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王维一路星夜兼程。不几日,过了“天下第一关”潼关,来到了骊山脚下。 骊山绝非等闲之地。 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 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烽火戏诸侯”; 二世而亡的秦始皇,也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并安排兵马俑军阵相伴千年…… 面对高崇峻拔的秦始皇陵,王维思旧怀古,提笔写下了《过秦皇墓》。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晨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此时的王维,纵横捭阖,荡气回肠。对长安的一切,充满了期待。 5 公元7世纪初的地球上,哪个城市最恢弘壮丽?答案是:唐朝的长安。 当时,美洲和非洲基本上还是属于“沉睡的大陆”;欧洲正处于法兰克王国的草创时期,蛮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创伤还无法修复;至于南亚和西亚,由于阿拉伯帝国的迅速崛起,对拜占庭、波斯、印度等国的长期战争,导致两地一直无法平静。 只有东亚的唐朝,在公元7世纪赢得了空前的统一。历经唐太宗贞观之治,大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向世界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这份光芒,集中体现在长安城。 长安城始建于隋朝,东西宽十八里,南北长十五里,城墙高一丈八尺,如镶嵌在八百里秦川上的一块宝玉,熠熠发光。 这里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最美丽的丝绸、最动人的诗歌。各个国家的使臣、客商、僧侣、工匠,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涌来。因为,这是他们要朝拜的圣地。 然后,他们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走向地中海各国。 这条陆上通道,人称“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走向四海。 6 尽管王维对长安的繁华富庶早有耳闻,但当真正身临其境时,依然暗暗吃惊。 走进长安城东边正门春明门,王维看到的,是一条笔直宽阔、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街。 他曾听人说过,长安城中有三条南北向的大街,最是繁华。一条是皇城东大街,一条是朱雀门大街,一条是皇城西大街。 果然,大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乏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无不由衷地发出啧啧惊叹声。 “长安,我来了。”王维一边想着,一边找了一家素净整洁的客栈,安顿了下来。 他要为接下去的科举考试做准备。 7 可是,王维根本没有想到,即便能力和智慧全都具备,但只要涉及敏感的政治,他要走的这条路,一定是跌宕曲折的。 公元715年,虽然已经是唐玄宗李隆基执政,但唐中宗执政时期,韦后干政导致的“卖官鬻爵”之风依然盛行。 唐中宗是武则天的儿子,和他父亲唐高宗一样,也是一个软弱的皇帝。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都是权力欲极强的女人。 她们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弄权纳贿,卖官鬻爵,随心所欲地给人封官许愿。只要花上足够的银子,就可以买到一官半职,当时被称为“墨敕斜封官”。 因此,王维第一次参加科举失利,既出乎意料,又在所难免。 公元716年,王维与同样科举失利的朋友祖自虚,结伴游览终南山。在名山大川中,思考人生该何去何从。 不知不觉中,重阳节到了,这是王维第一次在外地过重阳节。 他想起了母亲和弟妹们期盼的目光,想起了这一年多来的奔波和惆怅,百感交集,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母亲,我不会让您失望的。”他的眼睛,不由湿润了。 他不知道,在他最失意的时候,一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即将走进他的人生。 上文:深山夕照深秋雨(1) -作者- 吕瑜洁,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 2017年1月,出版亲子教育畅销书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在京东教育类书籍中排名前十位。 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淘宝等网站均有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