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 | 中科院:龙血树中 bHLH基因家族的鉴定揭示了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候选基因(国人佳作)

 转录组 2021-04-20


编译:Sophie,编辑:十九、江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通过改变其靶基因的表达来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然而,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的bHLH超家族基因尚未被鉴定,它们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的作用也尚不清楚。通过与拟南芥蛋白质的系统发育比较,在龙血树中鉴定出62bHLH基因,并将其分为19个亚家族。转录组学分析显示,在龙血诱导剂和UVB处理下,8DcbHLHs表达上调。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表明,3bHLHsDcbHLH2DcbHLH5DcbHLH56)可能参与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此外,DcbHLH5和类黄酮合成基因在诱导剂和UVB处理下共同表达。DcbHLH5还与类黄酮合成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并激活其表达。本研究表明DcbHLH蛋白可能参与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论文ID

原名:Identification of the bHLH gene family in Dracaena cambodiana reveals candidate genes involved in flavonoid biosynthesis

译名:龙血树中bHLH基因家族的鉴定揭示了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候选基因

期刊: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

IF:4.191

发表时间:2020.03

通讯作者:彭世清

通讯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热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DOI号:10.1016/j.indcrop.2020.112407

实验设计


龙血树(D. cambodiana)植物生长在相对湿度保持在60%的温室中,白天14 h/28°C,夜间10 h/20°C诱导剂处理3年生植物的茎上注射10%龙血诱导剂,在处理036天从注射部位上方6 cm处采集样本。UVB处理UVB对龙血树植物进行了辐射试验在处理031224 h,采取每个处理的三次重复的相同位置的叶片。

从先前龙血树的茎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得了候选的bHLH unigenes对候选bHLH unigenes进行鉴定建立拟南芥和龙血树的bHLHs系统发育树。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DcbHLHs蛋白理化性质、保守motifs基因结构亚细胞定位互作网络和类黄酮合成基因启动子的顺式元件。

用试剂盒提取总RNA,构建cDNA文库Illumina HiSeqTM2000平台上进行测序。通过质量控制得到clean reads。基因表达水平用FPKM计算。在“FDR<0.001”“log2比值≥1”的参数下鉴定差异表达基因。

瞬时侵染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研究DcHLH5与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性。进行酵母单杂试验(Y1H)和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分析

结果

1 DcbHLH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特性

从先前研究的茎转录组数据中,共鉴定出82bHLH unigenes。用PfamCDD数据库对这些unigenes是否包含bHLHs的保守结构域进行了筛选62个命名为DcbHLH1DcbHLH62的序列被确认为bHLH基因。这些DcbHLH基因被预测编码153DcbHLH31-682DcbHLH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在16.35kdaDcbHLH31-75.75kdaDcbHLH5)之间等电点为4.75DcbHLH7-11.2DcbHLH58)。所有DcbHLHsGRAVYs均为负数,表明DcbHLHs可能是亲水性的。两个bHLH蛋白(DcbHLH5057)的不稳定性指数均小于40,属于稳定蛋白其他DcbHLHs都是不稳定蛋白。脂肪指数为57.13-98.12。预测亚细胞定位表明所有的DcbHLHs都可能定位于细胞核。

2 DcbHLHs的系统发育、保守motifs和基因结构分析

用龙血树的62bHLHs和拟南芥的132AtbHLHs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除DcbHLH2458外,所有bHLH成员根据拟南芥bHLH超家族的分类,聚集成19个亚家族(图1。没有DcbHLHs分到IbIIIaVIIaVIIbVIIIc亚家族中。三个bHLH成员(DcbHLH25556)和DcbHLH5分别聚类到IIId+e)亚家族和IIIf亚家族。有研究表明IIId+e)和IIIf亚家族的基因调节多种植物类黄酮合成。说明,IIId+e)和IIIf亚家族中的DcbHLHs也可能调节龙血树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1 龙血树和拟南芥bHLHs邻接法系统发育树。使用Clustal X 2.0MEGA 9.0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使用邻接NJ方法(1000次重复的引导值)。

本研究用MEME检测了10个保守motifs(图2所有DcbHLHs都包含motifs 12,构成保守bHLH结构域。同一亚家族的DcbHLHs具有相似的motifs,进一步支持了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不同亚家族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某些motifs仅在特定亚家族中检测到,表明这些基序在亚家族中具有特定的功能。Motif 9只存在于IIId+e)和IIIf亚家族中,表明该motif可能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发挥特定作用

图2 基于系统发育关系的DcbHLHs保守motifs和基因结构分析。A. DcbHLHs的邻接法系统发生树。B. DcbHLHs中的保守motifs。用MEME识别了10个motifs,这些motifs用不同颜色的盒子表示。C. DcbHLHs的基因结构。

根据DcbHLH基因的进化分类,构建了DcbHLH基因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DcbHLH基因内含子的数量在0-9个之间。其中6个基因没有内含子(DcbHLH21124515658),2个基因(DcbHLH8dcbhl48)内含子数量最多(9个)。同一亚家族的大多数DcbHLH基因具有相似的外显子/内含子分布模式。但是,Ivb亚家族成员具有不同数量的内含子(4-7个),并且在外显子长度上也各有不同。

3 DcbHLHs表达模式

62DcbHLHs中,16DcbHLHsDcbHLH235672021222343505152535456)在诱导剂处理的植株中显著上调。处理6天后,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趋于稳定。相反,DcbHLH148913141517181933394546474849的表达水平在诱导剂的作用下显著下调(3A)。

图3 诱导剂和UVB处理对植物DcbHLHs表达的影响。A. 诱导剂处理后龙血树茎中DcbHLHs的表达水平。B. UVB处理后龙血树叶片中DcbHLHs的表达水平。用每个基因的FPKM的log2值创建热图。

本研究对UVB处理的叶片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41DcbHLHs在叶片中均有表达。其中,18个基因上调,20个下调。转录组数据还显示,大多数上调基因(DcbHLH62123243538434449515661)的表达在UVB处理3 h后达到最大值,DcbHLH25303141表达在UVB处理24 h后达到最大值,DcbHLH55表达在处理12小时后达到最大值(图3B

4 DcbHLHs的互作网络分析

以上结果表明,植物在诱导剂和UVB处理下,8DcbHLHsDcbHLH2562123435156)表达上调,表明这些基因可能调控龙血树的类黄酮合成。用STRING 11构建了DcbHLH2562123435156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有56个候选蛋白被预测与这些DcbHLHs相互作用,并且大多数互作蛋白是转录因子(图420个蛋白与DcbHLH2(与拟南芥MYC4同源)和DcbHLH56(与拟南芥AT4G1260同源)互作,参与JA信号转导。DcbHLH5(与拟南芥GL3同源)与花青素积累所需的TTG1结合,还与促进花青素生物合成的MYB75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cbHLH5可能调节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图4 用拟南芥同源序列进行DcbHLHs的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5 DcbHLHs亚细胞定位

选择3个可能与类黄酮生物合成有关的DcbHLHsDcbHLH2556)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35S::DcbHLHs-GFP融合蛋白转化的细胞的绿色荧光信号特异性地定位于细胞核中(图5。结果表明DcbHLH2DcbHLH5DcbHLH56是核定位蛋白

图5 DcbHLH2、DcbHLH5和DcbHLH56的亚细胞定位。DcbHLH2-GFP、DcbHLH5-GFP、DcbHLH56-GFP和对照质粒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培养36 h后用共焦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

6 DcbHLH5与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共表达

以上结果表明,DcbHLH5可能参与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用qRT-PCR法测定了诱导剂和UVB处理下植物DcbHLH5DcCHS1DcCHS2DcCHI1的表达水平。DcbHLH5和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DcCHS1DcCHS2DcCHI1)的转录水平上调,并且其表达模式在诱导剂或UVB处理下高度相关(图6。这些结果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并表明DcbHLH5可能调节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

图6 DcbHLH5与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共表达。A. DcbHLH5、DcCHS1、DcCHS2和DcCHI1在诱导剂处理下的龙血树茎中的表达模式。B. DcbHLH5、DcCHS1、DcCHS2和DcCHI1在UVB处理下龙血树叶片中的表达。*,P<0.05;*,P<0.01。

7 DcbHLH5对类黄酮合成基因启动子的反式激活

本研究克隆了DcCHS1DcCHS2DcCHI1的启动子序列。三个启动子序列都含有假定的bHLH DNA结合motifsE-box元件)(图7AY1H分析发现,DcbHLH5与酵母中DcCHS1DcCHS2DcCHI1的启动子结合(图7B

图7 DcbHLH5对类黄酮合成基因启动子的反式激活作用。A. DcCHS1、DcCHS2和DcCHI1启动子中E-box motifs的分布。B. 酵母中DcbHLH5与DcCHS1、DcCHS2和DcCHI1启动子的相互作用。C. DcbHLH5对DcCHS1、DcCHS2和DcCHI1启动子的转录激活。*,P<0.05;*,P<0.01。

使用Dual-LUC检测系统验证DcbHLH5是否调节类黄酮通路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相比,表达DcbHLH5的细胞对DcCHS1DcCHS2DcCHI1启动子的激活率分别为4.94.23.9(图7C。这些结果进一步支持了DcbHLH5调节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

结论


本研究鉴定了62个龙血树bHLH基因。进化关系、转录组和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表明,DcbHLH2DcbHLH5DcbHLH46可能参与类黄酮类生物合成。共表达、Y1HDual-LUC分析表明,DcbHLH5与类黄酮类生物合成基因启动子结合,以增强其转录,揭示了DcbHLH5参与了黄酮类生物合成。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cbHLHs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更多推荐

科研 | PNAS:转录组学揭示急性和慢性饮酒对肝脏昼夜新陈代谢有不同的影响

重磅综述 | Cell:非编码RNAs在肿瘤学中的作用(IF=36.2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