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李隆基为何要重用安禄山呢? 李隆基之所以重用过安禄山,既有政治考量,也有军事需要。对内,他想利用安禄山牵制其他武将,对外,他想利用安禄山稳定北方战线,进一步开疆拓土。 不过,为了防止安禄山心存异志,李隆基打出了三张精心设计的牌: 第一张牌,是兵力牌。李隆基让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使他坐拥18万兵力。天宝年间,大唐总兵力约60多万人。18万兵力恰好是一个临界点,既能最大限度发挥安禄山的战斗力,又无法让安禄山发动一场有胜算推翻大唐王朝的叛变。 第二张牌,是感情牌。李隆基极其夸张地宠幸安禄山,给他各种高官厚禄,甚至让他成为杨玉环的义子,让他享受比封疆大吏还要夸张的待遇。比如,李隆基让人在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竖立一块用金鸡羽毛做装饰的大屏风,屏风左边放一张木榻,让因体重过胖而走路气喘的安禄山可以休息。不仅厚待安禄山,还封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为太仆卿,将太子李亨的女儿下嫁给安庆宗为妻,封安禄山的小儿子安庆绪为鸿胪卿。 第三张牌,是人事牌。在边境上,紧挨着安禄山势力范围的,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和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安思顺和哥舒翰都是大唐名将,为人耿直忠厚。如果安禄山真的图谋不轨,这两人不但不会和安禄山同流合污,相反,必然会第一时间代表大唐镇压叛军。在朝廷内,以杨国忠为首的文臣对安禄山的厌恶是公开的,经常提醒李隆基说安禄山有狼子野心。这让安禄山犹如芒刺在背,只能拼命讨好李隆基以表忠心,抗衡文臣。 当然,这三张牌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张牌。不足以和整个大唐帝国抗衡的兵力,是李隆基愿意信任并放权给安禄山的根本原因。 在李隆基看来,这样的权力制衡,可以让他高枕无忧,更加放心地沉溺于酒色享乐之中。每年十月,他必定带领杨玉环等一众爱妃到华清宫过冬。 安禄山为了讨好李隆和杨玉环,得知李隆基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时,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和莲花,置于池中。 当李隆基和杨玉环缠绵在温泉中时,石莲花在水底盛开,银缕船在池中游弋,宝石和丁香堆积成了山,霓裳和羽衣织成了云,李隆基在美轮美奂的人间仙境中留连忘返,不知今夕是何夕…… 不仅李隆基和杨玉环纵情享乐,杨国忠和杨氏姐妹们也极尽享乐之能事。杨国忠骄奢淫逸,擅权弄法,并纵容杨氏姐妹——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也一掷千金、骄奢淫逸。她们为了标榜自己的地位,竞为车服,竞购名马,车上“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马上“以黄金为衔”。 表面的歌舞升平,掩盖不了潜在的危机,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祸乱已经近在眼前。 但李隆基对于唐朝的危机似乎并没有察觉,反而向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一是和吐蕃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常年开战,互有伤亡,原先的和睦友好关系不复存在;二是和南诏的冲突日益激烈。由于边境将领的骄横跋扈,致使本该平息的冲突日益升级,唐军向南诏开战,先后战死、病死的唐军多达二十万人,唐军元气大伤。 当755年冬天即将到来时,长安的天空一片肃杀。承平已久的长安城,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当然,包括王维在内,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大唐帝国那道玉石上的裂痕,正在迅速撕裂,帝国的繁华即将一去不返……(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