是一个拟人句,将“雨”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雨的性格特点,热列而又粗犷。 我们在模仿的时候,不妨采用“物象+性格”的方式去仿写。 【最简单的模仿】夏天的风(霜、雪、雷、闪电等),也有夏天的性格,热列而又粗犷。 【简单模仿一】春天的风,也有春天的性格,温和而又谦逊。 【简单模仿二】冬天的风,也有冬天的性格,冷酷而又无情。 同学们,为了提高模仿的实战性,我们再以2020年山西中考作文《那一刻的绽放》为写作要求,给大家模仿示范。 老太太的煎饼,也有老太太的性格特点,朴实而又宽厚。当我们一回头,看见老太太目送我们的那一刻,爱之花,已悄然绽放! 同学们,你们也不妨去模仿一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体验。 好啦!今天的作文模仿就到这里,咱们下次再见! 【0004】七上第4课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来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或许有的同学会问:“穆老师,难道你让我们去模仿古代诗歌?我可没那个水平。” 穆老师想要告诉大家,我们并非要去模仿古代诗歌,且不说作文不允许写诗歌,单诗歌中的韵律,就够同学们琢磨很长一段时间了。 我们要模仿的,是诗歌中“意象”的精巧设置,是“长短句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穆老师在解析之前,先进行两个名词的解释。 【1】意象。意象指的是融入诗人情感的物象,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以免考试时,当问你“诗中的意象有哪些?或XX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时,你却无从下手。 【2】长短句。在北宋时期,长短句是词的本名;宋代以后,长短句成了词的别名。 在本课中,前三首是诗,因而也就没有长短句的形式,《天净沙·秋思》虽是散曲,但也讲究“长短句结合”,类似于词,请同学们知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这样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是意象,它是诗人值得信赖的“朋友”,当诗人愁苦不堪时,可以将心思寄托给明月,让明月去达成诗人的愿望。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模仿这样的写作方式。 我们可以采用“情感+物象+长短句”的格式去创作。 穆老师为大家模仿如下: 心绪不宁,甚为烦躁,打开窗户,抬头望,连碧云也摇曳不止。此时,我忽然想到了外婆的一句话:当你心情不好时,可以对云倾诉。不觉间,白云已露出了笑脸,似乎跟我说,孩子,笑一笑,烦恼就跑了。 同学们,你们也不妨去模仿一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 好啦!今天的作文模仿就到这里,同学们,咱们明天见! 【0005】七上第5课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来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是哪篇文章吗? 它的作者是史铁生,文章为《秋天的怀念》。 这篇文章,穆老师至少读了30遍,可每一次阅读,总有不同的收获。就在刚刚,当穆老师读到最后一段内容时,眼里竟然闪烁着泪花,或许是泪点太低了吧!不知道同学们读到此处时,会不会有同样的感受?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就是来自文章的最后一段,如下: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们在模仿时,不妨采用“颜色+物象+排比+效果”的方式,定能让你的文章出彩! 同学们,物象选择是关键,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颜色多样化; 【2】物象契合主题的需要。 我们就以2020年广东深圳中考作文《见证美好》为写作要求,给大家做精彩语句模仿。 白底蓝边的碗古朴,青枝绿叶的碗典雅,五彩争艳的碗奔放而热烈,形形色色,烟火中彰显它们的英雄本色。 每一只碗,都有妈妈的影子;每一只碗,都有妈妈的味道。 碗,见证了美好! 同学们,尽管模仿的过程很痛苦,需要你绞尽脑汁,但是,当你看着自己模仿出来的句子时,你会发现,原来,我真的很棒! 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好啦!今天的作文模仿就到这里,同学们,咱们明天见! 【0006】七上第6课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文章,来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莫怀戚的《散步》。 提到“散步”,或许就会有同学问了,穆老师,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要陪妈妈去散步,可是,也没啥内容可写的呀?就是和妈妈说说笑笑,谈一些学习上的事情,难道这些琐事也值得一提? 穆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好作文,一定源于生活。”只要你用心观察,细心去品味母爱,并用出彩的文字将其表述出来,一定是可以写出好作文来的。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并不是文章的某个句子,而是文章的素材选择。 《散步》这篇散文,它所选取的素材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即“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最终,他们用亲情和爱解决了这一分歧。 我们在模仿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具有“矛盾分歧”的一件小事。 穆老师还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升我们的文章水平。 穆老师推荐的创新方式是这样的:由“现实中散步”到“心灵之散步”。 穆老师为大家原创如下: 晚饭后,奶奶邀我去散步,我欣然同意。 我想去操场,因为热闹;奶奶则想去公园,因为幽静。 考虑到奶奶年纪大,于是陪奶奶去公园。 到了公园后,我就更不开心了,这儿不仅人少,而且都是老爷爷,老奶奶。 奶奶在公园小道漫步,我则独自散步。 当我漫步到竹林时,恰好有个石凳,于是就停下来歇歇。 竹林深处忽然传来了悠悠琴声,我朝竹林深处望去,竟出了神…… 我踽踽独行,见一白发老者,独坐月下,悠然弹琴。 “您好,老爷爷,您独自坐在这,不无聊吗?”我好奇地问道。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老者微笑道,“有竹为伴,有琴相随,何来无聊?” “难道您是摩诘居士?我读过您的这首诗。”我惊讶道。 老者笑而不语。 “摩诘爷爷,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拥有好心态?” 老者微微一笑,道:“足行,健身;心行,豁怀。” 正当我准备感谢他时,奶奶的话打断了我。 “孩子,你怎么睡着了?” 我睡着了吗?我揉了揉眼,原来我是在做梦。 “心行,豁怀”,感谢摩诘老人为我指点迷津。 用脚散步,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 心灵散步,则可以让人豁然开朗,心胸宽阔。 每次散步回来后,我都不忘捧一本文学著作,让心灵在文学的世界里散步…… 同学们,以上这些,就是穆老师的原创内容,同学们可以根据穆老师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我想,一篇满分作文或许就产生了。 好啦!今天的作文模仿就到这里,同学们,咱们下次见! 【0007】七上第7课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来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 第一首诗是泰戈尔的《金色花》,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 第二首诗是冰心的《荷叶·母亲》,以荷花比喻母亲,赞颂母爱的伟大。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就来自冰心的《荷叶·母亲》,句子如下: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在这句话中,“心中的雨点”,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坎坷与磨难。荫蔽,指的是“遮挡、庇护”。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与反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子女无私而伟大的爱。我们在模仿的时候,可以采用“比喻+反问”的形式。 穆老师为大家模仿如下: 父亲啊!你是灯塔,我是小船。心中的黑暗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际涯大海中的方向? 同学们,模仿是为了应用到作文中去。为了提高模仿的实战性,我们就以2020年江苏连云港中考作文《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为写作要求,给大家原创作文结尾。 父亲啊!你是灯塔,我是小船。心中的黑暗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际涯大海中的方向? 这就是父爱,沉默却发光! 你的光,指引我不断前行! 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同学们,我们还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不一定非得严格按照仿句的格式去生搬硬套,只要采取的方法对了即可。 同是冰心的这个句子, 父亲,您总是那样的沉默,犹如我心海中的一座灯塔,虽不言,却发光,为迷茫的我指引前行的方向。谁说沉默的父爱就不伟大? 同学们,创新后的句子是不是很酷?穆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去大胆尝试,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句子来。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同学们,咱们下次再见! 【0008】七上第8课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来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篇《咏雪》,第二篇《陈太丘与友期行》。 这两篇文言文都展现出了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智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我们今天的仿句,就来自《陈太丘与友期行》,句子如下: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这句话的意思,穆老师就不再解释,因为跟我们模仿关系不大,我们今天要模仿的是句子的结构形式,即“四字式结构”。 四字式结构,倘若应用到作文中去,必能让我们的作文“熠熠生辉”。 穆老师先举例说明,如下: 一般学生会这样写景: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天空中的彩霞格外的美丽,小姑娘的脸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说句实话,这样的文字,并不出彩,也不能激起阅卷老师内心的涟漪,因而也就难以得高分。 倘若我们改为“四字式结构”,或许就可以俘获阅卷老师的芳心。 修改后的句子如下: 夕阳斜落,余霞成绮,如水姑娘,灿如春华。 同学们,这样的句子是不是看起来很精炼?很有文采? 既然有“四字式结合”,也就会有“三字式结构”,穆老师为大家举例如下: 烈日下,瓦房前,松树旁,一老人,一孩童,手拉手,微笑着…… 同学们,你们觉得“三字式结构”如何呢? 我们再来看看“二字式结构”,恰当地运用“二字式结构”,照样可以写出优美的作文开头,比如: 夜半,风停,雨止…… 穆老师认为,不论是“二字式、三字式,还是四字式结构”,它们只适合应用在作文的开头与结尾部分,中间部分也可以适当应用,但绝对不适合全文应用。 所以穆老师最最推荐的是“长短句结合”的形式,穆老师为大家举例如下: 夕阳斜落,余霞成绮。在一棵老槐树旁,小姑娘一脸酡红,依偎在奶奶身旁,享受着夏日的宁静与美好。 同学们,长短句结合的形式,倘若应用的好,完全可以成为满分作文。 穆老师推荐《朽叶的栀子花》这篇高考满分作文,这篇文章,就大量使用了长短句结合的形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上网搜索、阅读。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同学们,咱们下次再见! 【0009】七上第9课 同学们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来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讲到这,或许有的同学就会有疑问了,“穆老师,鲁迅的句子,我能模仿的来吗?” 穆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并非要模仿鲁迅的写作风格,也并非模仿其句子形式,而是模仿句子所应用的手法技巧,请同学们不要紧张。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来自文章第二段,如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 这两句景物描写采用了“视听结合”与“动静结合”的手法,同时注重色彩调配与层次错落,形象地写出了百草园景物的美丽与有趣。 当然,这一段也有排比的修辞的手法,考虑到它与景物描写关联不是很大,所以不予考虑。 同学们,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或许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穆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平时一定要注重观察生活,注意留意身边的景物,观察它们的色、状、音、味等。 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方面,就难以写出精彩的语句,作文也就难以得高分。 接下来,穆老师就给大家原创如下: 的知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句子如何呢?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方法不错,记得试一试哦!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同学们,咱们下次再见! 【0010】七上第10课 同学们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来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本文通过对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过程的叙述,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同学们,穆老师刚才的那一段文字表述,其实就是概括文章主题的语言表述形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接下来,穆老师就将文章主题的概括格式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它。 文章通过对……描写/叙述,反映了/表现了/赞美了/批判了/(塑造了……形象),表达了/抒发了/反映了/流露出…… 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仿句,如下: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我们在模仿这句话的时候,可以采用“物象+唤醒+给予”的格式,穆老师为大家原创如下: 风筝唤醒了我儿时的记忆,它给予了我久违的笑容。 我们还可以将这个句子拉长,如下: 风筝唤醒了我儿时的记忆,它给予了我久违的笑容。父亲肩膀上坐着的那位少年,已经懂得了“肩膀”与“责任”的关联与意义。 同学们,接下来,穆老师就以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有一种甜》为例,给大家原创一段作文的结尾,希望对同学们写作有所启发。 一枚小小的青花瓷书签,它唤醒了我沉睡的求知欲,并给予了我更多的学习热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 它只是一枚书签,无言且无语,但却浸润着外婆对我的关爱与激励。 有一种甜,叫无言的激励。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仿句格式如何呢?如果你觉得不错,记得一定要试一试哦!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同学们,咱们下次再见! 【0011】七上第11课 同学们好,我是穆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好作文,从模仿开始!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内容,来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 我们都知道,《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并非孔子的“一言堂”,故而在《论语》十二章中,有两章是其弟子的,分别是曾子和子夏,请同学们务必知晓。 我们今天要模仿的句子,如下: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同学们,这句话是孔子用来赞扬他的得意门生颜回的,表扬其淡泊自守、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 试想一下,住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还能够“不改其乐”,又怎能不伟大呢? 同学们,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吗? 我想,有的同学一天不吃肉,就受不了,更何况是“一箪食,一瓢饮”呢? 好啦!咱们闲言少叙,回到正题! 我们在模仿的时候,不妨采用“双一+地点+对比事件+品质”的格式,或能瞬间提升你的文采。 为了提高模仿的实战性,我们就以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有一种甜》为写作要求,给大家原创作文开头,如下: 一首歌,一锄头,在田野,当别人都苦于农活时,爷爷却放声歌唱,用力挥锄,他身上的汗水正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尽管生活很苦,但爷爷却乐在其中。 有一种甜,叫苦中作乐。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 如果没有,也没关系,接下来,穆老师再给大家原创一个,如下: 一双手,一口锅,在厨房,当我热得不行时,妈妈却忙得不亦乐乎,她额头上沁出来的汗水,诠释着母爱的伟大。 有一种甜,叫爱的汗水。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模仿格式如何呢?如果觉得不错,记得一定要试一试哦!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同学们,咱们下次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