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黑龙江波涛 2021-04-22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文丨《那些年》晓婷

从古至今,描写端午的诗作数不胜数,而在两宋,端午的盛况不仅仅呈现在诗词中,也呈现在绘画和各种宋人的笔记小说中。这也说明因为经济发达,宋朝的节日过得是相当精彩。今天我们就通过诗、书、画,去过一次宋朝的端午节。

端午节宋朝的黄金周

有宋一代,经济发达、民风醇厚。所以,对于节日,也每每过得热烈而张扬。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根据宋人笔记《武林旧事》、《梦梁录》等的记载,端午在宋朝是个很重大的节日,而且宋人过端午,不是局限于五月初五这一天。

一种说法是从五月初一一直过到五月初五。初一至初四,大街小巷,充溢着叫卖端午“节物”的人,“节物”主要有桃枝、柳枝、葵花、蒲叶、佛道艾等物品。这几天的叫卖,是一种渲染,一种推波助澜。五月初五,才是端午的高潮。初五日,人们把“节物”陈于门首,用茶酒供养,举行祭祀活动,以及一些其他活动。

还有一种说法是,宋朝的端午节持续15天,即从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十五日叫“大端午”。

端午节宋朝的吃货节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想了解宋朝人怎么过端午,我们可以从宋朝的诗书画中寻找答案,比如南宋的陆游写过一首关于端午节的诗——《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作于陆游71岁时的端午节。那一年是公元1195年。陆游在这首诗中,讲述了自己家是怎么过端午的——吃了带着两个角的粽子,往帽子上插了艾草,配了药方储了药,忙活完这些就到晚上了,一家人兴高彩烈吃饭喝酒。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粽子是宋诗宋词中一个鲜明的意象——

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极祝千春。(晏殊《端午词·内廷》)

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么生香。(杨万里《端午独酌》);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戴复古《扬州端午呈赵帅》)。

端午节之乐,少不了品尝新鲜香甜的粽子。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未能免俗,曾以粽子入诗写应酬宫廷之作:

三宫催解粽,妆罢未天明。便面天题字,歌头御赐名。(《夫人阁端午帖子》)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对于粽子这个时令食品,宋人喜欢蘸糖而食——

菰粽蘸蜜彩作丝,竹萌尚箨榴未子。(陈造《次韵梁广文重午吊古》)

老便蜜粽加餐易,病却蒲根仙嚼难。(项安世《次韵和黄江陵重午二绝》)

菰饭沾花蜜。(项安世《重午记俗八韵》)

根据这些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宋朝人吃粽子以甜味为主的。如今江浙一带深受喜爱的咸粽,在宋朝并不常见,更不会存在“甜党”“咸党”之争。事实上,明朝以后,咸粽、肉粽才开始流行起来。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粽子既是端午节的一个符号,也早已成为中华几千年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解说的:“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技术的进步,使得粽子不再局限于地域和时令。

对于宋朝人而言,端午节也是家人齐聚一堂、交流感情的日子。如“尚喜庭萱春未老,捧蒲觞、细细歌金缕。儿女醉,笑还语”(勿翁《贺新郎》)。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水浒传》中写到了宋朝的端午节。书中第十二回写到杨志被发配到大名府。到了端午节,梁中书正在后堂与蔡夫人家宴,庆赏端阳,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智取生辰纲

正是这次豪奢的端午宴,杨志为梁中书所器重,荐送生辰纲,引出水浒中至为关键的 “智取生辰纲”一节。行路途中赤日炎炎似火,纵然杨志处处提防,终难敌晁盖吴用巧计,贪饮下了蒙汗药的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梁山泊英雄好汉聚义始于此。

端午节宋朝人的嘉年华

除了吃吃喝喝,端午节宋人更喜欢走出家门,因为这时节正在举行大型户外娱乐节目“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一道壮观的风景,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代赛龙舟尤其盛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天子驾幸金明池观龙舟竞渡的记载,只是时间不在端午节。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南宋·李嵩 《天中戏水图》

在南方,宽广的水域为赛龙舟提供了便利,龙舟竞渡更盛,因而宋代诗词中有大量赛龙舟的描写——

坊村一处一龙船,劈浪飞桡斗欲先。”(邹浩《昭州竞渡》)

两两龙舟争竞渡,奈珠帘、暮卷西山雨。看未足,怎归去。”(甄龙友《贺新郎》)

棹翻波浪山如雪,醉杀儿郎喜欲颠。”(杨万里《端午前一日阻风鄱阳湖观竞渡》)

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楼钥《湖亭观竞渡》)

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黎廷瑞《端午东湖观竞渡》)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北宋·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

端午节还有一个美丽的别称“浴兰节”。宋代端午节沐浴兰汤盛行,因而这一习俗也走进了诗词。“山来佳节载南荆,一浴兰汤万虑清”(晏殊《端午词·内廷》)。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欧阳修有一阕词作《渔家傲》,描写一位闺中女子端午节的生活和情思,其中除了端午节习俗吃粽子、饮蒲酒外,还有沐兰浴。词曰:“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一代文豪苏轼也有一首描写女子欢度端午节的小令《浣溪沙·端午》,讲的也是沐兰汤习俗。

端午节中国人的文化DNA

凭吊屈原是端午节最具文化价值的主题。

宋仁宗年间进士余靖,与欧阳修、王素、蔡襄为著名的庆历“四谏”,其诗作《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怀屈原、表悲伤:“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

张耒的《和端午》表达了对屈原为国冤死的悲切:“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青年苏轼于入京途中写有长诗《屈原塔》,其中曰:“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文天祥的《端午即事》更是表达了自己“一片丹心照汗青”的报国之志与无奈之情:“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这些诗词跨越千年依然激荡人心。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走进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您会发现: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无论是习俗,还是精神内涵以及文化传承,到今天依然未变。

这是因为中华传统、中华文化从未断流。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为之骄傲,更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诗书画中的宋朝端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