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王红玉解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经验分享

 陌上桑sceg8t23 2021-04-22

12月23日下午,语文教研组在王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如期举行教研活动,王红玉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山》做了教学经验分享,全体语文老师认真聆听并记录。

王红玉首先回顾使用部编版教材一年来的种种困惑,讲述自己开始关注部编版教材的契机,以及通过买书和网上搜索培训视频和PPT,主动积极地学习和研究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意图的经历,然后她用五个关键词对部编版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

关键词一:“双线组元”

即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这个双线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人文主题是关于内容方面的,比如亲情,自然等。“语文要素”就是语文知识,语文学习能力和策略。这样的组元方式,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单元为整体来安排教学。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掌握一种文体的特点。然后她又拿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散文单元举例,本单元把散文的共性特征,不同类型的散文的不同特征都全方位地展示出来。

关键词二:“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 阅读教学体系,是落实部编教材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改革形态,“三位”指的是“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两篇讲读课文是要重点讲方法,自读课文是让用前面讲的方法去自学。自读课就应该凸显自读的特点,不能像讲读课文一样面面俱到,真的要放手给学生。

关键词三:“支架”

部编版教材最受老师的欢迎的一个改变是,它给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提供了很多支架。之讲读课前面有“预习”,课后有“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课后的这两个题,从高低层次上体现思维的渐进性,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自读读文有“阅读提示”和“旁批”,另外,课文的后面随机安排了“语文知识补白”。关注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来设计教学,基本上就完成了教学目标。

关键词四:“活动探究” 单元

部编版教材最能锻炼学生能力,也最考验老师组织能力的,是活动探究单元。它分为三个任务,阅读、实践和写作。王红玉以八上新闻单元“活动探究”为例,讲述了本单元应该如何讲,怎么具体安排。针对老师一般不太重视实践活动的问题,她强调实践活动不是让我们培养演员、记者和朗诵家,是要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托住底儿,不上限。

关键词五:“语文核心素养”

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王红玉如数家珍,她举例去年郑州的七年级升级卷上就有一个阅读题里,有一个小题问的是“把柿子比作红灯笼和电灯泡,哪个更好,说说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对审美鉴赏能力。

王红玉最后总结说,部编版教材就像一座宝库,可挖掘的内容有很多。呼吁大家要重新熟悉教材,按照新要求去运用这套教材,吃透这套教材。因为想要“一览众山小”,还需“凌绝顶”。

王红玉的分享得到老师们的一直好评,孟婷婷老师说,分享很有用,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尤其值得学习的是王红玉老师对新教材的钻研和欣赏态度。

教研处高艳霞主任也做了点评发言,鼓励大家一定要好好研究这套部编版教材,挖掘这套教材的内涵,整合课内外知识,把语文阅读做扎实,并形成我们语文学科组的资源库。

对于老师们提出的关于部版编教材备课资料欠缺的问题,语文组教研组长任贵芹认真记录,并表示一定会想办法解决,为把语文组的教研质量提高到新的台阶而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