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酒学院(新)095/-白色佳人(White Lady)

 晚安鲁道夫 2021-04-21

第九十五篇

酒名: 白色佳人(White Lady)

页数:126

酒谱:

2 OZ.(60ml)琴酒

0.5 OZ.(15ml)君度橙酒

0.5 OZ.(15ml)鲜榨柠檬汁

1 整颗 蛋白

加冰摇和后滤冰至鸡尾酒杯中。

这一杯酒约莫在1919年,由时任伦敦仙乐斯俱乐部的调酒师哈利麦克艾尔宏所创作,经过大概十年后,酒谱在哈利位于巴黎的纽约酒吧裡,由他本人做了调整,成为现在书上你所看到的形式。

关于白色佳人(White Lady):

上篇美国鸡尾酒博物馆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了关于酸酒(Sour)的演变,其中琴酸酒(Gin Sour)便是曾蔚为流行过的喝法,不过后来却被以白橙皮酒做为甜味来源的白色佳人所取而代之,成为酸酒家族中最受欢迎的酒款之一。其他还有更早的侧车(Sidecar)以及至今仍相当热门的玛格丽特(Margarita)。

而与白色佳人这一杯酒相同材料所组成的配方,还有很多的名称,当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迪莱拉(Delilah),这名字本身,若有知道一些圣经故事的人可能不会陌生。有一说,白色佳人这个作法,先前就是被称作迪莱拉。

另外也被称作切尔西侧车(Chelsea Sidecar),听这名称就能了解,这是一杯以侧车为概念来去衍伸的调酒,而这概念也就是前提及的,也是我们这里最常提到的三合一调酒,即基酒+白橙皮酒+柠檬汁这样三位一体的概念,由此结构又可以衍生相当多样的鸡尾酒来~此外维基百科上还记录有Kiernander、Janikedvence以及Lillian Forever这样的名字。

不过白色佳人的原创者至今仍是存在争议,历史上两位赫赫有名的调酒大师更都声称这杯酒是由他们所创作的~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办呢?

当哈利遇上哈利 HARRY V.S. HARRY!!

依照时序来说很可能是这样的~哈利麦克艾尔宏(Harry MacElhone)在1919年左右时,他在伦敦的仙乐斯俱乐部(Ciro’s Club)创作了一杯名叫白色佳人(White Lady)的酒,这时很可能是这个名号的初登场,而这当时呢这杯酒的调法与现在并不相同,它不仅使用是薄荷香甜酒(Crème de Menthe)来做为基酒,酒谱裡还连柠檬汁也没有~反而是一个与史汀格(Stinger)较为类似的组成但却加有高比例的君度橙酒。此版本酒谱在早期(1926-1927)哈利的ABC of Mixing Cocktails当中就已经有被记载。

过了几年,时间来到是大约1929年,哈利将原始酒谱作了修改,变为琴酒+白橙皮酒(君度)+柠檬汁的版本。但后来在再版的ABC当中,另外也曾出现过薄荷香甜酒+白橙皮酒(君度)+柠檬汁的配方,可这部分究竟是在基酒改为琴酒之前的过渡版本,亦或后人附加自己想法而修改的版本,那就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若是从[薄荷香甜酒+白橙皮酒+白兰地]改为[薄荷香甜酒+白橙皮酒+柠檬汁]再修改成[琴酒+白橙皮酒+柠檬汁],这样的演变似乎相当合理,不过1929年修改成琴酒版本的说法,据说是来自哈利的儿子安德鲁,所以消息又似乎有它的可信度在捏~

然而,所谓的"原始"酒谱让我好好奇,所以我就直接用香橙白兰地和薄荷香甜酒来配配看,试试味道。使用的比例就是四比一比一,最上面漂浮的是一般的干邑白兰地,会这样做以及选用绿薄荷香甜酒的原因,纯粹只是好玩而已~不过搭配起来的味道倒是满讨喜满对味的!让我回想起好久以前看旅游生活频道,节目介绍到的荷兰特色饮料"柳橙薄荷酒"。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仙乐斯俱乐部(Ciro’s Club)当年的盛况~

紧接着到了1930年,不若方才所提到的故事有那麽多的不确定性。在另一位调酒巨擘的著作萨伏伊鸡尾酒大全(Savoy Cocktail Book)当中,便收录了以琴酒为基酒,搭配君度橙酒以及柠檬汁而调製的白色佳人~而这一位老兄好巧不巧,也叫作哈利,他就是萨伏伊饭店裡美利坚酒吧(The American Bar)的扛霸子~哈利克拉多克(Harry Craddock)。

书上的比例为二比一比一。

据说他老兄在1927年还把白色佳人装在雪克杯裡后埋在酒吧墙中,但至今仍没有人找到,除此之外他也埋了马丁尼以及曼哈顿,完全把鸡尾酒当作时空胶囊在玩。

究竟~白色佳人这一杯酒是由何人所先创作发明的呢?我想...90%是哈利。

调制心得

白色佳人这样调法的酒,虽然有着许多不同的名字,但要如何分别这档事,我想已经不大有意义了,因为其材料几乎可说是都相同,而且因为"白色佳人"的知名度与通用性也是最高,到哪说是要点"White Lady"也是会比较方便。同理,其他的名称也会越来越式微。所以我们就当作是各种不同比例与做法的白色佳人来看待会简单些。而在探讨调製的部分,其实会与酸酒以及侧车90%像。因为他们正是同类的鸡尾酒。

不过,在摇和的技巧上面,我觉得白色佳人需要特别的注意,如果手法不稳定,很容易会调出酒精感很重的成品。对比于细緻的干邑白兰地不能用过于蛮横的力道,在调和白色佳人时摇盪时的感觉,比喻起来会像是要拳拳到肉不能拖泥带水,以追求均匀混和,并且顺口好喝不水水的成品为方向。并且也不宜有多馀的出招,方能调製出一杯做工精巧漂亮的白色佳人~而这样的三合一鸡尾酒的酒精感,是会在你入喉之后才会伴著酒香回捲上来的。

[三合一鸡尾酒难度与建议招式一览表]

侧车: ★★★★★ /柔中带刚

白色佳人: ★★★★★ /拳拳到肉

沉默的第三者 或 国王谷: ★★★★☆ /刚柔并济

X.Y.Z. : ★★★ /拳拳到肉 or 刚柔并济

玛格丽特: ★★★★ /刚柔并济

神风特攻队、巴拉莱卡或雪国: ★★★ /拳拳到肉

这种比喻方式让我想到侧车那篇贴的一张心技体图片,各位看客请别认为扯,调酒真的需要体术哟!

[常见品牌与推荐比例-琴酒/君度/柠檬汁]

英人琴酒: 411+一匙糖浆

哥顿: 411+一匙糖浆

孟买蓝宝石: 111

添加利十号: 321 (个人最喜欢的作法)

*糖浆皆为三份糖两份水的比例煮成*

另外白色佳人在传统上也有与酸酒相仿,加入蛋白甚至还有再加入鲜奶油的调製方式,(有蛋白或是又再加入鲜奶油的配方均建议另加入糖浆)目的都是在于让酒能加柔顺,而若再加上少许的红石榴糖浆即为粉红佳人(Pink Lady)。若同时加上蛋白与鲜奶油,再加上橙花水和苏打水就成了拉莫斯琴费兹 (Ramos Gin Fizz)。鲜奶油牌子的部分,在常见品牌中我推荐总统牌(PRÉSIDENT)。

至于调製白色佳人时,我个人最喜欢的选酒是添加利十号,因为添加利十号饱满的柑橘香气,和白橙皮酒与柠檬汁能够完美地结合,实在是又香又好喝~而这边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变奏版本,故且就称她草莓佳人吧!作法就是在上述添加利,三比二比一的白色佳人配方中,多加半盎司的乐杰草莓香甜酒,成品带有馥郁香甜饱满的水果香气但又不会喝起来甜腻,非常适合新手上路哦!

而我也有试调以薄荷香甜酒为基酒配上柠檬汁(无白兰地)的版本,喝起来好像小时候吃的蓝莓口香糖那种fell,就是那种片状口香糖裡有小颗粒,咬破会凉凉的那种~手边如果有蜜桃苦精也推荐大家搭配。

最后压轴是白色佳人若要做个变奏,第一想到的就是莫札特的白巧克力香甜酒,以类似刚刚草莓佳人的方式调製,不仅增添风味,又能取代一点鲜奶油的感觉,製造白色feel。但是无奈当时莫札特白巧克力刚好用完,于是便选用了莫札特的巧克力蒸馏酒。

酒谱如下:

1 OZ. 哥顿琴酒 

1 OZ. 莫札特巧克力蒸馏酒

0.5 OZ. 君度橙酒

0.5 OZ. 柠檬汁

1 吧匙 糖浆

成品相当dry,相当有特色,概念上有点像是介于亚历山大和白色佳人之间,但是却又独树一格很carry,这一杯你说要叫啥好呢?

点击动图进入调酒指南👇(2020年版)

内容部分整理于《酒吧圣经》《瘾型人的调酒世界》《好奇的调酒师》系列《上田和男的调酒全书》《威士忌学》Advanced Mixology Simple Cocktails Proof Cocktails The Straight Up等调酒书籍和网络资源,仅供调酒学习和交流,感谢各位调酒人一直的关注。

微醺美学

尽在晚安鲁道夫

小红书:晚安鲁道夫

新浪微博:穿越时空的调酒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