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论问脉合参

 为什么73 2021-04-21
素医 炼鼎中医 昨天
前面写道中医的诊断方法从最开始的色脉合参,再到《伤寒论》的问脉合参。这中间有一些比较不容易发现的细节,借此来探讨一番。

前几天,去乡下出诊。到了乡下后,发现病人只会说方言,不会普通话。而我说普通话,病人能够听懂。于是我就跟他们讲,我号脉,根据脉象判断你们有什么症状,有的话你们就点头,没有你们就摇头。一番践行下来,就发现一个以前经常被自己忽略的问题。

张仲景作为河南人,在当时没有普通话的条件下,是如何与长沙本地人的方言及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我想这中间要么存在翻译,要么只需要号脉,通过病人点头或摇头的方法来进行确认。因此对于《伤寒论》中“辨病脉证并治法”,翻译过来的含义就是,医生与病人,对病的定义不同,故需要辨病。如病人认为指标不正常是病,身体难受是病,西医病名是病。但在医生眼中,可能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也就说病人对症状或身体的难言之苦之叙述不见得那么精准。故需要脉来进行证之。

回到东汉年间,张仲间用河南方言与大多数只会说长沙方言的人在具体临床这个过程中,是如何看病的?我想更多的时候是号脉,通过号脉之后来确认有还是没有,所以《伤寒论》的条文都是比较简洁。

如头痛就是头痛,无多少前额痛、后脑勺痛、头顶痛等等鉴别。
发热就是发热,并没有多少额头发热、手心发热、脚心发热这种具体而微的区分。
自汗出就是自汗出,没有多少盗汗、半身汗等分别。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医圣张仲景在具体临床时,通过号脉就知道病人当时具体的情况,只需要简单问几句来确认是与不是,句句点到为止。

随着时代发展,号脉技术对病情精准程度不太足够,即对《伤寒论》脉法研究实践程度不够,此时需要问诊来进行辅助,也就是方正对证产生。

如太阳病桂枝汤证,证见发热、恶风、自汗出、脉缓。

如果只从症状上来说,只需要通过询问是否有发热、恶风、自汗症状,若有基本就可以确认是桂枝汤,再根据脉象来进行加减。对《伤寒论》的运用多数是这个角度。

如果只从脉上来看,见缓脉,心中就清楚病人有发热、恶风、自汗出等症状,毕竟缓脉有很多种缓脉组合等呈现方式,如浮中沉,寸关尺,滑涩有力无力等。

正常来说,单独的问诊存在沟通障碍,而单独的脉诊技术又非初学尽能掌握,故而后世注解及多参以问脉合参的方式,其中提供了一种问诊逻辑而非原理。

如询问头痛,发现是外感头痛,只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如寒伤营血,膀胱经运行路线等)询问下去即可,但是如果脉诊的很厉害,何必再问。

所以我看《伤寒论》各家注解,主要是看看各家注解在问诊过程中的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