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抗日英雄陈文及其武装的历史评价探讨

 宣城历史文化 2021-04-23
关于抗日英雄陈文及其武装的
历史评价探讨
                                                      
唐清平
&
925期
陈文是一位传奇人物,抗日英雄。因为各种原因,陈文的生平历史至今仍然不够清晰,还有一些不解之谜,对陈文及其武装也存在不同评价。随着对陈文研究的深入、陈文史料的不断丰富,拨开云雾见日月,历史的真相逐渐显露,一个追求进步、爱国抗日、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不断丰满。
但是,对陈文这位爱国英雄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陈文及其武装的历史评价还不够准确,甚至有失公正。2020年6月,安徽省民政厅追认陈文为烈士。明年(2022年)是陈文诞辰120周年。在此,将对陈文及其武装的历史评价进行一些探讨。

陈文像(1938年摄于高邮庐山照相馆)

一、关于陈文的历史评价
陈文有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
目前,大部分关于陈文的史料都明确表明陈文一生没有入党,包括夏家霖、吴敏编著的《传奇将军》中也是这一观点。不过,南京市建邺区图书馆馆员吴丹在《抗日英雄陈文喋血高邮湖畔》一文中认为,陈文曾经在与夏雨初共同领导1928年郎溪农民暴动时加入共产党。后因为暴动失败,陈文辗转上海、苏北等地,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陈文在苏北抗日时,联系上了新四军,曾向陈毅、惠浴宇两同志提出恢复党籍。陈毅劝他说,出于斗争形势的考虑,最好等一等,不要让顽固派找到打他的口实。这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1928年,夏雨初准备发动郎溪农民暴动,找到陈文,要陈文将他领导的农民自卫团武装作为暴动的武装,而且还对这支武装进行了改编。作为共产党员、郎溪特支书记,而且同为毕桥老乡,夏雨初岂有不动员陈文入党之理?从陈文的角度来说,把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卫团交给夏雨初,作为农民暴动的主力武装,还积极对农民自卫团进行整编,与夏雨初共同领导农民暴动,自己却不入党,这似乎不合情理。不过,现在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与陈文一起领导郎溪农民暴动的郎溪特支书记夏雨初最清楚陈文有没有入党,但是夏雨初1930年就英勇牺牲了。

夏雨初像

另外,陈文1937年千里迢迢投奔延安,考入“抗大”,即使原来没有入党,也可能在延安入党。可惜,目前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陈文到底有没有加入共产党,目前还是一个历史悬案,有待进一步核实。

陈文与党的关系。
陈文一生的主要阶段,与我党的联系频繁,关系密切。目前,有据可查的陈文与我党的联系有很多。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1928年郎溪农民暴动时期。陈文将自己建立的农民武装交给夏雨初,整编组建成“郎溪农民自卫团”,作为暴动的主要力量,夏雨初任党代表,陈文任团长,二人共同领导了1928年郎溪农民暴动。
第二,1937年投奔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时期。1937年,陈文仰慕共产党抗日政策,放弃比较舒适的生活,投奔延安,考入“抗大”。不料七七事变爆发,1937年初冬,陈文离开延安,回到镇江,毅然举起抗日大旗。
第三,1937年底至1939年8月,成立“抗日义勇团”抗日时期。这一时期,陈文与地方党组织和新四军联系持续不断,其中,既有陈文主动与党联系,也有党主动找陈文联系。陈文主动请党整军,在“抗日义勇团”创办教导队,成立党组织,秘密发展党员。陈文这一时期与党的联系,可以用多渠道、长时间来概括。
下面按时间先后,将有据可查的联系梳理一下:
1、与天长县中共地方党组织的联系。“抗日义勇团”成立后不久,陈文就和天长县中共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的陈舜仪有过接触,共谋抗日大计。1939年春开始,陈文曾三次秘密前赴桐城,与陈舜仪、夏雨宜等会晤。
2、与“小宽子”、夏普天(陈文好友)等共产党员的联系。1938年,党员“小宽子”(化名)、夏普天(陈文好友)先后来到陈团,陈文有意留他们在陈团工作。
3、主动请党整军,陈毅派员进“陈团”。这是陈文与党最重要、最密切的一次联系。1938年夏,和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邱剑鸣(即胡扬)来到陈团,陈文当即请邱出任团部参事。邱剑鸣在吴家桥找到了中共苏北工委书记惠浴宇和工委委员吕镇中,与党组织接上关系。不久,陈文即派邱剑鸣、夏岚到吴家桥,请党组织派人去陈文部队筹办干部训练班。经过陈毅批准,苏北工委研究决定,派工委委员吕镇中与陈淦两同志去陈部开展工作。1939年4月,吕镇中与陈淦来到抗日义勇团。1939年5月,创办了抗日义勇团教导队干部训练班。在来到陈团之前,中共苏北工委决定,由吕镇中、陈淦和邱剑鸣3人组成陈团秘密党支部,吕镇中任支部书记。在陈文知情和支持下,短时间内,支部在陈团就发展了10多人入党。
4、与中共安徽省工委的联系。就在陈毅派员进陈团的同时,中共安徽省工委派周利人等同志,通过天长地下党的关系,到陈文部队做争取工作。
5、与方毅的联系。1939年五、六月间,中共路东(津浦路东)省委书记方毅,派夏云飞进入陈部二支队政训处,协助开展工作。
6、与新四军五支队的联系。新四军五支队进入路东后,夏云飞将陈文部队的情况,向罗炳辉司令、郭述申政委作了汇报,罗、郭十分重视争取陈部工作。
根据上述史实,无论陈文有没有入党,我们都可以这样评价陈文:陈文一生追求进步、热爱国家、嫉恶如仇,始终是党的敬仰者、追随者、合作者和同行者。
根据陈文一生的经历,陈文如果不是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一定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陈文没有入党,是历史的一个误会,给我们留下遗憾。

二、关于陈文武装的历史评价
陈文曾经建立了两支武装,一支是其在家乡建立的“郎溪县农民自卫团”,一支是其在苏北建立的抗日武装“抗日义勇团”。
1、郎溪县农民自卫团
郎溪县农民自卫团是在陈文建立的“毕桥民众自卫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26年,军阀混战,残兵败将、散兵游勇打家劫舍,抢夺民财,百姓终无宁日。陈文为保家乡的一方安宁,组织了一支地方自卫武装——毕桥民众自卫队。1927年4月,毕桥民众自卫队已经扩展为“宣郎广农民自卫团”。
1928年,中共郎溪特支书记夏雨初根据八七会议精神,为响应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决定举行郎溪农民暴动。为了迅速建立一支暴动武装,夏雨初想到了陈文,决定争取陈文领导的武装。陈文毫不犹疑的答应了夏雨初提出的,将陈文的部队改编为郎溪农民暴动武装力量的要求。
根据陈文的要求,夏雨初派郎溪特支副书记董萌以党代表的身份,到陈文部队,领导部队改编。经过整编,以原宣郎广民众自卫团为基础,又充实了100余名农会会员,组建成“郎溪县农民自卫团”。全团500余人枪,夏雨初任党代表,陈文任团长。为了确保暴动成功,中共郎溪特支周密部署,成立了夏雨初为总指挥,陈文为副总指挥的“暴动指挥部”。

2、抗日义勇团
1937年七七事变后,陈文提前从“抗大”毕业。秋,陈文返回镇江,酝酿筹建抗日武装。年底,陈文在扬州西北乡公道桥镇主持召开了“抗日义勇团”成立誓师大会。
1938年始,陈文率领抗日义勇团,对驻扬州日军奋勇作战,先后进行了大小数十次战斗。屡战屡捷,军威大振,名闻遐迩,爱国志士纷纷投奔陈团。部队从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壮大为三千有余。开辟了方圆500余里的抗日游击区。陈文治兵以信,军纪严明,视民众为衣食父母。在与日军作战的同时,积极开展锄奸行动,铲除地方恶势力,资助兴办民众公益事业,关心民众疾苦,深得百姓拥戴。
1939年春,新四军挺进纵队三支队渡江北上,控制了“三桥两荡”地区。陈文仰慕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治军有方,遂派员与苏北工委取得了联系,主动请党整军。经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批准,委派苏北工委委员吕镇中及陈淦去陈部创办教导队,并建立了中共秘密组织,发展了一批党员。经过党组织帮助整顿后的抗日义勇团,充满了团结抗日、奋进向上的氛围。随之,抗日义勇团扩编为“抗日义勇总团”,下设4个分团和7个直属大队,拥兵四千,编制逐步趋向正规化。1939年8月,陈文抗日义勇团遭到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数万兵力围剿。9月,陈文在蒋坝遇难。

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的陈文纪念碑
根据以上史实,陈文领导的“郎溪县农民自卫团”虽然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尤其是成立初期情况更甚,但是郎溪县农民自卫团的的确确是在党组织郎溪特支的领导下,并且是党领导的郎溪农民暴动的主力军。民间有传说陈文是“土匪”,陈文的农民自卫团是“土匪武装”,不仅歪曲了历史,而且是对郎溪农民自卫团这支在党的领导下的郎溪农民暴动主力武装的极大不敬;陈文的“抗日义勇团”是当时苏北唯一的、独特的、真正的抗日武装,战功赫赫。陈文多次与党组织联系,主动请党整军,创办教导队,成立秘密党组织,发展党员。有史料说,陈文的抗日义勇团是一支“自发的抗日武装”,这是不准确的。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评价陈文的武装:陈文领导的郎溪县农民自卫团,是一支党领导下的农民武装;陈文领导的抗日义勇团(尤其是后期),是一支党影响下、指导下、部分领导下的抗日武装。
陈文的抗日义勇团如果不被国民党顽固派围剿,一定会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一支部队。事实上,陈团被围歼后,陈团中的很多人都参加了新四军。抗日义勇团被围歼,没有成为我党领导下的新四军的队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作者系郎溪县毕桥中学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