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部病变] “咽后间隙感染”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忘仔忘仔 2021-04-22

咽后间隙感染

【病例】

女,71岁,咽部疼痛2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

【影像所见】

图1AC咽后间隙软组织增厚,病变密度不均匀,有低密度区,边缘不规则,侵及椎前软组织。

【临床诊断】

咽后间隙感染。

【临床与病理特点】

咽后间隙感染(retropharyngeal infection)为一潜在致命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6岁以下的儿童,随着抗生素的应用,咽后间隙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然而,随着免疫缺陷疾病人群的增多,咽后感染在成人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1)。咽后间隙感染常常由于咽后淋巴结引流区域的感染,如鼻腔、鼻旁窦、口腔、咽喉部、中耳等,引流入咽后淋巴结,产生淋巴结炎,最后破溃入咽后间隙所致,亦可继发于异物、手术、外伤。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咽后间隙感染主要表现为化脓性的咽后淋巴结炎,很少有开放性的咽后间隙脓肿形成。

临床表现:急性期发病急,23d即可形成脓肿。主要症状为发热、畏寒、咽痛、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为一侧明显咽痛,全身症状为高热、全身酸痛等。临床检查为咽后壁红肿,脓肿形成后可有波动感,常伴有颌下及颈深组淋巴结肿大。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主要影像检查方法为X线颈部侧位片、CTMRI。颈部X线片可明确颈部感染的存在,但不能明确定位及确定感染的范围;CTMRI检查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及感染的范围,亦可鉴别咽后化脓性淋巴结炎合并咽后间隙水肿与真性的咽后脓肿。

【诊断要点】

1.颈部侧位X线片表现为椎前软组织肿胀,软组织内可出现蜂巢状透亮小区,颈椎正常 生理弯曲消失。

2.CT表现咽后间隙内软组织增厚,内有低密度区,可有明显的肿物占位效应,咽后壁可明显向前移位,有时病变内可见到少量气体。咽后脓肿常可引起相邻椎间隙椎间盘炎和邻近椎体的侵蚀破坏。

3.化脓性咽后淋巴结炎表现为咽后淋巴结增大,边缘强化,内部有低密度区,常伴有咽后间隙的水肿,表现为咽后间隙内呈均匀的黏液样密度,间隙边缘无强化。

4.咽后感染或脓肿在MRI 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脓腔壁仍呈低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咽后壁癌、咽后间隙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1.咽后壁癌 咽后壁癌在发现时常常较大,在黏膜下沿纵轴上下蔓延,肿瘤向上可侵及口咽后壁,甚至侵犯扁桃体柱的后表面;侵袭性咽后壁肿瘤常侵犯椎前肌和椎体;咽后壁癌内可有低密度区,但大片低密度区少见。

2.咽后神经鞘瘤 多为单发病变,边缘规则;增强CT扫描无明显强化,神经鞘瘤肿物内部可有斑驳状高、低混杂密度;MRI示肿瘤在T1WI与肌肉等信号,T2WI可以因周边黏液性间质而致高信号环,中央则因纤维组织所致低信号,也可以是不均质的高信号。

【述评】

本病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表现诊断不难。咽后间隙感染侵及椎前软组织时,可侵及椎前的危险间隙,危险间隙上达颅底,下至纵隔甚至后腹膜,影像学检查时需注意观察炎症蔓延的范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