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玉凯教授: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发展趋势分析

 年年有俞otk8ql 2021-04-23

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宏崎达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汪玉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数字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部署,对未来数字中国的发展趋势做了全面分析。

汪玉凯教授: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发展趋势分析

汪教授认为,较以往五年规划,此次《纲要》,首次将数字中国建设的内容作为单独一篇,并分为四个章节系统阐述,充分证明数字化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他认为,《纲要》对数字中国提出的新目标,可以概括为“413”大思路,“4”即四大建设,建设网络强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1”即一个驱动,数字化驱动经济社会转型;“3”即三大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围绕“413”大思路,《纲要》提出了全面推进数字化进程的战略,即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数字化引领新兴战略性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民数字技能等。

汪教授认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包括,一是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格局下,数字中国建设有可能成为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战略抓手;二是网络强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将相互促进,并在实践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数字中国四大领域的全方位推进,将加速国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数字化基础。

最后,汪教授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三个角度对未来数字中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数字经济角度,包括五大趋势,一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在城乡间、行业间的分布将更加均衡,改变过去数字基础设施分布极不均衡的局面;二是围绕数字化的卡脖子技术,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有望得到一定改善,并在一些新的领域,如量子技术,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交叉领域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工业互联网将得到快速发展,在促进产业转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四是数字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五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步伐加快,数字化对产业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数字社会角度,包括五大趋势,一是社会数字化率将在未来五年进一步上升;二是老百姓关注的医疗、教育、社保、养老、就业等数字化水平将大幅提高;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将得到快速发展;四是数字乡村建设将成为新方向,并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是数字消费者对数字化转型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数字政府角度,包括五大趋势,一是更多新技术将应用到政府治理中,比如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二是政府结构、治理模式、服务手段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加快,将进一步发生变化;三是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从三难到三通最后真正走向三跨。在政务信息化初期,互联互通难,资源共享难,业务协同难是我们普遍遇到的难题。通过多年努力,初步实现了三通,即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未来要实现三跨,即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四是政务服务的效能进一步提升,行政成本有可能随着政务数字化不断降低;五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将受到重视,在公共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将找到平衡。

宏崎达立足于21年的技术积累,依托智慧城市研究院、研发中心,应用本地化人才队伍建设,定位于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

宏崎达长期专注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研发构建了以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和AI中台为核心的数字中台产品体系;基于数字中台形成了“1+2+N”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依托宏崎达大数据管理平台和运营管理平台两大核心产品,打造集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群众生活于一体的本地化运营管理体系,真正实现善政、兴业、惠民,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