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数字读懂地球语言,让数据服务生态产业

 昵称51072646 2021-04-21

◎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中国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华夏,需要依靠绿色技术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在内蒙古自治区,矢志不移地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输入一个坐标点,这个地方“种什么、怎么种”的方案自动生成;数据分析坐标的水、土、气、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态特点、规律,指导产业“做什么、怎么做”。用数据管理山水林田湖草沙。

第52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科技日报记者走进诞生于内蒙古本土、扎根于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内蒙古小草数字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大数据平台),实地感受了让生态数据“有用、实用、常用”,和运用生态大数据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


满目疮痍的矿山该如何补救?

智慧矿山大数据告诉你:这座矿山所在地的土壤环境、气候环境、植被资源等生态状况,一矿一策定制修复方案:土壤地形怎么改、植物群落怎么组合、水的径流怎么做。

图片

登录大数据平台,全国6万多座矿山的分布信息、经纬度位置、 所属县域、矿种类型、土壤类型、气象信息和适生的植被信息一目了然,针对不同的矿山采取不同的修复解决方案,变得简单易行。


“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如诗画卷

如今为何不能常见?

草原产业大数据告诉你: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的生态指标和现状,以及针对每一片草原的合理载畜量、放牧强度评估,为恢复生态做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图片

大数据平台融合遥感技术,解决了北方草原生态保护的三个主要问题:整合水、土、气、草、畜等基本数据,定义每一平方公里生态数据;指导生态修复,适地适草适树;为草种业及定制化生态种业创新开发提供数据指导。


河套地区的瓜子为什么又大又香?

特色农业大数据实现数字化田间管理:让土地肥力、降雨量、长势趋势一目了然;即时监测作物生长、水肥定点定量,更有病虫害预防和气象灾害预警。

图片

大数据平台在河套灌区建立的农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在线农牧服务机制,快速准确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完善了防疫过程监控,助力防疫任务的最后一公里,并实现对县域农业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香酥可口的烤羊排

从草原到餐桌都经历了什么?

畜牧业产业大数据用数字条码告诉你:这只羊来自哪里的草原,草原土壤、植被、空气如何,牧草营养指标以及羊每天的运动步数和身高体重等

图片

大数据平台在锡林郭勒建立的草原农牧业智慧平台和草原信息化平台,可实现种牛养殖场智能管理,饲养、追溯优质肉牛,协助相关部门科学指导草畜评价和草原补奖政策落实,调整牲畜数量,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草原畜牧业增效、牧户增收。


一条流经不同地域的河流

哪里需要保护、修复和利用?

河湖湿地大数据告诉你:河流水体、水质、水量信息,沿线开发利用及排放情况,流域植物和动物的品种、数量等等,为流域生态补偿核算、评价及追踪。

图片

内蒙古的“一湖两海”生态治理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在自然保护地管理方面,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物多样性监测、生态本底监测和保护地的巡护监管,并设置生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森林火灾应该怎样避免?

如何做好应急预案?

智慧林草大数据实现智能化林草巡护,划定网格、设定巡护路线,一部手机就能确保巡护路径及效率,植被群落、野生动物还可实时监测。

图片

智慧林草大数据平台是一个专门为林草局定制的数字业务系统。根据林草局的部门职责和组织架构,包含9大业务体系,全面提升林草业务的智能化水平,同时用数据赋能了新的林草生态建设理念。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
673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来源:科技日报 内蒙古蒙草生态大数据平台供图


编辑:刘义阳

审核:王小龙

终审:何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