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资本征战奥斯卡,终成赢家

 电影界 2021-04-20

本文原题:中国资本征战奥斯卡,终成赢家

2019年2月25日,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获奖名单已经全部出炉。随着最佳影片《绿皮车》的揭晓,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落下帷幕。尽管这届奥斯卡中国电影又是零存在感,但是今年最佳影片背后却有中国投资方的身影。《绿皮书》是阿里影业、美国梦工场影片公司等联合出品的作品,《绿皮书》的获奖让阿里影业成最大赢家。

1

进军好莱坞是国内资本拓展国际业务的战略之一

中国资本走进好莱坞早已不是新鲜事。2015年电广传媒和狮门影业签下了3年15亿美元的拍片协议,双方推出了《惊天魔盗团2》《血战钢锯岭》《爱乐之城》,其中《血战钢锯岭》《爱乐之城》在中国上映后,票房都不错,各自打破了相关类型影片在中国的票房记录。2015年华谊兄弟和STX签订合约,双方将在三年时间里共同18部电影作品。2016年奥飞影业和新摄政娱乐公司合作的《荒野猎人》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摄影。

除了签订拍片协议,中国资本在好莱坞还有“买买买”的大手笔动作万达集团曾先后收购AMC、传奇影业。2016年阿里影业与Amblin Partners宣布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影业将收购Amblin Partners部分股权,双方将在电影投资、制作、衍生品及宣发领域展开密切合作。

合作的首要成果就是拍出好的作品。

2018年的奥斯卡有三部背后有中方资本的影片入围,一部是华谊兄弟与美国STX联合出品的《茉莉牌局》;一部是由华纳兄弟、传奇影业、腾讯影业联合出品的《金刚:骷髅岛》;一部是由光线传媒与Scott Free Productions等公司联合出品的《金钱世界》

一般有中方资本背景的入围影片讲述的都是符合好莱坞场景的故事。《茉莉牌局》是关于“扑克公主”茉莉·布鲁姆和前世界首富、石油大亨保罗·盖蒂之孙遭绑架的传奇人生,入围最佳改编剧本;《金刚:骷髅岛》虽有景甜打酱油,整个故事还是好莱坞典型的野外探险,入围最佳视觉效果,很符合这部影片的长处。这些电影不管是故事还是特效,都是好莱坞熟悉的配方,和中国本土电影明显不同。

2

中国资本放大奥斯卡效应

中国资本入注好莱坞,两者当然是互惠互利的关系。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好莱坞电影公司热情拥抱中国资本,有利于好莱坞影片在中国收割票房红利。就拿有中方资本参与的影片《荒野猎人》《血战钢锯岭》《爱乐之城》来说,作为全球电影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之一,奥斯卡的影响力自然不必细说,获奖作品有奖杯加身,不仅影响范围扩大,知名度上升,票房以及商业收益也相应增加。

不仅是获奖影片受益,就是那些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片,相关电影票房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中国,奥斯卡效应也有所体现。2018年情人节档期上映的《爱乐之城》,票房2.4亿,打破了歌舞片在中国的票房记录,引进方卓然影业等公司也是收益颇多。很多人都是“笑着进影院,哭着出影院”,当然不是被影片爱情故事感动的,而是看不懂。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跟风去看呢?原因就在于“奥斯卡效应”。在情人节档期上映之前,《爱乐之城》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在此之前就获得多项大奖提名,知名度早已在中国打开。

但并不是所有奥斯卡获奖影片都有足够大的票房号召力,这取决于影片的商业特征、上映时间、营销宣传。《国王的演讲》为例,由于影片宣传范围不广,在中国的票房不是很理想,只有646万元。

奥斯卡效应当然不仅体现在票房上,还有助于影片背后的投资方、制作方,帮助其提升市场影响力。尤其对于中方资本来说,手握奥斯卡大奖作品,在谈合作、找资源的过程中,品牌影响力增强不少。从资本注入到联合出品,再到出品,国内电影公司在好莱坞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中国资本征战好莱坞,一方面为了学习好莱坞运作模式,同时也为积重难返的好莱坞带去新的活力。不过,现在摆在在中国资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好莱坞资源为其所用,改变中国电影工业化基础薄弱现状。那么,什么时候我们能将我们的国产片送到国际舞台呢?我们拭目以待。

3

最后,回望奥斯卡,观众的注意力在变,奥斯卡作品风格也在变

在本届奥斯卡,拉米·马雷克凭借《波西米亚狂想曲》获得影帝,奥利维亚·科尔曼凭借《宠儿》拿到影后,最佳导演和最佳外语片花落《罗马》《绿皮书》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三大重磅奖项。

《绿皮书》的关注是种族歧视、阶级对立问题,这些与以往奥斯卡获奖大片风格完全不同。回看近三年奥斯卡获奖影片,可以看出黑人、种族、阶级、边缘人逐渐成为奥斯卡青睐的热点。即使是《罗马》《波西米亚狂想曲》《一个明星的诞生》也都不再围绕白人的美国梦这个主旋律了。

奥斯卡的口味正逐渐变化。和以往提名的影片相比,这两年获奖、提名的影片多是关注边缘群体的影片,类型从主旋律传统主流影片向小众群体影片转变。去年备受关注的《伯德小姐》《逃出绝命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三块广告牌》以及今年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宠儿》《黑豹》《一个明星的诞生》,都是将视角投向年轻观众,可以看出奥斯卡在朝着年轻化方向转变。

不仅如此,黑人力量、女性力量的崛起也非常明显。去年两部热门影片《三块广告牌》《伯德小姐》都是关注女性,女性题材的崛起让制片商们看到商机。黑人在好莱坞乃至奥斯卡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在作品中体现,在奖项上也有倾斜。让黑人获奖,似乎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这其中暗含着好莱坞的创意枯竭,以往那种依靠大IP、明星效应、特效的模式已经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了,这时处于好莱坞电影故事边缘区域的人物就成为新焦点。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