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从南方来(上)

 桑葚三味 2021-04-21

1

在城市化浪潮中,当大多数城市都沦为“千城一面”时,广州,就像王菲和她的歌,始终坚持做自己。

它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告诉世人:我,不一样。

这种不一样,既存在于历史,又关照着现实。

今年春节,当我穿梭于广州的大街小巷时,莫名的,总有一种在历史和现实中错综交替的幻觉。

这种幻觉,让我着迷,并不知所以地喜欢上了这座南方城市。

2

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是《南方周末》所在地。这份创办于1984年的报纸,十年前,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

在纷繁变化的大时代、大转型中,《南方周末》希望成为人们看世界的一个“窗口”,希望读者通过这份报纸,看到一个更清晰、更真实、更饱满的中国。

其实,不仅仅是《南方周末》。

对每一个想要亲近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人,广州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读懂中国”的窗口。

或许,只有读懂了广州,才能读懂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百年血泪史、抗争史和奋斗史。

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蒋介石……这一个个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都在广州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脚印,并从广州走向了中国。

3

先是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生起的滚滚浓烟。

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提高,生产过剩,虎视眈眈地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当时的中国,晚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

长期以来,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西方国家的工业品,在中国并没有多少市场。利欲熏心的西方商人,将目光转向了罪恶的、暴利的鸦片贸易,开始向中国人全力倾销鸦片。

鸦片是一种极易上瘾的摧残人体的毒品。很快的,吸食成瘾者在中国大地上疯狂地蔓延开来。仅道光年间,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就达二百多万。

摧毁的不仅是身体,不仅是意志,更有国家的财力。仅道光年间,就有超过六千万两白银源源不断外流。

面对国计民生的恶化,清政府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了。

于是,1839年6月3日,在广州东南方向的东莞市虎门镇,奉道光皇帝之命前来广州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然后,将一箱箱鸦片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

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就这样,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共销毁鸦片19187箱、2119袋,总重量1188多吨。

虎门销烟开始于6月3日,结束于6月25日。6月3日被中华民国定为禁烟节。

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国际禁毒日”和虎门销烟结束的日子,只差一天。不知这是无意的巧合?还是有意的安排?

4

虎门销烟时的浓烟,已消散在历史深处。

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却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矗立在广州市区的一德路上。

岁月无声,建筑有声。它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广州,被英法联军攻陷的广州,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屈辱岁月。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并把两广总督行署夷为平地。

当时罗马教廷任命的两广教区“宗座监牧”传教士,中文名叫明稽章。他看中了被夷为平地的两广总督部堂地基,要求两广总督劳崇光划给他建教堂。劳崇光一口拒绝了他的要求。

稽章怎肯善罢甘休,他让法军司令写信威胁劳崇光,如果1天以内不给土地,法军将实行全城戒严。在这样的逼迫下,劳崇光不得不妥协了。

1863年,圣心大教堂奠基动工。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明稽章回法国觐见拿破仑三世时,争取到了50万法郎专款,还专门从罗马和耶路撒冷运来一公斤泥土,取“天主教创立于东方耶路撒冷,兴起于西方罗马”之意。

历时25年,1888年,圣心大教堂竣工建成。对于教堂来说,这个建造时间,并不算长。和圣心大教堂一样全石结构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建了87年,德国科隆主教堂更是建了7个世纪才完成。

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圣心大教堂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节期间,教堂内部正在维修,暂不对外开放。我沿着教堂走了一圈,看到教堂东侧墙角下的“JERUSALEM1863”和西侧墙角下的“ROME1863”字样,依然清晰可见。

百度显示,目前,全球只有四座全石结构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们分别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中国广州的圣心大教堂。

 有生之年,有幸遇见。“桑葚三味”,和你相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