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佬持仓出来了

 快乐者生存 2021-04-22

先看市场。

最近这两天还是窄幅震荡。

大盘回调一波后,风险得到一定程度释放,这个时候精选个股是关键。

我个人中长线看好以下几个方向:互联网龙头(社交,外卖,社区团购,电商)、大消费(快递,电子烟,医美,火锅、机场,超市)、券商(互联网)、光伏玻璃、创新药(看好大型龙头公司)、医疗器械(看好综合性龙头,以及心脑血管,眼科OK镜,骨科,化学发光检测等细分领域)、科技类ETF等方向,我继续重仓卧倒做多。

........

今天有关部门在云南开了个反垄断的会。

最近我研究了一下反垄断,把老美搞反垄断的历史研究了一遍。

为啥做这个研究呢?

因为现在平台型的互联网龙头企业估值都很低,比如腾讯,阿里,京东。

比较白马的公司,估值低了,一定是值得仔细研究和思考的。

我经常讲,超额收益来自大跌造成的错杀,要学会逆向交易。

这个估值水平,最近又跌了一波,主要就是反垄断造成的。

阿里被罚182亿那天大涨,很多人觉得平安落地了,没事了,然后过俩天结果发现阿里跟五矿搞的一个有色平台又被反垄断搞了。。

国外大部分反垄断的结局都是给公司分拆。

微软当年逃过一劫,是因为互联网泡沫破灭,政府就跟他罚款和解了。。

感觉国内分拆的概率比较低。

但是这个事,现在绝对不是平安落地了,而是刚刚开始。

后边还会持续的搞,狠长时间。

政策面对平台型的公司接下来很长时间,是不友好的。

但之所以反垄断,是因为这些公司太赚钱了,竞争优势大到垄断的程度,这又证明这些公司确实狠厉害。

我估计,第一个判断,这个事刚开始,政策面不友好时间会比较长。提出这个事是最高级别的会议上,现在才刚刚开始要落实推进。

第二个判断,这些公司不会被分拆。

第三个判断,物极必反。这些公司后边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更公平的去竞争,给小公司更多机会,这就意味着利润率,业绩增速要下调。

第四个判断,尽管如此,这些公司还是会非常赚钱,如果估值和股价确实杀的非常便宜的时候,还是可以考虑的。现在这个估值算是合理吧。

这些公司不只是平台,而且同时投资了几乎中国大部分科技互联网公司,可以理解成行业指数。只要中国的科技、互联网行业会发展壮大,这些公司必然要跟随做大。

今天跟企鹅的人聊,他们一季度投了好多家游戏公司,巨头都在加大投资力度,两三年前,企鹅一年才投了不到10家游戏公司。。

........

另外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思考。

很多人经常会想,有没有一个股票,未来增速高,确定性高,又比较便宜,梭哈进去拿个十年八年就不用管了,然后翻了10倍,20倍。

这种事确实有,但是机会很少遇到。

比如2018年底,那时候白酒等消费股就跌到很便宜的程度,未来业绩确定性又非常高。。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面临很多取舍,面对的投资标的,都是不完美的。

比如现在,行业好,公司好,护城河深的,都比较贵。比如白酒龙头,医美龙头等。

行业好,公司一般的,相对便宜点。白酒里的普通公司。

行业一般,公司好的,也相对便宜。比如互联网巨头,快递龙头,医药、器械龙头。

行业一般,公司一般,以下档次的,就不考虑。

就说上边3种情况,你如何做取舍,你买谁不买谁,如何配比,这就是看每个人的想法了,最终出来的业绩这个结果,也是有很大运气成分的。

一般我个人的选择,就是最好的行业和公司,估值最起码得是合理,不能太贵,我可以接受。然后就是行业一般的,公司好,估值便宜我也会买。

行业好,公司一般的,我就不会买。

........

再看消息面。

今天看到一个消息,公募基金发行近期降到冰点。

4月以来新成立基金48只,平均发行份额为5.24亿,是2019年12月以来的新低。

今年有9只募集发行失败。

一般来说,跟大众反向交易,别墅能靠大海。

不过目前这个感觉,还是没到冰点。

冰点大家见面打招呼骂人的时候会说,你们全家都是炒股的。。

........

中国中免公告,公司2021年度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8.4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186万元。实现总营收181.34亿元,同比增长128%。公司2020年度实现净利润61.4亿元,同比增长32.57%。

消费领域最好的就是奢侈品大牌,包包,化妆品之类的东西,而且免税。那肯定是喜欢的人很多的。

而且这玩意受益疫情,没法出国了,只能国内买买买。

但是疫情早晚会过去,现在受益疫情的预期打满了,估值也略高,可能等疫情过去,或者全球大幅缓解的时候,股价就会还债。

现在反倒可以多看看疫情受损的行业,找找机会。

........

爱尔眼科公告,公司2021年度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509.88%。

主要还是去年一季度疫情影响的业绩基数低。

公司前期这波跌幅不小,主要是太贵了,现在估值还是不便宜。

........

这两天各路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一季报都出来了。

我说几个持仓变化。

张坤主要加了银行股。

刘彦春:一季度加仓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和迈瑞。港股加仓腾讯、港交所、颐海国际,减持中国飞鹤。

中国移动得到了傅鹏博、王崇、李永兴、袁芳、周应波的买入。

杨明、丘栋荣、周应波还在一季度买进了中国海洋石油。

谢治宇、周应波等加码上海家化。

余广:增持万孚生物、立讯精密、欣旺达。港股增持腾讯、小米,减持思摩尔国际和保利协鑫能源。

其实把大多数有一定知名度和业绩的基金经理的操作都看完之后会先很多事,比如大家操作的股票都差不多,就是机构重仓股排名靠前的那几十个股票。

但是,每个人的操作手法不一样,同样的公司,遇到同样的情况,价投派低吸高抛,趋势派追涨杀跌。

所以,不能盲目的抄作业,首先得搞清楚每个人的投资风格,然后再明确自己的投资风格,然后从他们操作的池子里研究,按照自己的风格操作即可。

........

这两天在广东调研有点忙,今天有点晚了就不回留言了。

大家读完顺手点下右下角的“在看”,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了。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