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阳田心营兴灯|2018国际老爷节

 岭东忘时堂 2021-04-21

2018国际老爷节

26、潮阳田心二月游神营阿嫲营兴灯

    由田一、田二、田三、田四行政村组成的潮阳田心乡,二月有营七圣娘、珠珍娘、慈悲娘、观音娘的游神习俗。二月初一,乡里老大于神前卜杯择吉,今岁戊戌得十四出宫,十五出游。十四下午1时,诸位娘娘被请到寨内陈氏祖祠观戏。十五凌晨3点后,参加游神的人员抵寨内化妆以及各项准备,天亮7点准时出游。据介绍说,此次参加活动有21个祠社、68支大旗、18担炮囊、4个仪仗队、1班锣鼓、1班英歌、族长、老大、抬神轿等等800余人,围观者不计其数。


报本堂前的阿嫲贡品。

    白天的巡游完成之后,诸神回到寨内祠厂。傍晚6点后,全乡各户持灯来到寨内,至7时起由老大们安排举行娘娘夜游营兴灯。队伍最前是清道鸣锣火头牌大宫灯等,继而是天地香炉以及四架神亭,接着是老大团,最后是数不清的灯笼队伍。扛神亭的后生们不停喊着:兴啊!进啊!兴啊!进啊!兴啊!进啊!队伍绕寨一圈就出寨门去,开始巡游全乡四村各处大路、各处祠堂、各处社头,最后巡境完成回到寨内祠中已是9点50分。诸神再驻厂三天,后各归宫归庙。



    潮阳的田心乡,西靠大南山,东面大南海,其南与惠来接壤,西北邻沙陇,东北连井都,是由练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带,现由田一、田二、田三、田四组成,据2002年统计,总人口三万余,除极少数郑姓,余皆姓陈。北宋时,此处属广东潮州府潮阳县的丰欢乡,以溪弯曲隐似心字形而名地称心溪,元佑年间有苏、胡、林、卓、吴、庄、黄、任等多姓垦荒捕捞聚居于此而形成村落。元大德二年,棉城陈仕颖五世孙陈南山由县城避乱移入,为田心陈氏开基祖,传数代至明中叶成本里主姓。明嘉靖三年置惠来县,翌年此处划入归管,改村名为心江。清康熙至乾隆十七年时,秀才陈国崇以心溪周围一片良田,改名田心。1958年划入潮阳,1961年复归惠来,1975年再度划入潮阳至今。

 


    按资料载,最初的田心寨所在地,系如水上莲花的小山包洼地,随历代发展与改造,后形成溪水环绕的圆形寨围;辟东西南北四门,其中东西两门外架桥接出,东门上匾额镌刻心江里门,有清康熙己亥冬重修落款;西门内有陈氏祖祠报本堂,为一世祖祠。因为此处地理环境西北高而东南低,历史上常受海水所扰,按族谱记,明成化年间民众便于巷口处筑水闸以挡咸潮。随着人口增长,最迟在清中叶,聚落开始以寨内为中心往外四方扩展,直至形成今日之格局。 


 

    田心有天台国王庙,奉祀宋帝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勤王三公以及三山国王,另配祀土地福德老爷、巡抚爷王来任、都督爷周有德;有源于惠来旧八景之首百花尖岩的七圣娘娘庙,奉祀七圣娘娘、珠珍娘娘、慈悲娘娘;有新宫妈庙,奉祀珠珍娘娘(本地俗称妈祖)、观音娘娘。关于田心天台国王庙,资料载其存有古碑刻,内容颇有意思:天台国王古庙不知始自何年?忆我陈氏四世祖考,自潮来居,置乡必立神庙,想自宋而始建乎?康熙初年迁斥不无损坏,复地后亦只依旧修葺而已。由此段碑记可知,清康熙三年政府发迁海令,田心在其列,至八年复界,陈氏宗族始迁回复乡并重修古庙,又因感恩王巡抚、周都督复界之功,将之奉入庙中。天台国王庙诸神于每年正月十五举行标会,七圣娘庙、新宫妈庙二者则于约定俗成的某连续三年二月,择日举行巡境营兴灯祈福攘灾的游神活动,俗称营阿嫲,为全乡之大闹热。



 

    按田心老人的说法,二月营阿嫲的活动,自古便有,然于解放后中断,改革开放至1993年尊照传统对活动进行恢复,是属古之行。营阿嫲的活动,是有间隔性的,每一次营就要连续三年,另在这三年间也同时要进行施孤仪式,称三年营神三年施孤。二月营阿嫲的活动流程大概如下:

    二月初一,乡中族老乡绅组团来到诸位阿娘神前卜杯问出游时日,择定而公告全乡。为什么要在二月营阿娘?二月农闲嘛!新婚壮丁多,神轿可以轻松扛着走。老人如是说。


田心寨西门前,营兴灯很快就要开始了,村人陆陆续续持灯来等着。



    在营阿嫲的前一天下午某个时辰,游神活动的主持人员组队来到两座女神庙,请出珠珍娘娘、七圣娘娘、珠珍娘娘、观音娘娘至寨内设有彩门、灯饰、灯橱、香案供品作为神厂的陈氏祖祠报本堂(大宗祠,也称老祠)中,接受民众的朝拜。翌日早上七八时,四尊神明并鸾轿被请出祠堂,配备开路的花水桶、礼炮、马头锣、合境平安大标、圣驾出巡联彩、灯笼、肃静回避牌、大铜锣、仪仗队、粉锣、大旗、潮州大锣鼓、令旗、剑台、方桌、大香炉,并随行族老乡绅以及其他文娱表演队伍如标旗、英歌、腰鼓、舞龙、武术,开始巡游田心全境。游神队伍要按照俗成设定的路线,营走乡中所有大路、祠堂(包括支祠房祠)以及各个民居角落。在巡游过程中,支祠和社头都置香案贡品,明烛点香鸣炮迎接娘妈銮驾,通常支祠和角头会送红包拦下文娱表演队伍如英歌队在此处进行表演。如此巡游全乡一圈又回到寨内,白天的活动毕,诸神送入祠内厂中停休。


神轿扛起,等大铳礼炮响起就出行。



    晚上营兴灯。七时半,以户为单位,各家都持一对写有陈、朝奉大夫、财丁兴旺等字眼的红灯笼,随着减掉文娱队、标旗队标配的游神队伍营走全乡,路线依次是寨内、田二、田三、田四,最后经田一回到寨内,结束时差不多是十点左右。通常,持灯笼来的村民会在途中去到自家门口就各自回去,入家门时据说要点鞭炮以示迎接兴旺好运。诸神回到寨内神厂之后,另停留三天,供民众朝拜,毕而归庙。

    比较有意思的信息是,在1993年最初恢复营阿嫲的时候,游神队伍里头八十面标旗是分摊到四村,由女青年扛游,不过隔年开始又按照旧俗仍以未婚男性担任。  












开路的队头。








乡绅族老队伍。


整个寨内红了起来。












出寨门。










 

    岭东潮郡陈氏为大姓,其派系繁多,不乏人丁兴旺的大型宗支,如潮阳棉城南门陈仕颍一支便是。城南陈仕颍传下五世陈南山,元明之间创居城外丰欢乡心溪寨即今田心,世代繁衍生息至今,现居当地人口三万余众,历代由此外迁者则不计其数。以下根据资料,整理一段田心陈氏相关:

    东汉河南颍川郡陈实,传100世陈克耕,仕隋,官中郎将,为怀化将军,育三子,次子陈敷。陈敷,字一心,仕唐,官右郎将,有子陈忠。陈忠,字中鄂,为闽粤陈氏南院派始祖,裔居福建青石盘即今厦门。陈忠传至113世陈光举,仕莆田尉,居莆田打铁巷;再传至120世陈子顺,有子陈仕颍。

    陈仕颖,原籍福建莆田,于南宋理宗年登进士,端平三年(1236)任潮阳知县,任满落籍棉城南门,被尊为潮阳城南陈氏一世祖,卒葬金浦三堡青官水库内,喝形丝线吊金钟。育四子,长梦龙、二应巳,三应寅,四应丙。居棉城之二三四房后有裔迁今谷饶上堡、茂广、两英高堂、仙城长春等地。

 


    二世梦龙,字应辰,又字五参,南宋开庆元年登进士,任石首主簿,后升扬州司法,咸淳六年初春弃官回乡,散资与文天祥扶宋抗元,祥兴二年(1279)正月战死古堤,享年六秩,葬双溪茶坑山倒地梅,后逢重阳祀拜。生二子,长天麒,传数代而无嗣;次天麟。

    三世天麟,行二,南宋末年举茂才,授德功郎,配郡主赵氏,授海丰县丞,协父抗元。生四子,长士元,避居潮阳桥柱(今普宁),后以铁峰为开基一世;次士显;三文英、四文治,皆居城南,后有裔分迁潮阳山门即今陈店文光、潮阳陂头陈厝寨、今普宁流沙大林、潮阳和平、潮阳棉城南塘、潮阳踏头埠即达濠。



    四世士显,改号大云,行二,登元贞二年进士,任侍御史,后升江西道副使,携夫人顺道郑氏赴任,卒于官;夫人顺德姚氏,携子南山避乱,曾居溪头下厝,后移丰欢乡心溪即今田心。

    五世南山,讳涯于,号六才,配淑德洪氏,育三子:长均老,号梅轩;次英老,号学士;三寿老,号松轩。相传,因建陈氏祖祠报本堂时,二房学士识地理而轻先生,立斗赌话,先生怒将天井暨埕浮之造法,学士见况恳求先生指点前程,乃携子华岱照指南迁,定居惠来漠港,后裔再分惠城塘边、惠来仙庵点埔。

    六世大房梅轩、三房松轩皆居心溪(田心),传衍至今……





开始出寨巡境了。




乡里主道上。




走上了大公路。








陈沙公路上。




绕一弯到回到乡里东南面。


部分已到家门口的村先行回家了。

































    二月是营阿娘的日子,岭东全潮各处乡寨到处都在营,然后规模还不小,这些阿娘中,以珍珠娘娘、珠珍娘娘为最,也有伴观音娘娘即慈悲娘、七圣娘娘者,如潮阳田心。傍晚刚到田心寨西门桥,看到大把大把的布灯,传统灯笼比较少,感觉是有点郁闷的,还好后面营兴灯的队伍走动起来,居然火红火红,而整条队伍最少都超过3公里长,场面宏大震撼,这规模足够夸张!唯一可惜的是,后来他们的进啊兴啊喊不起来了。据说田心这夜的巡游路程约有26公里,听了有点吓,我也不知有没,但至少超过10公里,反正我走到有点受不了,然后灯笼队伍是绝对超过3公里的,火红火红的光芒一片片,昭示着国际老爷节还没结束呢。不过呢,我是已经走不动了。




    这些年来,于岭东潮郡各邑各乡寨见闻记录着新春游神民俗,常以此与同好交流并查考阅读相关资料,勉强算是略晓潮人营老爷的其中巧妙,说白了,就是通过族群乡党的集体活动,进而建立秩序形成村落自治的需求,以达到内外的平衡和稳定。

    地处潮惠交界靠山而濒海的田心乡,因环境所致,充满了海洋文化,又并立着农耕文明,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地方。




    最后,不说别的了,来附一段有趣的历史信息:清末,乡间因田水林之争端屡生会乡械斗,潮惠毗邻之间就分有八乡和十三乡两大旗派,田心时属八乡盟主,后至光绪间有潮州总兵方耀方军门清乡定政始有稳定。
    本图志参考资料来自陈氏博客、《仪式展演与传统的再造——以田心乡二月迎神赛会为例(作者文子)》,以及田心的朋友陈焕韩先生提供各种口头信息,在此表示感谢。 

    这是我所记录,2018国际老爷节的第二十六场,也是这年的最后一场,仅以为记。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图志存有诸多不足,敬请指正。

    20180524

    完。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若有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的署名,并保留原图片水印和本段声明等。

请尊重个人劳动成果!谢绝图片、文字、文段的非完整性转载!请勿剽窃性抄袭。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如作品著作权、作品中出现人物的肖像权等。

作品中原创图片、文字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