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题:《地久天长》:三个小时三十年, 中国人的故事都有了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北方的大工业城市包头生活着普普通通的三家人。 耀军和丽云,英明和海燕,以及新建和美玉。 这三家人都在一个厂子工作,也都在一个厂区生活,他们年龄相仿,他们也意气相投。 耀军和丽云生了一个儿子,英明和海燕也生了一个儿子,两家人本来关系就好,又因为两个孩子是同一天生的,就互相认了干爸干妈。 改革的春风从南边刮了上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喇叭裤、手提录音机、还有夜晚降临之后的舞会。 真是好一派的新气象。 只要时间够长,生活总会有戏剧性的起伏转折,新建赶上了严打被抓了,上面把黑灯舞会给定性为了聚众淫乱。 美玉走了,南下广州。 临走前,向新建要了个准话。 改革的春风,不仅可以带来新事物,也能带来新政策。 国家不让生了,计划生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了。 可偏偏这个时候,耀军和丽云要怀上了,他们的好朋友海燕正是负责管计划生育的领导。 耀军是好想把孩子生下来,终究还是大势所趋,对抗不了整个时代,丽云就被海燕强行带到医院做了手术。 手术不是很成功,丽云落了终生不孕不育。 从此,两家人之间有了膈应。 计划生育来了,下岗潮也跟着来了。 “我不下岗谁下岗”。 那一年,丽云被强行做掉了孩子之后,获得了个厂区的“生育先进”的称号。如今,先进不下岗,谁又下岗呢? 有时候,人活着真是窝囊,可更窝囊的是你还不敢说自己活得窝囊。 丽云被下岗了。 世事总是在变迁。 孩子们,也大了,会玩耍了。 他们打游戏,他们钻窑洞,他也去水库边。 怎么能去水库边呢? 还没等耀军和丽云反映过来,他们的孩子又走了。 耀军和丽云再也没有孩子了。 一系列的打击之下,耀军和丽云悄悄地走了,先是去了海南,后来又漂到了福建。 耀军是吃馒头的肚子,可去的都是吃米饭的地方。 耀军的姐姐想着耀军两口子再怎么着也不能没了后,于是就去福利院帮耀军领养了一个孩子。 耀军两口子本来不想要孩子,可姐姐说这孩子长得像他们死去的儿子,耀军两口偷偷地跑回包头一看果然像自己死去的儿子。 于是,他们办理领养手续之后,就带着儿子南下了。 他给这个孩子改了名字,叫星星。 那是他们死去的儿子的名字。 人生就是短短的几个瞬间,转眼间星星长大了,好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变得闷闷不乐,每天就是想着逃出这熟悉的生活。 他和杀马特机车男混到了一起,耀军和丽云也管不住了,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只能放手了让他去了。 耀军安慰丽云。 “还有什么我们不能面对的呢?” 星星走了。 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这无疑就是耀军和丽云的第三次丧子之痛。 当年和星星一起在水库玩耍的还有英明和海燕的孩子浩浩,再加上上一个计划生育的事,所以这些年来海燕的内心一直被懊悔和自责占据着。 还有英明的妹妹茉莉早年间也和耀军一家关系很好,她在工厂实习的时候是耀军给她做师傅。 她应该很早就爱慕着耀军,耀军就是她性启蒙的对象。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忘不了耀军,跑来福建见耀军,说是自己要去美国了,想来见见你和嫂子。 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来了,说是自己怀孕了,孩子是耀军的,这下刚好满足了她多年的夙愿。 她想给耀军生个孩子再走。 耀军对她说。 “我和你丽云嫂子现在都是为对方而活,她再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他没要孩子,她走了美国。 海燕要死了。 临死之前,耀军和丽云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包头。 海燕握着丽云的手抽泣着。 “丽云,我们有钱了,不怕了,你可以生了。” 海燕的儿子也长大了,他在大医院工作,名字叫浩浩。 浩浩跟耀军和丽云说。 他当年推了一把星星。 这件事情好像一棵树种在了他的心里,他长大了树也跟着长大了,现在快要撑破他的身体了。 他必须要说出来了。 浩浩说出来就好了,反正耀军和丽云二十年前就懂得保护剩下的这个,不仅他们不提这件事,也嘱咐英明和海燕不要在浩浩跟前提这件事。 耀军和丽云给星星扫墓,浩浩打电话过来,说是媳妇生了,是个儿子,带把的。 星星也回来了,他直呼着刘耀军的名字,还跟丽云讲,他还带了一个女朋友一块回来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三家人都没能跑过时间,没留住的终究是没有留住,留住的留着留着就是地久天长。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