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教育区块链》的奇怪感受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4-20

在《教育区块链:分布式学习时代的教育模式创新》一书的阅读中有一个奇怪的感觉,教育区块链技术除了受教育者的证书真实性认证以外,还有什么用途?这一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但是这个资源如果仅仅只能用来收集受教育者的受教育的证据,保证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情况的“真实”,那么这种资源和技术的作用也就太小了。

那么,就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教育区块链到底有什么“教育的意义”呢?在书中我没有能够找到我期望的答案,没有找到我认为应该有的东西。推荐为本书的广告语误导了我,读到的这本书并不是我所期望的“新时代教育展望”的书,很失望。


虽然书中有这样的说法:“区块链教育可以盘活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能够弥补传统教育的某些不足。”但是我没有看到真实世界实现这个理想的实践案例或是有启发意义的探索。

只是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设想(或是可行的方案):
区块链技术可为知识的共享提供分布式的验证和分布式的存储,将教育资源分布式存放在不同的区块中进行点对点传播。所有节点将通过达成共识的软件协议直接获取访问知识的许可,以此来共享'区块链知识库’中的学习课、教学科研成果、教学工具软件等资源。这样既可以解决各教育机构之间的'数据孤岛’问题,又能提高共享教育资源的效率,未来在中国乃至在全球,还能形成超大规模的开源共享知识网络。


不过《教育区块链》还是提出一个有教育价值的东西:
“教育块链+教育,可以借助区块链的匿名性、隐私性,打通目前的数据孤岛,让学生、学校、培训机构等共享数据,从而优化数据供给端,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
“从宏观角度看,目前,区块链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学分及成果管理,关注教育教学场景与空间的创新及学习者的体验,不断谋求与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2.0阶段新的教育生态构建。”


作者还提出了一些看法:

“区块链+教育”会重构未来教育;
“区块链+教育”会促进教育公平;
“区块链+教育”生态会助力智能教育。

从微观层面看,区块链与“教育大数据”相辅相成,两者从技术支撑和数据驱动的角度不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区块链+教育”的深度融合。

从宏观层面看,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AR\VB\MR\XR、5G等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将有助于“区块链+教育”技术生态的形成。不断促进数据与平台之间互通、互信,促进全球教育一体化发展,共同助力开放教育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自适应学习与智适应学习,形成智能教育新场域。


我觉得这些关于“智能教育新场域”论述中提出的内容才是教育区块链的最有价值的地方,但是目前似乎还只是一个设想。至于“智能教育新场域”应该怎么做,可以怎么建设等问题,没有在书中找到答案或建议。

读了全书,很不可理解的是,在这本书有关于教育区块链最有实践价值的设想也就是这么几句话,对于这些有价值的内容的具体展开的论述或推测性的“预测”却也是几乎没有。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教育区块链要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要在这本书中得到教育区块链对学校教育实践和学生的真正的意义是不可能的。
我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没有能够得到我购买这本书时想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我想看到的“分布式学习时代的教育模式创新”的关于“教育”的实践方面的模式。所以对于教师和学校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而言,这本书浏览一下可以,细读却是没有必要的。


今年来,我读完的书有三本了:

《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

《STEM课程如何设计:从STEMT理念到课例》

《教育区块链:分布式学习时代的教育模式创新》

感觉还是有些收获的,虽然有的书没有得到我想得到的收获(如上面提到的这本),但也让我明确了现在我们还缺少什么样的思考和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