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祝第66个国际秘书节!

 元导 2021-04-22

以秘书节为契机加强秘书行业文化建设




陈奇




自1952年美国两位资深秘书提议政府设立秘书节(周),后由国际专业秘书协会(IAAP)确认设立秘书周和秘书节以来,国际上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完整星期定为“国际秘书周”,该周星期三定为“国际秘书节”(International Secretary Day)。这一规定沿用至今,并在许多国家推行。这是国际上仅有的几个以职业命名的节日之一。

01

图片

自1955年至今,国际秘书节已走过了62年的历程。随着世界经济大潮的涌动,秘书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秘书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日益提升,各国对秘书工作和秘书工作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秘书节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推广,人们在这一天以各种形式表达对秘书人员的慰问和祝贺。

在国外,秘书在秘书节这天会受到诸多优待。诸如上司给秘书放假,为秘书更新电脑设备,订购专业杂志,安排秘书参加各种研讨会或训练课程,加入秘书协会等专业组织,或者赠送贺卡、鲜花等礼物,藉此表达对秘书的尊重和肯定。此外,有的也利用这一特殊节日评选和表彰优秀秘书工作者。例如,新加坡每两年评选一次“最专业秘书”,表彰最具专业精神、工作效率高和有杰出表现的秘书。还有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会、聚会或者联谊会等来庆祝节日,以此增强秘书的自信心和职场竞争能力。

国际秘书节在我国逐步兴起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秘书节的庆祝活动最初只悄然流行于沿海等地的外资企业,后来影响力日渐扩大,进而在内陆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和本土企业、高等院校中盛行起来。近年来,秘书节越来越受到政府机构、企事业团体、秘书协会组织、高等院校等的青睐,他们纷纷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秘书节。各大高校的秘书学专业学生通过举办嘉年华、为秘书工作者寄送慰问贺卡、开展专业技能比赛与交流等活动,使秘书节的庆祝方式更为多样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则通过对秘书工作者的节日奖励、技能培训等使其感受到职业的尊严感、自豪感与归属感。

1991年,北京市外企服务集团率先举办了国内第一个秘书节庆祝活动,之后每年4月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2010年,为庆祝第四届中国秘书节,浙江省秘书协会举办了以“秘书工作与改进作风”为主题的全国范围内的征文活动;2012年4月2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在京召开了秘书文化研讨会;2015年4月2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庆祝国际秘书节暨秘书文化与秘书专业教育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

国际专业秘书协会每年会为国际秘书节设定一个主题。比如,2004年的主题是“杰出使者”,2005年的主题是“创新引领行政专业人士”,2006年的主题是“创造卓越”,2009年的主题是“卓越的执行力”,2010年的主题是“坚守承诺全力以赴”,2011年的主题是“今年,让我们为所有办公室的行政专业人员庆贺吧”,2012年的主题是“秘书———办公室的脉搏”。显然,无论是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还是鲜明突出的节日主题,都为中国当下秘书行业文化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国际秘书节设立的主要目的是肯定秘书人员的工作技能、忠诚、工作效率以及给予政府和企业的贡献,并且通过有效的宣传鼓励年轻人投入秘书职业生涯,以期激发秘书工作者在工作中的无限潜能。正确认识秘书节的设立目的,准确把握秘书节的效用功能,对于我们充分有效地利用秘书节进行秘书行业文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一)提高秘书职业的社会认知度,倡导正确的秘书职业价值观

近些年来,由于通俗文学市场的需求,大众文化盛行,以秘书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创作渐成热潮。这些小说既应和了社会反腐倡廉的呼声,又满足了大众窥探官场隐秘的欲望,使秘书成为官场文学中的醒目角色,如洪放的《秘书长》、丁邦文的《中国式秘书》、黄晓阳的《二号首长》等。这些官场小说以官场和情场交织的情节、腐败和反腐败博弈的故事,甚至以物欲和情色的渲染、夺人眼球的粉色标题等诱惑读者点击,为作者和网站赢得了巨大利益。但是,这些以秘书为主角的长篇小说,明显呈现出秘书形象被妖魔化的倾向,并几乎成为一种模式化的叙事方式。秘书在官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既为领导出谋划策,又代领导发号施令,因此被冠以“二号首长”之称。在秘书题材小说中,秘书们或为官场腐败推波助澜,或在权力争斗中应对周旋,官场的腐败与官员的堕落他们都脱不了干系。

其实,当代官场并非如反腐小说描写的那样腐败透顶漆黑一片,官场秘书也并非秘书题材小说所描写的那样一无是处。虽然出现过“河北第一秘”李真、“上海第一秘”秦裕等腐败秘书的案件,但是当代社会中廉洁奉公、正直无私的秘书大有人在,秘书题材小说在反腐倡廉、揭示批判官场腐败的同时,丑化了秘书形象,使公众对秘书产生了了片面认识。不仅是文学作品,新闻媒体关于少数不尽职秘书的宣传和报道也放大了秘书的缺点,从而使整个社会对秘书职业及其价值出现了多种认识误区。

国际秘书节是以秘书职业命名的节日,是对秘书工作者的认可和勉励。庆祝秘书节,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及进行各种奖励、宣传,可以使大众对秘书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对秘书工作的辛苦有一个切身的感受。无疑,秘书节的有效利用,对于社会增强对秘书职业价值、秘书工作的认可具有深远意义。

图片

(二)增进秘书学专业交流,营造秘书行业文化

随着秘书节在国内流行开来,许多院校秘书专业的学生在秘书节期间会举办各种活动,如向秘书工作者寄送贺卡、在校内举办秘书技能大赛互相切磋学习、举办晚会丰富专业技能和知识、邀请名师教练企业家做讲坛、通过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秘书节宣传等。

2015年,铜仁学院在秘书节期间对本校秘书学专业建设作了规划:1.秘书讲坛,邀请秘书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当地党政机关有丰富经验的一线秘书工作者为学生开讲座。2.做好节庆———国际秘书节,举办展现秘书风采的主题晚会、模拟商务谈判、现场公文写作、模拟产品订购洽谈会等一系列实践技能训练活动。3.编好简报———《秘书工作动态》,从组稿、采稿、写稿、编稿到校稿、印刷均由学生自主完成。

秘书节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所学,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对于提高秘书工作者的光感荣和责任感,促进各单位秘书工作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活跃秘书业余文化生活也有着积极作用。

图片

03

图片

在笔者看来,国际秘书节这一国际化职业节日对于建构中国当下秘书行业文化具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对于秘书学专业学生而言,通过开展各种专业活动可提升职业认可度

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本科院校,教师往往注重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并不高,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是秘书专业教师普遍面临的难题。近几年来,各大高校利用校内现有条件,建立秘书学专业实训室,着力培养学生的速录、办公软件使用、书法等技能。以秘书周及秘书节为契机,让学生自己在校内组织一系列秘书节庆祝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办文、办会、办事能力。

每年四五月份为学生的活动月,秘书节活动的举办能够较好地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同时,将秘书节活动的策划、准备、组织、总结作为学生的作业,计入期末考试测评,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感。将秘书节活动引入秘书实训课具有重要价值:第一,可以丰富秘书实训课程的内容,实现秘书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秘书意识,培养学生的秘书精神。第三,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全真”的现场操作的空间与舞台,让学生通过真实地办文、办会、办事,真实地与人交流、沟通,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第四,可以让更多的非秘书专业的师生了解秘书学专业,扩大秘书学专业的知名度、关注度与影响力。

为充分发挥秘书节的作用,秘书学专业的学生不仅可将秘书周活动与实训活动结合起来,而且可通过校内本专业学生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了解社会对秘书专业学生的要求,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对秘书职业群体而言,通过开展有组织的职业交流可强化职业价值观

在国内,秘书节庆祝活动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珠海、温州等;省市级别的秘书协会组织也仅限于四川、河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不超过10个。在全国范围内,对于秘书协会组织、职业群体的关注度有待提高。

1.秘书协会组织

秘书协会的作用:(1)提高秘书对秘书职业或专业之兴趣,加强相互联系。(2)鼓励秘书接受专业训练,继续技术及知识之进修,彼此交流经验,提高专业服务水平。(3)负责联系组织各企业秘书团体。(4)唤醒并激发秘书对本地区经济及企业发展所负之责任,进而参与国际事务,发展国民外交。

丰富国际秘书节的活动内涵,应当创新庆祝秘书节的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力求出新意、出特色、出实效,让参与者尽情投入、乐在其中,并有所收获。秘书学会、秘书协会等组织要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通过组织学术会议、开展技能培训、评选优秀成果等活动,活跃学术文化氛围,增进职业秘书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各大院校应与相关培训机构合办职业技能竞赛、职业风采展示、参观学习等一系列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活动,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外资企业与各有关单位应努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跨国性企业间的互动,逐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与融合。

秘书协会、专业组织作为秘书学发展的强有力推动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如2016年5月28日唐山师范学院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有来自21个省市、51所院校的65支队伍400余名师生参与,人数规模较往年有很大提高。这项大赛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中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会主办,每年举办一次,有利于展示秘书专业学生的风采,全面提高秘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以秘书节为主题开展活动,如技能大赛、征文比赛、在刊物上开设特辑等,提高秘书文化的影响力,都需要秘书协会组织协调,可以说秘书协会组织在秘书专业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秘书工作者

秘书工作者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隐藏在领导的光芒下,关注度往往较低。而秘书节设立的宗旨便是为了表达对秘书的敬意,借节日向秘书们道声辛苦。这不是一种仪式,而是对秘书职业群体的尊重、感谢。

在秘书节这一天,老板给秘书们放假,这既是心理安慰,也是为了身心的休息;或是送一些礼物、鲜花来表达谢意和理解;有的老板邀请秘书为座上客,让从来都是席间应酬的秘书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另外,主管可以在秘书节为秘书更新电脑设备或软件、订购专业杂志,为秘书报名参加研讨会、训练课程,安排加入秘书协会等专业组织,以表达对秘书工作的肯定。

(三)对整个社会而言,通过各种正面的宣传报道塑造秘书职业形象

如何利用秘书节来打造当下的秘书文化,重塑秘书形象,使社会对秘书职业有更全面、更积极的认识,使秘书行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是当下秘书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秘书作为领导的助手和参谋,整个社会对秘书的认识尚存偏颇。国际秘书节作为以秘书职业命名的节日,对秘书职业的宣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秘书周期间,整个社会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介绍、组织,来表达对秘书职业及秘书工作的肯定。

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扩大国际秘书节的参与群体。以往秘书节活动大都在外资企业和设有秘书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举行,参与群体的范围相对狭小。为此,建议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的领导者和秘书工作者、秘书学者、秘书专业师生以及秘书职业爱好者积极主动加入到这一行列,自觉自发地组织、策划、参加秘书节活动,同时吸引周边人群,让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和参与国际秘书节。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秘书节的宣传推广。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近5000名调查者中有43%的人不知道国际秘书节,可见秘书节在公众中的知名度较低,社会对秘书群体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各地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对秘书工作者给予重视和关怀,新闻媒体要有针对性地积极引导公众关注这一节日,秘书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秘书节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自1955年设立秘书周和秘书节至今,国际秘书节已走过了62年的历程,秘书学专业、各秘书协会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秘书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相比于教师、律师等其他专业和职业来说,秘书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利用秘书节来加强秘书行业的建设、提高秘书职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