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也就是哲学的定义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哲学的定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概念的定义。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从其他事物中识别出来而形成概念,识别某一事物的依据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识别某些事物的依据是这些事物所共同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比如,人们根据苹果的果树情况,开花结果情况和果实形状等特征,把苹果从其他事物中识别出来而形成苹果的概念。又比如:人们根据苹果、香蕉、梨子、葡萄、石榴等事物所共同具有的可食用和植物果实等特征,把苹果、香蕉、梨子、葡萄、石榴等事物从其他事物中识别出来而形成水果的概念。 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总和叫做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数量和范围叫做概念的外延,定义是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比如:苹果是指一种叶子椭圆形,花白色带有红晕的落叶乔木所生长出来的圆形果实。水果是指人类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实。 概念的定义实质上是人们对概念所对应的事物的认识,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不足以认识事物的全部属性,因而定义所对应的认识永远只是对相应事物的部分认识,从而使概念的定义无法达到完全准确反映出相应事物的全部属性,也就是说,概念的定义只是相对于人们对相应事物的特定认识而言的,是会随着人们对相应事物的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的。 人们通常把能够较准确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义称作概念的标准定义。比如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不难发现,上面提到的苹果和水果这两个概念的定义都不能算是概念的标准定义。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日本人把philosophia翻译成“哲学”,中国人沿用日本人的译法(应该是写法,读法不同),这便是中文“哲学”一词的来历.希腊语Philosophia一词,原本是爱智慧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我们中国人叫做“哲学”的一门学问的名称. 到底什么是哲学呢?或者说哲学的定义是什么呢?这是人类迄今为止还没有较统一的答案的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给哲学下过众多的定义,以至于单以解释哲学定义为主的书竟然多达数千种。 下面是当今哲学定义中比较常见的几个: 一,哲学是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学说.二,哲学是研究思想,行为,与实在中最基本与普遍的规律的学说。三,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应该说,哲学的以上定义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未能较准确表达出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因而不能算是哲学的标准定义。能不能给哲学下一个较为标准的定义呢?让我们一起来做这方面的探索吧! 首先,哲学是一门学说,我们避开哲学是不是科学等复杂的问题,只说哲学是一门学说,这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异议. 其次,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哲学的研究对象涉及世界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和改造世界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和改造世界三个方面。由于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和改造世界已经涵盖人类的一切活动,说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和改造世界,应该也不会有太多异议. 第三,哲学的研究特点问题,一般认同哲学具有方法论的特点,哲学不只研究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还研究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并且哲学所研究的重点不是某个具体方法,而是所有方法中的最佳方法。因此,我们可以把哲学的研究特点确定为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佳方法。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得出哲学的如下定义:哲学是研究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和改选世界的最佳方法的学说。如果把最佳方法理解成智慧的话,哲学也可以定义为:哲学是研究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的学说,这个定义与希腊语哲学一词的愿意“爱智慧”相近. 哲学定义中的“最佳方法”是相对于已知和已经想象到的方法而言的,具有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有条件的,因此,真正的哲学应该是有条件的哲学,或者说正确的哲学观点应该是包含条件的观点,凡是不包含条件的以绝对面目出现的哲学或哲学观点,虽然可能包含有正确的一面,却不可能是全面的. 例如,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由于物质确实有决定意识的一面,因而唯物主义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是,物质决定意识并不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有部分特定条件是物质决定意识,也有部分特定条件是意识决定物质,由于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并没有包含与之对应的条件,因而是不全面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情况也是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