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们常常容易陷入这样的一些饮食误区:当医生说要控制脂肪时,就会以为只能吃水煮菜;当医生说要控制盐时,就以为水煮菜里面连盐都不能放;当医生说要控制嘌呤饮食时,就认为肉也不能吃。 其实“物极必反”。当我们说控制饮食而不是杜绝饮食时,医生仅仅是劝告您尽量去避免暴饮暴食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而对于多数人而言,医生的劝告也仅仅可能是“左耳进,右耳出”。
其实我也是一片好心,因为哪怕您不是痛风患者,其实也需要尽可能少吃盐。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每日食盐不能超过6克,当下我们的饮食中多数食用盐已经超标;而像痛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其实要低不少,以不超过3克为宜。 痛风患者不是不能使用油盐酱醋,而是需要合理使用,控制使用的量。老刘也相信,开水煮白菜天天吃,恐怕没几个人能承受;不加点调味品的菜,也没几个人会喜欢吃。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油盐酱醋的合理使用。 油盐酱醋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可以使用,适量使用 控制每日油的摄入量,避免动物油的摄入脂肪经过代谢后,需要由肾脏排出;尿酸也需要经过肾脏由尿液排出。但是肾脏每天除了代谢这两类物质外,还要过滤人体产生的其他废物。肾脏很忙,尿酸排泄又刻不容缓;如果这个时候脂肪摄入过多,就会让肾脏顾此失彼,导致尿酸排泄受阻,从而出现尿酸升高的情况。而脂肪摄入过多,还可能会导致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栓塞等情况出现。 所以,对于痛风患者而言,采用低脂肪饮食不仅是为了让尿酸排泄通畅点,而且还是为了避免脂质代谢紊乱,降低其它并发症的概率,以及延缓肾脏等器官受损。那么,痛风患者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尽量使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高盐食物不仅促使尿酸盐沉积,还会伤肾伤身痛风患者需要明白的是,急性痛风发作的原理就是:当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度时,就有可能导致尿酸盐的针状结晶沉淀在关节、软骨、滑膜、肌腱、韧带等组织,从而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钠盐里面的钠就能促使尿酸盐结晶沉积,所以一般风湿免疫科医生就会要求痛风患者需要控制盐的摄入。 如果痛风患者长期高盐饮食,就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出现;而痛风合并高血压时,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情况就会加重。而且另外一方面,血尿酸和血压持续居高不下,影响的都是肾脏的代谢功能,出现肾性高血压的情况其实在痛风患者中并不少见。 高钠饮食、水果摄入不足等膳食不平衡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前面所说的要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也就是严格限制在6克以下,而且另外一方面还要注意减少“隐形盐”的摄入。老刘的建议有如下这些:
对于高血压患者,钠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的关系呈现着一个U型的曲线
挂面、咸蛋、榨菜和火腿中的隐形盐 鸡精、豆瓣酱、酱油、腐乳中的隐形盐 面包、薯片、话梅中的隐形盐
隔夜菜如果处理不当,还容易滋生细菌 酱类调味料不仅含钠较高,而且有些嘌呤高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厨房里也多了一些瓶瓶罐罐。盐罐和油壶当然不可缺少,酱类调味料也成为家常菜肴美味的“密码”。麻、辣、鲜、香、甜各种味道轮流刺激我们的味蕾,让食物变得美味。 但是,正如我前面提到过的,酱类调味品也是痛风患者的健康“陷阱”。这其中不仅仅是含钠的问题,还有其它多方面的原因。
辣椒酱含钠量较高,而且刺激性较强
蚝油由牡蛎制成,牡蛎嘌呤在242mg/100g,属于高嘌呤食物 所以刘医生的建议是,在使用这些酱类调味料时,请注意调味料所标明的配料和成分,如果看到食品配料中标注有“味精”、“谷氨酸钠”、“酵母提取物”、“呈味核苷酸二钠”、“钠”等,就要注意,不能大量使用,也尽量减少长期食用。 ![]() 嘌呤核苷酸如何转化为尿酸 吃醋利于痛风患者,但不要加芥末醋实际上是老刘给患者经常推荐的调味品,醋的味道虽然酸,但是呈碱性,而且本身嘌呤低,含钠量少。一般建议在适当的烹饪条件下,用醋可以减少盐的使用,而且能让食物的味道鲜美;同时,适量用醋对调整血脂也有益处;但是刘医生是不建议痛风患者使用醋加芥末,这是因为芥末刺激性也比较强。 ![]() 可以适当用醋来减少盐的使用 总而言之,油盐酱醋对于痛风患者而言,都可以用,但要适当和适量的使用,才能减少对痛风患者的影响。我们尤其要注意,厨房里的这些瓶瓶罐罐日积月累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无论高嘌呤食物,还是高盐调味品,浅尝辄止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是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