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培训,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木香草堂 2021-04-21

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这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工程。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也指出:“教育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作为一名校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教师,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核心要素。因此,研究和解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一课题就成了当前各类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在我就学校教师现状和如何加强教师培训,有效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谈谈我的几点建议。

加强培训,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何为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所具有的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教师专业化还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实,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教师应具备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的素质。教师不仅熟悉必要的知识,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懂得获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教师不仅要遵守职业道德,还要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在专业研究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二、加强师德修养,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职业具有的创造性影响着人的思想和灵魂的特殊性,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师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魅力。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自己的道德修养必须是高尚的。我们应该加强师德学习,努力形成: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育人为本,良好的职业操守;学高身正,高尚的品德言行;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精通业务,娴熟的教学艺术;一专多能,多元的知识结构;活学活用,较强的工作能力。积极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只有这样,才能践行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个教师要享受教育职业带来的幸福,必须亲身感受自己工作的社会认同,而社会的认同又取决于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和厚实的专业素养。这不仅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教育观念更新,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生发出来的。庄子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新的教育时代需要善于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专业化教师,能打破常规、求异思维、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富有挑战性。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发生转变。学生学习要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要从一次性教育培训观念转变为终身教育的思想。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学习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因此,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应该吸收有益的信息和经验,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源头活水,只有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才能不断丰富自己。读书不仅要精而深,而且要广而博,做有学问有思想的播种者和实践者。读书能陶冶人的修养情操,培育高尚纯洁的心灵;读书能给人知识和智慧,荡涤心间浮躁污秽的尘埃;读书能丰富人的知识结构,滋养人的底蕴与灵气。纵观优秀教师和教育大家的成长经历,无不是与书为友、博览群书、全程学习、终身学习的。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终生学习的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四、坚守校本特色,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的发展。我认为坚持走校本特色之路,引领校本研究,培养教师专业化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条低成本、高成效的好方法。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始终坚持以师为本,不断强化校本研修,竭力为教师创设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学习环境,构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多采取专家引领、知识讲座、多元化学习、案例分析、集体磨课、师徒互助、同课异构、组织参赛、基本功考核、听课反馈、个人反思、对话互动、课题探究、论文撰写等多种校本研培方式,让教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教学经验和专业理论的升华,真正让教师主动参与,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

专家引领、集体磨课是我校校本研培的一大亮点。几年来,省小数教学专家许德凯老师长期蹲点我校指导,随时讲座,随时研课,随时课堂点评,随时纠错再教。许老师幽默的语言,精湛的教学技巧,典型的案例,将各标准以主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老师们在自然而默契的互动交流中更清晰了高效教学的内涵,感悟良多,反思强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五、借助课题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需要不断地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要借助有效的课题研究,让教师在教学中科研,在科研中实践,以科研丰富研究内涵,以科研提升教学质量,让科研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不竭的源泉。这也是学校优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教科研根植于实践,源于问题,形于课堂,教师要将有效的教学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有效的教学目标,使用好有效的教学方法,带学生走近教材,研究教材。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要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用无私真诚的爱心教育每一位学生,要认真研究“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内涵,努力成为善于教育教学研究的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六、注重教学反思,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反思时时刻刻都可以生成,在自己的脑海中生发,在与同事的交流中产生。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在反思中去发现、去审视、去修正;在纠错中去改进、去强化;在改进中去研究、去反思、去提高。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艺术,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让我在教学中长智,思品课应该更多地让枯燥、生硬的道德话题在融洽的师生互动情境中受到感化,得到教育,达到道德觉悟的迁移。我在教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课时,就品尝到了反思后的教学乐趣。课前,让学生或准备歌曲,或准备古诗,或了解乡情、特产、方言,或收集家乡的杰出人物代表等等。课中,让一群平等的师生群体在轻松的讨论、交流中理解“家乡哺育了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受自己的家乡,感受自己的家乡人,体会家乡人的可爱。课后,让融洽的师生群体在思品教育中加强对家乡人的认识,捕捉到家乡人的“可爱”之处,激发了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反思是一个酝酿、发现、创新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超越经验,不断超越自己,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日臻完美,也促进了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发展”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出教师在专业化成长方面的主动性和渴求性。学校应积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条件和发展平台,校长要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服务者。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更要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养成终身教育的习惯,在专业化成长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和幸福的体验,从而主动地要求进步和发展。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地“珍惜自己的讲台、研究自己的讲台、激活自己的讲台、享受自己的讲台,”让教育教学工作不再是教师谋生的职业,而是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

(来源:中国论文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