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型攀比”正在流行,父母苦不堪言,孩子:花你点钱怎么了?

 wwhhyy7277 2021-04-20

都说幸福是个“比较级”,人只要知足,就容易快乐。

可有人也会反驳,没有比较,就没有追求。都说得没错,都说得有理。

但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有些人一辈子的终点,都达不到别人的起点,怎么比?

成年人有自知之明,比不了争不了的东西,就放下了。

对于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不比?是不可能的。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少年少女们要比成绩,比学习,比能力,家长和老师不知道会有多开心。可能吗!

孩子终究是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她们是发展中的人,出现问题是难免的。

正能量的东西不愿比,也讨厌大人动不动就提那些他们不想比的东西。

他们愿意比的,更多是“攀比”。

90后们上学那会儿,比比新的文具盒,比比谁的攀比

而如今“新型攀比”正在流行,父母苦不堪言,孩子:花你点钱怎么了?

“新型攀比”正在流行

人活着,就在和别人作比较。孩子一生中最大的比较对手那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和班主任口中“隔壁班的学生”,并且自己都是战绩全败。

家长乐于拿自己孩子作比较,那么于是在新型的攀比中,孩子也会贪图追求享乐,心安理得花父母的血汗钱。

手机电脑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电子产品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

不少小学的孩子,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更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接触使用了电脑。

新时代的孩子该不该学习这些?该!该不该使用这些?也该!可电子产品是更新换代最快的东西,攀比就实属不应该了。

然而现在最多的是手机果粉了,成年人自己经济独立爱怎么花钱咱管不着。

若未成年学生也开始追求手机的高端和潮流,要是一年一换,普通家庭能承受得了?

“班上别的同学都在用,你为什么不给我买?”

手机家长如果还觉得可以接受的话,那电脑呢?妈妈,我要用电脑来学习差资料。你信吗!

买个学习的电脑,要花七八千,明显就是拿来玩高配置要求游戏的吧!骗得了家长,骗得了自己吗?

游戏充值

现在的孩子课下休息和娱乐最多最普遍的方式,除了游戏就应该没有其他的了。有也是极少数的学生!

毕竟一个手机,连着WIFI,宅在家里,想玩“啥”就玩“啥”。毕竟放学足球不准踢,课后时间也在培训,家里宝贵的时间不放松放松怎么能行?

但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是极其容易上瘾的。一是学生的自制力不够,二是来源于学生之间的攀比。

因为道理还简单,玩游戏是为了“爽”的。没有哪个学生,玩游戏是为了找虐。

那么想要变得更强吗?也很简单啊,就是充钱呀。

白嫖党到氪金党,只需要一次游戏充值。同学之间,攀比成风,为了战力、为了名词、为了炫酷。买皮肤、买道具、买会员。

大人给的零花钱,长辈给的压岁钱,通通都花了进去。

钱花完了,甚至还会盗用父母手机想尽办法得知支付密码充值,真的是太可怕。

鞋子背包

无论是上学和上班,略略我就是那种别人在我面前聊名牌炫富,我都听不懂不知道她们说啥聊啥的人。因此从小到大,自认为还是比较好养活的。

衣服干净整洁就好,标准的乖乖学生模样。现在的学生,家里条件好了,对自己的穿衣打扮就有要求和追求了。该买的衣服,该穿的鞋子,父母不给买吗?

可是一鞋柜的几十双鞋,加上满衣柜的背包,恐怕这意图就不是正常使用了吧?

还是那句话,家里有条件的,玩鞋玩包,别人管不了。但是家庭条件一般,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去和同学攀比,真没必要!

因为你的所有积蓄加父母的工资,可能都抵不上有的同学的“零花钱”。

所以学校统一穿校服挺好的,如果鞋子也能统一就更好了。这样学生就真没攀比的地方了!

奶茶饮料

没有什么烦恼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杯。奶茶不是白领的下午茶专属,学生群体也是超高的喜爱度。

哪个校门口没有一家炸串店和一家奶茶店?放学后的店里,人山人海。

那奶茶也能攀比吗?真的有哟!几块钱一杯的有,三四十块一杯的也有。

哪里新开个奶茶店,排队三四小时喝一杯,拿在手里发个空间或朋友圈。

真的是好喝些吗?绝大多数就是满足学生们的攀比心理罢了。可孩子们有没有想过,一杯奶茶的钱,就可能是父母一天的伙食餐费。

同样2块钱的矿泉水可以解渴,有的同学花七八块喝高端矿泉水,是水要解渴还是甜一些吗?也许真就是高贵的身份象征吧。别比呀,比不起!

攀比行为,来自自卑还是溺爱?

自卑,是孩子攀比的重要内因。孩子怕被人看不起,怕被人欺负。也有可能是家长的自卑,自认为家里条件不行,间接也会感染到孩子。孩子追求表面物质上的满足,尽可能的去和别人“一样”。以求内心的暂时的舒适和安慰!

溺爱,是孩子攀比的关键外因。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心疼要有度,对孩子的爱更是如此。合理的需求,家长可以满足。过分的要求,家长不能溺爱。否则家长的溺爱就成为了孩子攀比的依赖,一旦形成就一发不可收拾。

要比较,不攀比,家长要当好榜样

幸福是个比较级,人一生下来就活在了比较之中。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待遇。

要不要比?要比!要怎么比?和自己比。

让孩子不要攀比,关键在于家长。一个懂爱会爱的父母,孩子是会知足和幸福的。

因为幸福和金钱,没有太多的关系。家长要当好榜样,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首先自己不能攀比,在孩子面前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时候潜移默化就会影响到孩子。比如吐槽自己的工资,嫌弃自己的住所。知足常乐,要积极正能量。

告诉孩子,自己追求、奋斗、争取而来的才是最幸福的!

略略寄语

青少年们在青春期逆反期,对于家长和老师最担心的两件事一是“早恋”,二是“攀比”。

一个伤感情,一个伤金钱。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攀比也不是不可救药。

正确地看待,科学地引导,主动地沟通,那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