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悠然雅士 2021-04-23


———《永乐大典》、《敦煌遗书》、《四库全书》和《赵城金藏》

  一套两枚的《国家图书馆》特种邮票将要于二○○九年九月九日发行了,而这一天正好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纪念日。

  《国家图书馆》特种邮票为影写版印刷,采用了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的防伪印刷的方式,李群设计。第一枚邮票主图建筑为古籍馆——文津楼,票图背景图案则展示了国图“四大专藏”之一的《永乐大典》和《敦煌遗书》中著名的《辩亡论》部分图文信息;第二枚邮票主图建筑为国图总馆北区,即新馆,票图背景图案则是“四大专藏”中的文津阁《钦定四库全书》以及《赵城金藏》中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四中的部分内容。

  在这小小的方寸之上,两枚邮票向人们展示了如此之多的人文信息,却是让我没有想到和十分惊讶的。因为这些信息对我来说,的确是很陌生的,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这样的典藏精品,我也是只知其名,而不识其容。那么,《国家图书馆》邮票上所展现的“四大专藏”到底是怎样的古籍典藏呢?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其一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始纂于永乐元年,永乐五年方完成初名《文献大成》,后经增订重修,命名为《永乐大典》。全书目录六十卷,正文计两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其篇幅之大,搜写之广,缮写之工整,装潢之精湛,为世界上罕见的珍品。明成祖时《永乐大典》的纂修,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后移至北京,深藏于故宫内的文昭阁里,从嘉靖四十一年到隆庆元年,照原本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明末文渊阁被焚,《永乐大典》正本也下落不明。清雍正时,副本由皇史宬移藏于翰林院。其后该书陆续散佚,近代更是被八国联军焚毁、劫掠。至今仍残存的嘉靖副本由于其重要的文献价值仍被学术界视为珍宝。据统计,现在嘉靖副本《永乐大典》在全球范围尚存四百余册,其中二百二十三册存藏国内,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存嘉靖副本二百二十一册。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其二 《敦煌遗书》又称敦煌写本、敦煌卷子、敦煌文书等等。《敦煌遗书》在清光绪二十六年(一九○○年)甘肃敦煌石窟中发现以后,在一九○七至一九○八年间流到海外,分别收藏于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卢浮宫、集美图书馆等处。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二年,由清政府学部将存下的敦煌遗书移交给京师图书馆,后为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已分散于世界各地,目前最大的四个庋藏处是:国家图书馆、英国图书馆、法国图书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在中国,各地有多处敦煌文书藏家,日本、欧洲等地亦有零星收藏。敦煌遗书在内容上可分为宗教典籍、官私文书、中国四部书、非汉文文书等类。现分散于世界各地的敦煌遗书,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宗教、医药、术数、语文、文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经私人捐赠、国家调拨和国图采进,目前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的数量逐年递增,总数在一万卷以上,其中著名的有陆机的《辩亡论》、唐代初年的《尚书》、孤本《李陵变文》等。

  敦煌遗书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浩大丰富的敦煌遗书的世纪性发现,为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的广大学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珍贵资料。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妥为保藏敦煌遗书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长期的整理、修复与编目工作,并对研究者开放阅览。这些对推动敦煌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其三 《四库全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该书修于清朝乾隆年间,编纂历时十年。全书按照西汉以来历代沿用的经、史、子、集四部分,按学科分四十四类编排。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原文津阁本统计,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三万六千三百零四册,荟萃了清乾隆中期以前的历代主要典籍,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四库全书》修完后共抄成七部,分藏于七个地方。但在其后的二百三十余年中,《四库全书》历经战乱,屡遭噩运,七部珍藏仅留下四部,文津阁《四库全书》自一九一五年入藏国家图书馆,至今仍是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惟一一部,也是被普遍认为是学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四库全书》。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其四 《赵城金藏》以宋代我国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的版式,于金皇统九年前后开雕,大定十三年(一一七三年)前后工毕。因刻于金代,后被供养在山西赵城县(今属洪洞县)广胜寺,每卷卷首又加刻广胜寺刊刻的《释迦说法图》,被叫做《赵城金藏》,也简称为“赵城藏”。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视为稀世瑰宝。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觊觎《赵城金藏》,广胜寺主持利空和尚联系八路军,由八路军将经书及时转移,保存在废煤窑中,并派人看管。一九四九年北平解放后,《赵城金藏》运至北平,移交当时的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收藏。《赵城金藏》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拨款的大型古籍整修项目。当《赵城金藏》运抵北平时,多数经卷潮烂断缺,粘连成块,几乎无法打开。国家专门调来四位富有经验的装裱老师傅帮助修复,历时近十七年,终于在一九六五年修复完毕。《赵城金藏》共有六千九百八十卷,六千多万字。今日除国家图书馆收藏的金藏有四千八百一十三件以外,国内主要图书馆和博物馆也有收藏,海外公私藏家亦有收藏。从一九八四年开始,在任继愈先生主持下,中华大藏经局以金藏为底本,整理并出版了《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使稀世珍宝《赵城金藏》得以广泛流传。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修复前后的《赵城金藏》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其五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略称《大般若经》,共六百卷,唐代玄奘译。此经文义浩瀚、论辩层垒、波澜壮阔,极尽佛教文艺的壮观,在汉译佛典中,可称为最巨大文学作品。这部由唐代高僧玄奘历时四年,在今陕西铜川玉华宫寺翻译完成的宏著,被称为人天之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素来极受修持之人尊敬,被视为经中之王。而对此经的书写、精读、受持、供养,为世代所崇尚。“般若波罗蜜”,意即“通过智慧到达彼岸”。全经旨在说明世俗认识及其面对之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真相之认识,方能把握绝对真理,达到觉悟解脱之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從千字文“天”字始,至“柰”字止,共六十函,每函十卷,合六百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十函目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崗、劎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

解读《国家图书馆》邮票上的“四大专藏”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我们可以想见,《国家图书馆》特种邮票中所表现的集邮元素是非常之丰富的,仅邮票原地而言,就可以有多种选择了。这套邮票的主题原地当然的是国家图书馆所在地:北京地安门邮政局(邮政编码:10009),主图原地分别是:北京西四邮政局(邮编100034)、北京魏公村邮政局(邮编100081)、南京市明故宫邮政支局(邮编210016),还可以选择加盖甘肃敦煌、山西洪洞县和陕西铜川县邮政局日戳。在邮票发行之时,要制作原地首日邮品,诸如原地首日封、极限片等,邮票主题和主图的多样性,就会连带有很多派生邮品出现,这对集邮者来说,既是一个富有趣味的邮品收集过程,却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原始文字和图片资料均来源于网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