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逐渐感觉到身边自学心理学的朋友越来越多,或许是得益于国家越来越重视全民的心理健康。 这几年的时间里,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不断地在增加,高中报考心理学专业的人也在增加,也有一大部分人开始自学心理学。 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人自学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存在于自身的问题。 但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以治愈自己为第一目来自学心理学,真的很可能会让你更加的困扰。 就拿大家所熟知的原生家庭来说,目前对于原生家庭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原生家庭决定论:作为我们从小成长和学习的环境,原生家庭对我们的现在影响是决定性的。几乎我们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来自原生家庭,或者最起码能够从原生家庭找到影子。 另一种是自我决定论:强调我们的自主意识和自我信念、选择的重要性。原生家庭的影响会被认为是影响因素,但也同样被认为过于强调原生家庭是一个人逃避现实问题的借口,只是让原生家庭来给我们现在的不如意背黑锅,这个观点更加倾向让人们树立自我改变的坚定信念。 实际上其实两种观点并不矛盾,无非是两种理解方向:是成了无法改变的理由?亦或是增加了我们对自我问题的认知,还是明白了改变的方向? 这或许是一个很容易让我们被误导的问题。 一、的确,原生家庭的影响于我们而言很大! 我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我都会探索来访者的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以此去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 同样的, 很多时候许多心理咨询师都会在心理咨询中了解来访者的原生家庭,探索问题形成的根源,制定解决策略和咨询目标。 究竟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有多重要,会让许多心理咨询师都选择去探索这样的经历?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原生家庭作为我们的孕育生长之处,必然会在我们的各个成长阶段留下深深的印记。 每个成长阶段都伴随着心理的成长、认知的形成、行为模式的塑造等。而我们现在的很大一部分认知,都取决于早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模仿。 比如:一个妈妈从小就对女儿讲,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那么这个女儿长大后,很难和男性建立亲密关系,因为在她的认知中男性是不值得被托付的。 同样的, 如果早期的生活中父母总是对孩子批评、指责,对孩子充满否定,那么很可能会让这个孩子长大后自我认同很低,因为在孩子的认知中,自己就是不行的,不配被看好的。 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很多,如果要细数的话,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所以,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甚至是影响终身的。 不信的话,我们停下来思索一下:在我们身上是否有父母(养育者)的影子?比如,动作、口头禅、对某件事物的认知、或者性格等等。 当然,原生的家庭的影响有好有坏,好的可能会让我们受益终身,不好的或许会让我们痛苦终身。也可能那些好的影响,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最终让明珠蒙尘,而不好的影响也可能会被我们克服和改变,从而变得更加的强大。 难以同一而论。 在肯定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大的同时,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影响我们依然可以改变。 只是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帮助,那改变或许会变得很不可控,甚至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就像一个人自学医学,学习了许多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但是如果非要自己给自己动手术,那这事儿可能就充满危险了。 同样的,如果以自学心理学来改变原生家庭影响为目的,或许也会充满不确定性。 二、以自学心理学来解决原生家庭的问题,可能是个很大的误区! 很多时候,当我们满怀激情地去学习自愈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如果有一天找到了自己问题的原因,但是却无法改变该怎么办? 会不会更难受? 几年前,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同学私下找到我,希望能够获得我的一些帮助。 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对方选择心理学专业的目的便是为了治愈自己,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越发的困扰,甚至还更痛苦。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逐渐明白原生家庭对我们的现在来讲影响有多大。 终于明白自己那些难以知晓根源的问题,原来是来自原生家庭。 但是,哪怕学习了心理咨询,哪怕学习了家庭治疗,他仍旧无力,这样的无力感再次地加深了他的困扰。 同样的在我的心理咨询或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类似的情况。 一般来讲,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寻找源头。 于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关系中发现问题时都会自然的想要去寻找问题的根源,然后解决它。 有人想要治愈自己,便选择了学习心理学。 通过学习心理学后,他们发现原来自己身上那些以为是天生的或许以前根本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好像都来自原生家庭。 接下来,便想要通过学习心理学来做一些改变,尝试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去找原因这没啥毛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当我们用一种更科学的视角去分析已经存在的问题时,这说明我们在进步。 毕竟,现目前心理科学的观点都认为,我们行为和认知模式肯定会受到成长环境和早期经历的影响。 但往往与现实相悖的是,心理学好像并没有帮助到他们很多。 很多时候,尝试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时,人们常常会发现: 让人愤怒的是,原来自己的原生家庭是多么的糟糕! 接着悲哀地发现自己就是这个糟糕的原生家庭中最大的受害者! 然后迷茫了,不知道该如何与原生家庭相处,是仇恨?还是以德报怨?好像都不合适。即使不断告诉自己要和解,但仍旧不知道如何和解。 最后,问题没有解决,可能还引发了新的问题。 甚至有的问题被发现后,还解决不了,这就更让人难受了。 原本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或许还好,虽然会苦恼,但也还是能得过且过,最起码比增加原生家庭的问题了以后好过吧。 往往在我们寻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们便会更加执着的想要去解决它,但如果这个问题我们根本解决不了,那么或许就会衍生出其他的问题,甚至把我们困在新的问题中,去承接新的困扰。 而当我们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放在原生家庭的时候,这个问题对有些人来讲很可能无解。 毕竟,过去是过去,无法改变过去。 即使是现在,想要改变一个存在和延续了几十年的家庭系统,也太难了。 三、学习心理学是为了看懂自己 学习心理学可以让我们发现和寻找到那些来自原生家庭的问题。 但并不适合我们去改变原生家庭。 比如,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自卑、软弱都是源自早期经历中父母常常吵架,并打骂贬低你,甚至深深的控制着你。 于是你愤怒的回去找到父母,大声斥责:你们知不知道当初对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并细数那些让你受到创伤的事。 你期待他们能够悔过,能够给你道歉,能够抚慰你受伤的灵魂。 但他们可能会说:别不知好歹,你以为我们养你这么大容易? 于是你更加的崩溃了,并且意识到你可能永远都得不到他们的道歉了。 再或者,你已经为人父母,但夫妻感情已经破裂,但是你看了很多心理学文章,你明白一个破碎的原生家庭会对一个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所以你一直隐忍着,艰难的维持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因为你想到,我怎么样都行,不能让孩子来承受离异家庭的痛苦。 原本给他这样的原生家庭,他就已经够可怜了。 但却不知道这或许对孩子来说,可能更受伤害。 ········· 因此,在这里,我想非常诚恳的告诉你,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到问题,分析根源是好的,但并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源头去解决问题,去找到答案。 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无法等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那么是否还要继续再继续下去,不断的循环? 如果一定要回到过去说个清楚,追溯源头弄个明白,那么你可能需要专业的人员和系统的支持、帮助,不然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创伤。 其实除了去改变父母或者原生家庭,我们更加容易做到的是先看懂自己,通过心理学找到前进的方向,明白在此情况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最后我想为你提供几个可供参考的建议: 1、增强心理能量:在过去那样的环境中,我是靠着什么力量生存的?现在我是否仍旧具备这样的力量,能否对我的现状有帮助? 2、自我填充:如果那时我是父母,我可以对自己更好吗?怎么做?知道怎么做的话,尝试给现在的自己。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告诉自己,父母也是人。 3、自我提升:我以往的经历和感受,是否有区别于别人的地方或优势,这些能否继续为我现在赋能,让我更好? 4、心理建设:如果我需要做些改变,现在那些是我能够做到的,那些是我不能做到并需要求助别人的?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怎么做? 请记住,至少从现在起,关于你自己,你有绝对的选择权!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