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跌出了便宜货

 投研帮 2022-11-08 发布于北京

今天两市涨跌幅中位数是-3.8%,昨天是-8%,两天凑了一个跌停,依旧是情绪很差的一天。

悲观和乐观都没用,今天聊点干货吧。

先看看主流指数的估值:

当前沪深300滚动PE(总市值/过去四个季度利润)是11.33,沪深300里还有很多成分股没有公布年报,等过几天完全公布的话,PE还会降低一点。

按照卖方的预测,公布完之后沪深300的滚动PE大概会在10.5附近。2014年以后的最低点是2018年12月份,在10.5以下待了一个月,就迎来了反转。

如果看2022年的话,沪深300的盈利能力相较21年会下滑一些,当年卖方给的预测是12.8%的盈利增速,8%的利润增速。

这个数据我觉得还算是OK的,今年即使差点,GDP到5%,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强,8%的增速并不过分。

那算下来沪深300指数的22年动态PE会在9.7附近,近十年只有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年中,指数的估值低于9.7。

再来看创业板指数。

当前创业板滚动PE是40附近,等过几年年报全部公布完毕,大概会降低到38附近。

过去十年创业板指的PE低于38倍的时候,是2012年下半年,以及2018年三季度和四季度。

同样参考卖方对创业板指2022年的盈利预测,营收增速是37%,利润增速是43%,算下来创业板指数22年的动态PE在27倍,过去十年从未跌到过的区间。

问题简化一下,创业板指能不能在22年保持43%的业绩增速?

创业板指的三大成分行业是工业(宁德、阳光电源、亿纬锂能、汇川技术、先导智能),医疗保健(迈瑞、智飞、沃森、爱尔、泰格、爱美客)和信息技术(圣邦股份、卓胜微、三环集团、晶盛机电、中科创达)。

这些公司基本都是高速增长的行业的龙头,有几个公司因为体量大(迈瑞)或者行业阶段性景气度下滑(卓胜微)拖后腿,但是整体业绩增速我认为保持在30%+是没问题的,40%可能得看宏观经济的恢复。

保守按照30%的业绩增速来看,创业板指22年动态PE大概会在30倍出头,也是历史最低值附近。

这就是A股当前市场最核心的两个指数的基本情况,如果在这个位置横盘,半年之后就是历史最低估值。

个股的估值对底部的指引性可能不是很强,但是指数的估值底部,指引性还是比较强的。

10倍PE打包买中国的核心大盘股,30倍PE(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都已经在35倍附近了)买中国成长性最高的新兴行业,以两三年为周期看,绝对不吃亏。

我以前有个观点,对个股而言,大多数时候,估值都是交易的结果,并不能在我们交易决策中占据非常大的权重。

但是周期性较弱的指数而言,估值就好比万有引力定律一样,高了会下来,低了会上去。

假设创业板整体到了30倍PE,对应到一级或者一级半市场,投融资活动可能就10倍PE,对应被并购的小公司增速能有40%~50%,10倍PE的价格一定会引发大量的产业资本进入。

今年前四个月是各种宏观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接一个,而且都是重锤,也引发了一次深层次的遐(瞎)想,比如国运还在不在,我们的制度还有没有优势等等。

如果不是这些瞎想,市场也不会被打到这么低的位置。

疫情的隐秘传播虽然也是洪荒之力,但抵不过资本的逐利性。在当前宏观轮番作用之后,我们更应该关注万有引力的作用。

从两大指数的对比来看,沪深300指数进入历史最低区间,所需要的假设条件更加简单,所以当前如果看多A股的小伙伴,我更加建议沪深300一些,可以考虑定投场内规模最大的300ETF,510300

……

聊聊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的一季报吧,做火锅底料和预制菜的安井食品

选它第一是因为它是下游公司的代表,最近下游公司明显比中游和上游抗跌一些,第二是因为它受到的疫情和物流的影响,比较具有代表性。

第一个问题,上游和中游比较弱得分开来看,上游牛了几年了,因为俄乌冲突给续上了一口气,冲到了历史新高。随着美联储的加息,以及全球疫情恢复导致的供应链恢复,上游大宗的景气度再创新高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关于中游,情况复杂点,的确有不少中游公司原材料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多龙头公司通过提价和扩产,缓过来了。目前中游公司跌,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中游公司此前都是成长风格资金在配置,被砸得非常惨。

当前下游股价回暖,我认为是综合了交易结构和业绩趋势的原因,交易结构的因素更多,也就是是因为跌多了涨,而并不是业绩趋势恢复得非常好,整体估值也并不是很低。

这是目前对上游、中游和下游整体的看法。

回到安井,公司发布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

21Q4实现收入31.8亿元,同比+28.1%,扣非净利润1.8亿元,同比-17.9%,毛利率22.4%,同比环比提升。

22Q1实现收入23.4亿元,同比+24.2%,扣非净利润1.8亿元,同比+14.0%,毛利率环比提升。

肉制品和鱼糜制品受疫情、物流管控、餐饮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较大,基本无增长;面米制品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因物流管控影响未能及时发货,导致增长受一定影响;预制菜整体增幅129%,是22年一季度营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同时公司的经销商数量在22年Q1末是1682个,比20年底净增加648个。

安井的传统业务的行业增速比较低,公司主要是靠扩大经销商来提升业绩,近期也做了大比例定增,来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的预制菜,在国内同行业面前走得比较靠前,业绩增速也体现了这一点。

展望二季度的话,公司原材料和成本的压力基本得到了消化,预制菜也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不过疫情依旧会影响物流和餐饮市场,预计安井的业绩继续处于恢复的趋势,去年二季度业绩基数低,因此今年二季度可能业绩会比一季度好,全年的基本面周期比去年要好。

整体上,安井在增长点、确定性和行业地位上,都可圈可点,不过公司的估值一直居高不下。

这也是大部分下游消费品当前所面临的状况,白酒、乳制品等龙头公司都是,这种情况下只能用仓位来做配置了。

......

就聊这么多,留言区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