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物最相思(第315章)

 桑葚三味 2021-04-21
当李隆基愤怒地质问哥舒翰还在等什么时,哥舒翰知道自己在等什么!

哥舒翰虽然年纪大了,但头脑依旧清醒。他知道自己的弱点,也知道手下军队的弱点:它是拼凑出来的大军,凝聚力不够,战斗力也远远不如安禄山的铁骑军。用它牵制叛军绰绰有余,但若要和安禄山决战,则远远不够!

因此,他的战略就是两个字——等待!等待朔方军团兵围范阳,等待安禄山叛军自行崩溃!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哥舒翰心有灵犀。当他得知李隆基命令哥舒翰出关东征时,当即向李隆基上疏说,眼下是最为关键的时刻,陕郡四千兵不过是个诱饵,那里一定设好了伏击圈。哥舒翰一旦出关东征,八百里秦川将再无屏障。如此一来,长安势必倾覆,战局将急转直下,大唐将面临不测之险!

末了,郭子仪说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潼关出兵,有战必败!”

但是,被局部的胜利和杨国忠的谗言冲昏了头脑的李隆基根本听不进去!他当年不理解高仙芝为什么撤退,现在同样不理解哥舒翰为什么不出关!

他在兴庆宫里咆哮:“朕已经等了半年了,还要让朕等多久!”

他的咆哮一直传到了潼关。

处决高仙芝和封常清,是李隆基犯下的第一个错误。如今,他又要犯下第二个错误。对大唐命运来说,这是最致命的一个错误。

他派出了一个又一个使者去潼关,传达同一个旨意:马上出关,光复洛阳!

756年六月初四,哥舒翰带着大军出征东方。他已经预感到了黑暗的未来。没有胜利,没有光明,有的只是深不见底的毁灭。他手抚自己苍老的胸膛,放声恸哭!

关闭了将近六个月的潼关,缓缓打开了城门。金属铠甲在日光中熠熠生辉,大军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将近二十万大军鱼贯而出,大踏步走向死亡。

在他们身后,是大唐的心脏,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壮丽的雄城——长安。失去潼关的保护后,长安如同一朵裸露在敌人魔爪下的鲜花,随时面临被蹂躏的命运!

哥舒翰率大军出关后,驻扎于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七十里长的狭窄山道。叛军依山傍水精心布阵,只等唐军闯入伏击区。

六月初八,决战正式打响了!

王思礼率五万精锐一马当先,庞忠等人率十万大军紧随其后,还有三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叛军故意示弱,队伍不整,唐军果然中计,一路前行,被诱进了狭隘的山道。突然,山上无数滚木檑石如冰雹般砸下,唐军在隘道上根本没有周转余地,死伤无数,遭到重创。

哥舒翰拼命发起冲锋,就是无法突围。午后刮起了大风,叛军把几十辆点燃的草车推下山谷,堵住了峡谷的东出口。刹那间,烈焰熏天,滚滚浓烟向唐军扑来,队伍开始互相冲撞,只能胡乱放箭。直到日落时分,弩箭用尽,才发现竟是自相残杀,没伤到敌人分毫。

这时,安禄山的精锐骑兵绕到唐军背后,从背后杀出,前后夹击,发起冲锋。唐军根本发挥不了人多的威力,乱作一团,溃散逃命,光是掉进黄河淹死的就达几万人。好不容易挤上运粮船逃命的士兵,由于严重超载,几百艘运粮船最后都沉入黄河河底。剩余的唐军把军械捆绑在一起,以枪当桨,划向黄河对岸,但最终上岸的仅有十分之一。

潼关城外挖有三条堑壕,均宽二丈,深一丈,逃回的唐军纷纷坠落其中,很快就填满深沟。后面的人踏着战友的身体,跌跌撞撞跑回潼关。哥舒翰收拾残兵败将,原本的二十万大军,如今竟然只剩八千人!

哥舒翰试图重新守住潼关,继续与叛军周旋。然而,不待哥舒翰反应过来,叛军就向唐军直扑过来。哥舒翰手下的蕃将火拔归仁等人眼见大势已去,打定主意,劫持了哥舒翰,将哥舒翰的双脚绑在马腹上,连同其他不肯投降的几十名唐军将领,一起押往洛阳,潼关彻底失守了!

每天薄暮时分,潼关的烽火台就会点燃火炬。火光一直照映到三十里外,那里的烽火台见到潼关的火光,也会点燃火炬。

这样,每三十里为一站,点点烽火从潼关一直延伸到长安。在夜色中,就像一条细长的火龙。

这就是平安火。只要长安能看见远方烽火,就说明潼关安然无恙。但在六月初九这一天,平安火再也没有亮起来!从潼关到长安的天空,一片漆黑!

李隆基站在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的望台上,久久地望着东方。太阳早已沉入大地,月亮孤悬空中,星光黯淡,四野萧索,且始终没有火光!

这是哥舒翰出关东征的第六天,潼关忽然沉默不语,就像被大地吞噬了一般。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相信没有谁会比李隆基更清楚的了!

虽是夏夜,李隆基却感到了冰一样的寒意。寒意深入四肢百骸,深入五脏六腑,深入血液骨髓,渐渐转变为石头般沉重的恐惧。

在过去的六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

他不会知道,峡谷里到处是面目模糊的死尸。二十万唐军全部崩溃,只有八千人逃出战场!

他只知道,潼关失守了,阻挡叛军六个月的潼关铁门再也不存在了!

他只知道,杀人如麻的叛军即将冲向长安!长安激将成为叛军刀俎下的鱼肉!(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