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怀天下的岳阳楼

 桑葚三味 2021-04-21
1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和黄鹤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其中,岳阳楼被誉为“天下第一楼”。

何为天下?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先生说:“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指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

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历代屡加重修。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岳州知州滕宗谅重修岳阳楼。

1046年10月17日,滕宗谅请好友范仲淹为岳阳楼写文纪念。范仲淹一出手,便成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当岳阳楼遇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都担得起“天下”二字。
 
2
早在滕宗谅重修岳阳楼、范仲淹题写《岳阳楼记》之前,就有很多文人墨客慕名前来洞庭湖,登临岳阳楼,写下了很多佳作。

730年春天,正是开元盛世。

湖北襄阳人孟浩然屡试不第,在好友王维建议下,向当时担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的张九龄写诗自荐。

这首自荐诗的题目是《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描绘的就是洞庭湖和岳阳城的景象。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磅礴,深得张九龄赏识。后来,张九龄到荆州担任长史时,请孟浩然到荆州府担任幕僚。

759年秋天,安史之乱已经爆发,大唐由盛转衰。

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阳时,刚好与李白、贾至相遇,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

李白触景生情,一口气写下五首七绝,其中,第二首这样写道:“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此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但面对洞庭湖的浩瀚风光,李白似乎暂时忘了自己在安史之乱中遭遇的磨难,依然豪情壮志地要“赊月买酒”。

无论是生逢盛世的孟浩然,还是颠沛流离的李白,无论他们个人际遇如何,当他们置身洞庭湖畔、岳阳楼上时,就不再执着于个人的得失悲喜,而是放眼寰宇、洒脱不羁。

768年冬天57岁的杜甫年老体衰,凄苦不堪,从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而下,来到岳阳,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

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杜甫想到了人生的飘泊无定,天下的多灾多难,家国的悲痛一起涌上心头,不由用苍凉的心情写下了《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虽然孤苦窘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但杜甫心底依然记挂着乾坤和黎民,依然有戎马关山北的憧憬和豪情

次年春暖花开时,杜甫决定南行投靠亲友。临行前,再登岳阳楼,写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青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在风烛残年的乱世,洞庭湖和岳阳楼给了杜甫温暖的慰藉。

在这乱世之中,似乎一切都抓不住,一切都没有定数。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洞庭湖依然浩瀚,岳阳楼依然挺拔。杜甫定了定神,这就够了。

不得不说,这是洞庭湖和岳阳楼带给他的力量!
 
3
从杜甫离开岳阳楼,到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间又过去了277年。

范仲淹出生于989年10月1日,祖籍邠州,是难得的文武双全之才。

范仲淹两岁那年,父亲范墉去世,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山东淄州人朱文翰。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他的名字一直叫朱说。

1015年,27岁的范仲淹凭借多年苦读,高中进士,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正九品)。

1026年,母亲谢氏病故,他回老家守孝。应天府知州晏殊(出生于991年,比范仲淹小2岁)听说范仲淹人品正、学问好,就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 

范仲淹欣然上任。他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严以律己,每当谈论天下大事,辄奋不顾身、慷慨陈词,书院学风为之焕然一新,四方求学之士纷至沓来。范仲淹声誉日隆。 

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这时,晏殊已在枢府任职,向宋仁宗大力推荐范仲淹。

这年十二月,宋仁宗召范仲淹入京,任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4
范仲淹为人出了名的耿直,有一事为证。

1029年,宋仁宗十九岁,章献太后(宋真宗章献皇后)依然主持朝政。冬至,宋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

上疏奏报内廷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

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

范仲淹据理力争,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上资政晏侍郎书》,详述自己做法的缘由,申明自己的立场:“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尽管在庞大的官僚体系中,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却始终不忘以天下为己任。

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让国家强盛起来,针砭时弊,仗义执言,但迎接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贬黜。

因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比他小13岁的好友梅尧臣写了一篇《灵乌赋》,劝他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

范仲淹看了《灵乌赋》后,摇了摇头,坦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对于因谏被贬,他似乎从不怯懦,亦不后悔。
 
5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范仲淹的一次次劝谏,虽然让宋仁宗听了刺耳,但当宋仁宗下定决心改革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范仲淹。

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决心改革,第一个人事任命,就是把范仲淹调回中央,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

此时,范仲淹的周围聚拢了一批牛人,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史称“同官尽才俊”。

范仲淹抓住机遇,雷厉风行,提出了十项改革举措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澄清吏治惩治贪污腐败、尸位素餐的官员

然而,由于阻力太大,“庆历新政”历时仅一年,就以范仲淹等改革者被逐出京城而宣告夭折。

一代改革者的理想,自此失落。
 
6
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从副宰相变回地方官,范仲淹并未埋怨消沉,也未消极怠政。他治理下的地方,百姓安居乐业,有口皆碑。

1046年秋天,范仲淹在邓州收到了好友滕子京寄来的一幅画,《洞庭晚秋图》。

画中的洞庭湖,烟波浩渺远处的堤岸边,芳草遍地,矗立着一座写“岳阳楼”三个字的高楼

原来,这是滕子京贬谪岳州后重修的岳阳楼,他想让范仲淹为岳阳楼写一篇美文,好好宣传下岳阳楼,更多文人墨客来登临此楼。

滕子京是范仲淹几十年的一起参与庆历新政”改革,算得上生死之交。对于滕子京的要求,范仲淹当然义不容辞。

铺开宣纸,拿起笔,饱蘸墨汁,正准备一挥而就的时候,突然想到:年前,我们因改革失败而被贬到全国各地,为什么不借着这次机会,向天下发出我们的心声?

于是,范仲淹一改以往写景状物的套路,将重心放在了表达政治理想上。

在写完岳阳楼和洞庭湖的美景后,他笔锋一转,仿佛利剑出鞘般,一气呵成道:“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在后人对范仲淹的评价中,金末元初一代文宗元好问评价最为精妙。

他这样评价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无论什么身份职位,范仲淹都能用心去做,力求做到完美
 
7
1052年,范仲淹改任颍州知州。当时,他已重病在身,上任途中,不幸病逝,享年64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生前一定不会料到,他随手为好友滕子京写的《岳阳楼记》,竟会在他身后流传千年!

如今,岳阳楼已经不只是一座矗立在洞庭湖畔的高楼,而是一块屹立在天下士人心中的丰碑!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那个秋天的傍晚,当我登上岳阳楼时,夕阳的最后一缕残红已经隐没于水天交际处,从远处隐隐传来洞庭湖并不汹涌的潮汐声。

不疾不徐,仿佛透着某种隐忍的力量。

范仲淹那句掷地有声的告白,穿越千年,依然久久回荡在岳阳楼上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