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绍手下那么多大将,却为何偏重用淳于琼?最重要的就是资历问题

 老徐趣读历史 2021-04-20

曹操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不单单是因为自己本身就雄才大略,更关键的在于他任用了一群文武兼资的手下,例如荀彧荀攸叔侄,郭嘉程昱,贾诩满宠的谋臣,夏侯兄弟,曹氏宗族和五子良将等一批能臣干将。而相应的,其实在三国时期有名的诸侯手下都有一群人杰相助,而在官渡之战中一度压的曹操喘不过气来的袁绍,手下同样是人才济济,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并称为河北四庭柱,田丰沮授皆为冀州名士,郭图逢纪许攸等人则是忠心耿耿的老班底。

袁绍手下那么多大将,却为何偏重用淳于琼?最重要的就是资历问题

而提起袁绍手下的大将,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官渡之战中驻守乌巢的淳于琼,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能够让袁绍放心托付粮草重任,可见淳于琼深受袁绍信任。不过官渡之战最后的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曹操得到许攸告密,率领奇兵突袭乌巢,淳于琼喝了一个烂醉如泥,结果乱军之中被曹军斩杀,袁绍听闻之后大怒,派遣军马分别援救乌巢,攻击曹操大营,结果因为乌巢被烧,袁军一败涂地,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从乌巢被烧的结果来看,淳于琼完全无法与袁绍麾下的诸多大将相比,不信的话我们来看一下战绩:颜良斩杀魏续宋宪,二十回合击败徐晃,曹营人人胆战心惊;文丑率领六千骑兵发动突袭,战败徐晃,射走张辽;而张颌投降后被曹操称之为“韩信”,张颌用兵富于巧变,深得军心,曾在定军山之战总帅夏侯渊被斩后,被郭淮推举为帅,带领魏军坚持到曹操到来,更是在街亭击破马谡,破坏了诸葛亮的北伐大计,刘备也非常忌惮;而高览同样是河北名将。

袁绍手下那么多大将,却为何偏重用淳于琼?最重要的就是资历问题

袁绍手下有如此之多的将才可用,但是为啥偏偏派了一个淳于琼去看守乌巢粮草呢?其实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多,头一个就是资历问题,淳于琼的资历可谓是十分深厚,当年还是袁绍的同僚。早些时候,灵帝组建新军,任命了西园八校尉,其中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而淳于琼则是右校尉,一时间无比风光。

而到了后来,袁绍入主冀州,称霸河北,成为了一方豪雄,而淳于琼不过是他手下一员将领,两人落差很大,袁绍任命淳于琼看守乌巢,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的看重。

袁绍手下那么多大将,却为何偏重用淳于琼?最重要的就是资历问题

其次则是派系问题,曹操曾说“袁绍好谋无断”,从《三国演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袁绍麾下的诸多谋士给袁绍提出了林林总总的建议,袁绍说这个也好,那个也好,不知道该用哪个。明面上来看,好像是大家踊跃提出建议,实际上却是派系斗争的暗流涌动,田丰沮授,张郃高览是本土的冀州派,郭图逢纪许攸等人则分为南阳派和汝南派,而淳于琼同样是其中的一员,他们自然要照顾淳于琼,壮大派系。

最后,其实袁绍自己也知道淳于琼不堪大用,所以特地在兵力问题上下了功夫,乌巢驻守的袁军足足有一万之众,生怕淳于琼出什么事。不过袁绍还是没想到,许攸投敌,把机密全部都说了出去,曹操干脆豁出去,一把火烧向乌巢,估计袁绍非但不会缅怀战死的淳于琼,心里已经把他给骂了个半死,谁让他说过“得关羽相助,胜过颜良文丑十倍”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