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万县兵变”总指挥、涪陵籍革命烈士雷震寰

 rql6960 2021-04-21
    雷震寰,1906年生于四川省涪州西里北拱坝(后为涪陵县北拱乡,今属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他幼年时在涪陵乡下私塾就读,由于受到同盟会会员、多次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的父亲雷润生的影响,从小就树立起为国家社会做贡献的宏大志向。
 
    辗转成渝 求学革命两不误
 
    1924年,18岁的雷震寰在成都中学毕业后,考入杨森兴办的讲武堂专门学习军事,并与杨森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由于对杨森日益膨胀的军阀野心的不满,雷震寰1925年在讲武堂毕业后借故返回涪陵。当时,被誉为“川东革命中心”的涪陵农民革命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李蔚如所领导的涪陵“四镇乡”(君子镇、新盛镇、同乐镇、龙潭乡)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下,雷震寰进一步接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迪。
 
    1926年秋,雷震寰与乡人李仙舟、黄恒茂等考入吴玉章创办的中法大学重庆分院政治班学习。在吴玉章、陈荣生等革命者的教诲下,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信念。因在参加革命活动有出色的表现,1927年初雷震寰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重庆地方党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3月31日,雷震寰参加重庆工人、学生及爱国人士为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击南京的群众大会。在刘湘派兵镇压与会群众时,雷震寰等奋不顾身,往来会场的墙垣下,救援了许多参加抗议的群众。这次活动就是震惊中外的重庆“三三一”惨案。之后,雷震寰与李仙舟等涪陵籍党团员与其他进步青年秘密离开重庆绕道回到涪陵乡下。
 
    从当年4月起,雷震寰在涪陵“四镇乡”协助李蔚如等训练农民自卫军,并参加农民自卫军的军事指挥,成为当时涪陵地方革命不可多得的军事指挥人才之一。7月,在筹划刘湘第三师进抵涪陵南川交界冷水关的军事准备时,李蔚如被涪陵驻军郭汝栋诱捕,解送途中在重庆南岸黄桷垭被刘湘下令杀害,涪陵“四镇乡”农民自卫军被迫解体,涪陵的农民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雷震寰在协助李仙舟等冒险处理好李蔚如烈士遗骨、安排好烈士家人后,转赴涪陵下游的川东重镇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到杨森任军长的国民党第二十军中,借与杨森的师生之情暂避追捕。
 
    血洒万县 太北岩下埋忠骨
 
    当时,驻守万县的杨森在四川军阀混战中一败再败。为东山再起,杨森四面网络人才。雷震寰到达万县后,深受杨森器重,被委任为二十军执法大队少校手枪连连长。雷震寰利用在杨森部的任职之机,秘密在士兵中进行革命宣传,并与秦正树(秦伯卿)、周伯仕和四川省委从重庆派到万县工作的曾润白等党员干部接上关系,参加党组织在当地组织的活动。
 
    1928年春,第一个中共万县县委建立。万县首届县委由曾润百任县委书记,雷震寰、周伯仕等任县委委员。在由曾润白主持的县委会议上,按照省委提出限期在万县举行暴动的意见,与会人员决定在万县组织兵变,即在军阀杨森部队中搞兵变。谋划通过采取武装暴动的方式,组织革命政权,并决定由雷震寰任此次兵变暴动的总指挥。会后,雷震寰秘密召集自己手枪连的十多名骨干,在万县太白岩纯阳洞集会,揭露反动军阀的罪行。集会上,雷震寰通过宣传革命道理,授以兵变机密。在雷震寰启发引导之下,到会的手枪连的十多名骨干都表示愿意听从雷震寰的指挥,参加这次兵变暴动起义。随后,雷震寰等又按照县委,安排黄恒茂等到万县相关学校组织青年学生或到远郊农村发动当地群众,以策应配合此次武装起义。
 
    6月13日下午,雷震寰与曾润白、秦正树以及手枪连的部分骨干在万县长江岸边盘石下再次秘密开会,研究制定详细的万县暴动计划。在此次会上,万县县委决定在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暴动举行武装暴动起义。为控制万县县城的杨森驻军,会议决定由雷震寰借师生与部下的关系,采用古代“荆轲刺秦王”的策略,前往杨森处迫使杨森就范。待此办法成功后,立即宣布“川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当晚,由于叛徒的告密,除秦正树等少数党员脱险外,雷震寰与曾润百、周伯仕和暴动骨干成员遭到军阀杨森的抓捕,使万县县委组织领导的第一次兵变起义失利。对于此次事件,地方史称为“万县兵变”。
 
    在狱中,雷震寰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粉碎了杨森妄图借“师生”之谊反复“劝说”其反对共产党的阴谋。雷震寰义正言辞地说:“头可杀,共不可反!”杨森见“劝说”不能得逞,恼羞成怒,决定枪杀雷震寰等。雷震寰自知必然罹难,于是给父兄写下《绝笔书》。在《绝笔书》中,他写道:“你知道革命是要牺牲的,不能成功,亦当成仁!”“我的死是很光荣的,在将来的革命史上也是很光荣的。”
 
    1928年6月16日上午,敌人将雷震寰、曾润白及骨干成员共21人押往万县鸡公岭集体枪杀。雷震寰、曾润白等在就义时高呼“共产党万岁”“我是共产党员,要杀就杀”等口号。后来,烈士们的遗体由万县慈善组织“浮尸会”用篾席包裹安葬于太白岩下。
 
    如今,雷震寰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事迹收入万县(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和万州及涪陵等地的相关史料中。(王小波 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