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

 高参88 2021-09-28

云岭东路位于普陀区西南部。东起大渡河路,西至真北路。长1896米,宽12.0~18.6米,车行道宽9.0~12.0米。1953年筑,以云南云岭山命名。沿路多工厂、仓库。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云岭东路东起大渡河路

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云岭东路88号成龙电影艺术馆 

  从普陀区的大渡河路拐弯进云岭东路,沿街的白色栅栏后是一片绿地,其中有三栋经过改造的二层楼高的老式厂房。这整块绿地就是成龙电影艺术馆的所在地,涵盖了成龙40余年电影生涯的奖杯、各种道具、戏服等物品就在其中最大的那栋建筑内。尽管该建筑外墙上用英文写着“JCFILM GALLERY”(成龙电影艺术馆),但没有刻意观察的行人来去匆匆,显然并不知道成龙电影艺术馆位于此间。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据长风生态商务区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随先生介绍,这是长风地区以“文化+绿化”理念打造的“一园十馆”中的第三个馆。整个艺术馆占地15亩,三栋老厂房呈三角形矗立,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其中主展馆为2700平方米,其余都是园林绿地。目前,三栋老厂房的改建和所有绿地都已完工,主展馆的布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随先生告诉记者,这块绿地原本是一片工厂区,当初普陀区就此项目与成龙接洽时,成龙一眼相中了整片拆迁工地上被刻意保存下来的三栋老厂房。成龙认为,利用老厂房来改建艺术馆,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云岭东路345号天利氮气制品厂旧址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945190000043天利氮气制品厂旧址 民国 长风新村街道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现上海化工研究院内。天利氮气制品厂由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吴蕴初创设,1935年投产。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现存历史建筑有合成氨车间、硝酸车间、氢气储气罐等。合成氨车间(现为氨气压缩机车间)建于1934年,由美国人设计,L形平面布置,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一层,梁柱、横梁、屋顶均为木质(美国杨松木),顶部中跨有气楼,梁下部分空心砖充墙。硝酸车间,建于1934年,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三座塔楼以开敞钢架相连,全部采用铆接工字钢框架结构,塔楼分别为二、三、四层,清水砖外墙(现已粉刷),木质屋顶。氢气储气罐,建于1935年,圆柱体上下可伸缩,钢质,直径17.2米,储气量约1400立方米。此外,车间内还保留了沿用至今、建厂之初由吴蕴初购自美国的两台氢气压缩机,以及解放后、文革、改革开放等各个时期等老设备。

1999年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序号

原 名

现 名

地 址

116

天利淡气制品厂

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

云岭东路345号

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长风化工厂旧址,云岭东路951—971号。包含原上海长风化工厂(1960年始建)和上海华亨化工厂(1953年投产)等化工企业在内的中环线以东、木渎港以西、同普路以南、苏州河以北区域,将改造成上海长风工业遗址园。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规划中的工业遗址园占地面积近240亩,将较为完整地保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上世纪末各个时期的化工工业设备和厂房建筑。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805200000023长风化工厂旧址中华人民共和国长风新村街道

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

云岭东路西至真北路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真南路500号同济大学沪西校区(原上海铁道大学)沈寿昌墓

    上海洋泾人,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派出的第一批留美幼童,北洋海军爱国将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沈寿昌任代理舰长并指挥部下英勇抗击,英勇牺牲。清政府为表扬其忠勇,追赠总兵头衔,并定制“金头”完整入殓,将灵柩运回原籍,安葬于真如镇北三千里村。解放后几经移迁,1998年安葬于现址。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945180000011 沈寿昌墓 清 桃浦镇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上海橡胶厂旧址,真南路1550号,即今上海华向橡胶制品有限公司,1952年建立筹备处,1954年建厂,1955年建成投产。上海橡胶厂以生产水油法再生胶和胶管著称,远销世界各地,多次获部级和国家大奖,是上海、乃至华东重要的橡胶生产企业。上海橡胶厂旧址占地面积6.17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705万平方米,有办公楼、炼胶车间、保养车间等自1950年代以来陆续建成的大量工业建筑。办公楼前方有一座毛泽东像,于1954年与办公楼一起落成,像高4.85米,底座上刻:“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九个大字。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805200000002上海橡胶厂旧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桃浦镇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金沙江路1325号上海印染机械厂旧址

     紧邻苏州河支流木渎港。上海印染机械厂已有70余年历史,曾有辉煌的生产业绩,如今被保留的部分厂房建筑已改造成时尚休闲会所——云庐会。在保留的上海印染机械厂工业厂房建筑内,现有历史工业图片展示,并原样保存了部分机器设备。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10107805190000024上海印染机械厂旧址民国长风新村街道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韩塔,位于桃浦镇古浪路南敦煌路西。韩塔又名白塔,南宋建炎三年(1129)冬,金兵南下临安,翌年韩世忠由平江移军驻兵海上,筑双塔以标渡。两塔相距十里,南塔在杨家桥,此为北塔。韩塔附近原有一绕圈池的村落,据说为韩屯粮所在。清、民国多次修葺,后因时代久远,疏于维护,塔刹已颓,塔身倾斜,破败不堪,2000年8月倒塌,2003年于原址按原形制重修。重修韩塔砖木结构三层,平面正六角形,通高4.9米,底面积2.3平方米。第一层高2.2米,每边长0.95米,东壁有如意形空洞;第二层高1.3米,每边长0.8米;第三层高1米,每边长0.65米;墙面磨砖对缝,飞檐有雕饰。韩塔1960年公布为嘉定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933200000009 韩塔 宋、中华人民共和国 桃浦镇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军部遗址,位于桃浦路127号车站新村38—40号处。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驻防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等率领下奋起抗击,前敌临时总指挥部设于真如站范庄。范庄系广东人范肖1920年所建之别墅,为2幢西式平房,每幢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1937年“八·一三”抗战中毁于炮火。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军部遗址1989年9月公布为普陀区第一批革命纪念地,并在遗址立碑纪念。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935190000010淞沪抗战十九路军临时军部遗址民国真如镇

康定路528号国立暨南大学旧址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945190000001真如暨南大学旧址 民国 长征镇
云岭东路上历史建筑
交通路3965号暨南大学真如旧址

现有科学馆、暨南新村一号、学生宿舍等历史建筑。科学馆旧址位于交通路3965号,是暨南大学真如时期的重要建筑,建于1923年,三层砖混结构,中间阔九间、东西各两间,红瓦出檐坡顶,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平面呈工字型。清水红砖汰石子相间外墙,东西两侧三楼南北墙面有砖砌拱券式壁柱装饰,上置锁石;正立面主入口二楼上方置盾形装饰物两个;矩形门窗,有几何形装饰图案,风格简洁。暨南新村一号,位于真南路交通路路口,由暨南大学为教职员工及家属所建,原有独立式洋房10余幢,大部分毁于1937年“八·一三”战火,现仅存习称暨南新村一号的一幢。暨南新村一号为带花园的两层别墅,砖木结构,建于1924年,原有“白屋”之称,现为多户居民混居的公房。建筑外立面为灰色水泥抹浆墙面,有多立克柱的门廊、拱券钢铁门窗、西式水泥栏杆阳台,因居住搭建原貌已有所改变,花园亦不存在。暨南大学学生宿舍,位于交通路3891弄内。其中17号楼建于1936年,为一栋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坐北朝南,清水墙,内有中庭,各房间呈放射形排列,有东南两个出入口,南面为主入口,入口处均设门廊。校区被日军炸毁后此处曾用作汪伪时期的警察局,解放后为西郊区电话局,后作为民房居住至今。

康定路528号国立暨南大学旧址

康定路528号国立暨南大学旧址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10106945190000059国立暨南大学旧址 民国 江宁街道

我的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