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自由”很难,但“看病自由”人人都有机会实现

 奶爸保测评 2021-04-19

大家好,我是奶爸。

不久前的《2021胡润财富自由门槛》报告不知道大家看了没?

光是入门级门槛,就让人觉得有些可望不可及。

(胡润财富自由门槛数据表)

一线城市要求总资产1900万元,二线城市要求总资产1200万元,三线城市要求总资产600万元。

数据一出,网友纷纷表示“我应该在十八线城市”。

在奶爸看来,能够达到“财富自由”的人少之又少,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拿它作为自己生活的标准。

而财富自由其实是由多种“自由”组合而成。

将这些“自由”拆分开来,逐个去达成,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 最重要的“看病自由”,该如何实现

  • “看病自由”,是中产阶级的必需品

  • 中产阶级如何配置商业健康险

  • 奶爸总结

01

最重要的“看病自由”,该如何实现

微博博主@财经商报发布过关于财富自由的九个阶段:

(财富自由的九个阶段)

在九个阶段中,第七阶段的“看病自由”是唯一与风险保障有关的“自由”。

这突显了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生命健康的一种保障。

只有在“看病自由”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安心去实现和享受其他阶段的自由。

一般来说,“看病自由”很难达成,因为“太贵”。

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最新发布的《国民防范重大疾病教育读本》来看:

国内主要重疾的平均治疗费用在10万-30万之间,部分重疾要达到50万甚至更高。

 (重疾平均医疗费用)

费用最贵的癌症,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重疾。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死亡病例996万。

中国两项数据排名世界第一,457万新发病例,300万死亡病例。

这其中,不少人是因为治不起或觉得太贵而选择等死。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30多岁,30万存款,癌症,是倾家荡产看病还是留着钱等死”?

排名第一的回答有9万个赞,第一句话就是“留下钱,等死”。

我想他们都知道,不是不想治,而是30万不太够。

卖房卖车,四处借钱?

钱够了,但万一治不好,自己离世不说,家人也会被直接拖垮。

在这样的窘境下,不治,似乎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也是“看病自由”位于第七个阶段的原因——需要大量的钱。

但问题在于,没有“看病自由”,就没法安心和稳定地达成前六个阶段的自由。

比如我们正处于汽车自由的第四阶段,小日子过得还可以。

突然患了癌症,凭这个阶段的经济实力,肯定要花光所有积蓄,车也得卖掉。

一夜回到解放前,毫不夸张。

但有一个途径,可以让我们在第一阶段就实现“看病”自由。

那就是利用保险的高杠杆来撑一把“经济保护伞”。

医保是这把伞的一部分——报销疾病的医疗费用,减小了许多人患病时的经济压力。

但医保的本质是一种基础福利,对医疗费用的报销有比例和范围限制,保障有局限性。

还需要另外一部分——商业健康险来让这把伞变得完整。

商业健康保险是重疾险与医疗险的统称,其中医疗险我们一般指百万医疗险。

百万医疗险覆盖的责任为住院治疗期间的医药费、住院费等,采用的是报销制度。

重疾险针对的是各类重大疾病的保障,采用直接给付的方式,其意义在于让我们能够在患病时获得一笔可以任意支配的保险金。

有了它们,我们就有了非常完善的保障:

医保+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掉我们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自己需要支付的部分降到最低。

重疾险会赔付给我们一笔可以任意支配的保险金,我们能够拿来应付患病期间的负债和日常开支。


02

“看病自由”,是中产阶级的必需品

就“看病自由”的意义来说,中产阶级是最需要优先达成的。

商业健康险的价格并不算贵,一个30岁的成年人,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几千块钱就可以搞定。

但中产阶级之下的低收入群体,不一定舍得每年支付。

中产阶级之上的高收入群体,资产雄厚,可能更想先配置财产险和理财险。

而中产阶级则很适合,收入较高,有一定的积蓄,但缺乏应对重疾风险的能力。

就像前面知乎的那个问题一样,题主30多岁有30万存款,大概率是中产阶级。

但面对癌症,一样无计可施。

他不愿意冒着花光积蓄和大量借钱的风险去治疗,一旦失败,家人就会陷入经济困境。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许多中产阶级都有的问题——他身上可能背着负债。

@吴晓波频道发布的《2020新中产白皮书》显示,85后负债率达到了28%,是压力最重的人群;其次是90后,负债率也达到了27.3%。

(《2020新中产白皮书》)

这意味着中产阶级中,每100个人就有接近30人背着负债。

中产阶级人群都有着比较高的财富目标,有了一定现金储蓄后,多数人都会拿去购房、创业、投资等。

但因为自身储蓄没有那么多,只能贷款填补差额。

于是负债就会出现。

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凭借较高的收入来偿还贷款。

可如果重病,无法工作,主要收入来源消失。

而负债与日常开支却需要继续支出,还得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

这种情况下,更加不敢治疗了。

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中产阶级人群都有通过商业健康险来完善经济保护伞的必要。

03

中产阶级如何配置商业健康险

国家统计局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5万-42万人民币之间的家庭(三口之家)。

这个数据涵盖了一、二、三线城市,以三类城市的薪资水平和消费水平来看,大概可以这么分:

  • 三线城市中产阶级:5-10万
  • 二线城市中产阶级:10-15万
  • 一线城市中产阶级:15万-42万
 
如果以此数据为标准,很多家庭都已经触达到中产阶级的门槛。
 
如果还没有进行商业健康险的配置,真的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尤其是处于30、40岁年龄段的家庭经济支柱,一旦患上重疾,肯定会面临我们上述的抉择——到底是拿仅有的积蓄治病,还是放弃,钱留给家人?
 
所以商业健康险这笔钱是一定不能省的。
 
那么中产阶级人群应该如何进行健配置呢?奶爸给大家做了个简单的表格。

(中产阶级健康险配置方案 

1、保额配置
 
百万医疗险的保额是固定的,都在百万以上。
 
重疾险的保额,一般建议是家庭年收入的3-5倍。

按这个标准:

一线城市家庭的经济支柱保额要在50万以上;

二线城市家庭的经济支柱保额在30万-50万之间;

三线城市家庭的经济支柱保额30万就差不多了。
 
不过这只是建议,具体还要以实际家庭年收入和消费水平为准。
 
2、百万医疗险的选择
 
根据保障内容的差异,百万医疗险有普通百万医疗险、中端百万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之分。
 
保费便宜,保额在百万以上的普通百万医疗险是主流选择。
 
一般医疗、重疾医疗及专门针对癌症的质子重离子这三种核心保障,普通百万医疗险都包含在内。
 
可以说面对合同中规定的任何重疾,它的高保额都有一战之力。
 
不过普通百万医疗险只报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的住院医疗费用,有更高医疗需求的朋友,也可以了解一下中端百万医疗
 
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报销国内二级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和VIP病房的门诊/医疗费用,能够获得更为优质的医疗资源

奶爸之前写的复星联合超越保2020就有这一保障,可以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价格也不贵,一个30岁的成年人,一年一千多就能买到。
 
至于高端百万医疗险,保额基本在千万以上,不仅具备中端医疗险的优势,还会提供海外医疗并报销医疗费用,配套的增值服务也更优质。
 
但它价格比较贵,往往要上万一年,只有少部分人才会选择。
 
04
奶爸总结
 
对中产阶级家庭的经济支柱来说,“健康”无疑是第一位的。
 
而一旦健康受损,经济风险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在年收入有一定盈余的情况下,花较少的钱,提前利用商业健康险做好经济杠杆,实现“看病自由”,非常有必要。

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做好兜底的风险保障,才是最稳妥的。
 
想知道什么样的保险适合自己,可以添加底部规划师1对1咨询。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奶爸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