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西北的人民画家石鲁,搜尽平凡创奇迹,绘就人民的江山

 书画名家导航 2021-04-20

  杨之光画作《石鲁》

  “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人责我怪我更怪,不屑为奴偏自裁。人谓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1963年)

  ——画家石鲁

  我们爱西北,爱西北风物的雄伟,西北人民的雄伟,革命的雄伟,社会主义建设的雄伟,刚健、雄伟、纯朴就成为我们艺术情趣的主要特色。

  ——画家石鲁

  石鲁(1919年-1982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的革命文艺家中最杰出代表之一。他用自己的名字致敬“石涛”和“鲁迅”,表达其崇高的艺术理想和精神信仰。

  石鲁早年就学于成都东方美专,1940年起在延安工作,10年间创作了许多反映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木刻版画及其他艺术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石鲁积极歌颂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深情表现陕北黄土高原的风情和人民,创作了一批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用中国符号深刻阐释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了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

  1970年后,经历过肉体和精神折磨的石鲁重新拿起画笔。他在艺术风格和笔墨表现上变得更加精到,境界体悟也更加深远。劲健、险峻、跳跃,如金石崩裂般的笔法,是其后期艺术的精髓。石鲁借助传统文人画中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语言来体现其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在特殊年代敢于捍卫真知真理的信念和坚持艺术理念的决心。

  石鲁作为“长安画派”理论旗手和集群风格的设计者,以西北自然风景和风物人情为主要载体,将革命浪漫主义的价值理想和阳刚雄伟的美学思想相结合,在展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时代风格、中国画的创新与民族绘画语言探索、西北绘画题材的发掘与开拓等方面,都走到了时代的前列。

  纵观石鲁的一生,他活得刚毅倔强,活得有声有色,更活得光彩夺目。他的特立独行的思考精神使得其在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印章、诗词、文学、艺术理论等方面充满鲜明的个性,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前瞻性。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心系未完成的创作,感叹时光匆匆。人生或许转瞬即逝,但其老而弥坚的创作精神和赤诚的艺术灵魂早已成为永恒。

  

  《转战陕北》 1959年

  

  《山区修梯田》

  

  《变工队——陕北农村生活小景》1950年春

  

  《王同志来了》 1953年

  

  《剪羊毛——藏族人民生活小景》

  

  《侦查》

  

  《逆流过禹门》1960年

  

  《种瓜得瓜》 1961年

  

  《宝塔葵花》 1961年

  

  《秦岭高压线》 20世纪60年代

  

  《春满秦岭》 1962年

  

  《家家都在花丛中》 1962年

  

  《黄河两岸度春秋》

  

  《华山晨曦》

  

  《龟蛇图》 1970年

  

  《印度神王》 1970年

  

  《花卉扇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