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艺术问题的几个解答】(五)关于画廊

 子君zijun123 2021-04-23

【关于艺术问题的几点解答】


五、有关画廊

画廊这一事物近年来非常让人们津津乐道。犹如策展,是个人都说自己是策展人,画廊同命。但凡只要有钱,都可以开画廊,都去开画廊,都在蠢蠢欲动。所有貌似门槛儿低的行业,都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特别容易传出比其他行业都多的神话或传说,让人浮想联翩。明眼人很清楚,都因了其投机的成分比较大。看看证券股票大厅里那些翘首以待的指望一夜暴富的股民的眼神和面庞,大家每分每秒都能得到生动的案例来领会“投机”一词。而现实如何,大家必定也各有令人心悸的耳闻目睹甚至亲身感受。画廊的起伏和命运或许不能与股民们的惊心动魄或惊涛骇浪相提并论,但个中的硝烟与沉浮,在今天无疑已经成为艺术界人士每天所要面对的主要话题(或者问题)之一。

(一)画廊从哪里来?

我们今天所要论述的画廊,主要指国家意义上的艺术画廊和商业意义上的私人画廊。关于它们所产生的契机,从时间上来看,几乎与法国大革命同时出现,这很便于去理解。因为,艺术从皇亲国戚的围墙里走出来,面对平民,便是画廊应运而生的最大历史原因。

尽管早在十四世纪便已出现了“画廊” ,但当时还只是出现在贵族城堡,私人官邸或酒店里古老长廊的一种陈列具有观赏性物品的空间概念;这些廊道以瓷砖,彩色玻璃,雕塑,绘画来装饰和点缀,然后慢慢地演变成了专门用于展示绘画的空间。到了十六十七世纪,已经存在不少成形和颇具规模的画廊了。但真正有记载的有关“画廊”(Galerie d’Art)一词的概念,则是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制定的百科全书中。由法国名门之子,著名画家,鉴赏家兼藏家克劳德·亨利·瓦特莱特(Claude-Henri Watelet)而命名;他将“画廊”,“绘画”和“艺术”等词归纳如下:“画廊的作用,即将古代和现代艺术家的绘画融合和展示在一起。这些藏品之所以能够被人称赞和敬仰,是因为它们为保存艺术杰作的价值做出了贡献;毫无疑问,这些作品的来源给后人提供了罕见的信息和研究价值;它们的美让它们值得陈列在这些众望所归的地方”。瓦特莱特还特别强调了那些在万国宫奥尔良王子的油画作品系列的画廊,以及卢浮宫里的画廊,比如阿波罗艺术长廊等等。另外,与此同时的佛罗伦萨,展示在皮蒂(Pitti)宫殿中的托斯卡尼公爵(Dukes of Tuscany)的绘画收藏也非常令人瞩目;而被安排在帕拉蒂尼画廊(Palatine Gallery)中的作品也是按照装饰美学标准来选择的,而不是之前的只是按不同的学院派或不同时期的风格来划分的。

到了十九世纪,只供尊贵的特权人士观赏的画廊开始对外开放。新出现的“国家画廊”的概念,结束了绘画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分组展示和保存的时代,使它们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部分;初步形成并预示着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出现。也因此,象欧仁尼·德拉克卢瓦(EugèneDelacroix)这样的艺术家可以在1849年随意地漫步在卢浮宫里,并欣赏到那里的“大画廊”中所展示的象鲁本斯这样的大师的杰作。

接近十九世纪末,法国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艺术品商人,他们开辟了一些用于出售艺术品的空间,那时候,他们还很细地按种类来区分,将它们称之为“绘画画廊”,或“雕塑画廊”。我们甚至可以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读到当时介于艺术品商人与艺术家之间惟妙惟肖关系的情形:一个名叫埃利·马古(Elie Magus)的艺术品奸商为诱惑画家皮埃尔·卡苏(Pierre Grassou)而在家里接待他的场景:“让我以我最好的葡萄酒和我的画廊来补偿像您这样的艺术家在商人们中可能所遭遇的所有不愉快和无聊吧!”

私人商业画廊自此以各种形式蓬勃发展,直到今天出现了若干种不同类型的画廊(稍后将有阐述),并且画廊的概念和操作也变得越来越多维和丰富,在当今艺术发展的历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什么是通俗意义上的艺术画廊?

无论是在报纸,杂志还是电视上,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术语,诸如“博物馆,画廊,拍卖行,工作室... ”等等!但是我们真的知道他们指的是什么吗?他们到底是什么呢?所以当人们谈到“艺术画廊”时,这些问题就变得更加突显出来。

要弄清一个问题的答案,有时可能要从它的反面来回答更有效果。比如说:

1)画廊不(只)是博物馆

非常明显,推开画廊或博物馆的门,人们并不因相同的目的而来,而且我们看到的场景也并非一致。当我们去博物馆时,我们是为去发现和探索一个展览,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世界的;简单地说,就是去“享受艺术”的。作品与展览主题相对应的场景设计的惟妙惟肖,吸引了所有观赏者的眼球。我们可以在文字导引,或专业人员的陪同下在现场生动地解读我们所看到的展览和作品。而另一方面,当我们穿过画廊的门楣时,情形似乎就不是那么美好和浪漫了。它甚至被一些朋友嬉戏为“恐怖”的地方之一。因为大家来到这里是带着一个非常真实的目的的。尽管表面上看来我们也是来发现艺术家和作品的;不同的是,它们是用来出售的!所幸的是,今天的(少数)画廊正在向好的方向前行,所展示的作品既在那里出售,也可能成为博物馆的下一个作品。人们从业余艺术爱好者到历练成最老练的收藏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修养和经营。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它使我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甚至是艺术的推动者!

2)画廊不(只)是销售场

但同时,画廊并不是拍卖行,画廊老板也不是拍卖师。当我们从他们各自的工作轨迹来观察时会发现,画廊老板出售艺术品,而拍卖师不仅出售艺术品,而且还出售家具,古董,车辆等等东西!此外,画廊是艺术品的一级市场所在地,作品直接从艺术家的工作室离开,转到代表他们的画廊里,稍后(可能会)摆挂在收藏家的墙上。而拍卖师们则必须准备和提供“二手”专卖待售的作品目录,其中包括提供作品的拥有者姓名,并将它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人。这就是拍卖行的原则。拍卖师与艺术家没有直接接触,不像画廊那样。

3)画廊不(只)是画店

最后,画廊也不只是一家简单的出售绘画的店铺。这是特别应该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的一点,今天的画廊拥有者不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画廊老板。在大部分人眼里,画廊的老板是利用艺术家的贫穷来牟取暴利的“令人讨厌”的人(这个一直是被诟病的,并且尽管总是挥之不去)。当今最好的画廊老板应该在艺术史中非常重要。因为正是他们具备了一双发现有才华的艺术家的眼睛,并尽力来发掘他们的才华和提升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展览,艺博会和不管更新的互联网)来宣传他们的艺术创作。画廊老板还应该是艺术家创作最好的顾问;因为他是了解市场和趋势的,并且是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为艺术家提供建议和支持的最佳人选。在艺术家怀疑,犹豫甚至忧虑时,他们是陪伴他左右的最亲密的人。最后,画廊老板通过出售出作品来捍卫自己的艺术家(不要忘记,艺术家像我们所有的普通人一样需要生存)。

所以,画廊是一个展览,销售和艺术家展示才华的多元场所!从艺术家的工作室到收藏家的私人空间或博物馆的挂钩展板上,这些画廊是当代艺术作品巡回展示的核心地带。它们通过属于自己的一种社会和文化视角来讲述他们的历史,帮助人们了解艺术价值的建构,艺术家职业的发展以及当今社会中艺术的传播进程和人文发展。

画廊既可能是公共性质的也可能是私人所属的;展览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公共性质的画廊空间可以集博物馆和学术机构类的性质和作用于一体,可以是一个自发的展览空间。而专门用于出售艺术品的私人画廊则是展览,结交和聚会的场所,是艺术品经销商们的“展示窗口”。当代艺术画廊展出的作品通常为造型艺术作品,它们或者是悬挂式的,比如绘画,素描,摄影图片或可以搁置在地面上的雕塑等等。互联网的最新发展使创建虚拟“画廊”成为可能,也因此开始逐渐消除了传统画廊意义上的地理限制。

(三)画廊的类别

今天的画廊已经不仅仅是“提供墙壁,挂上作品,等待买家”那么简单了。它们根据规模,内容,地理位置和经营者的目的和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原创艺术家画廊

这种说法又称“作者画廊”(来自电影行业里的文艺片用语),曾经被法国当代艺术博览会菲亚科Fiac的总策展人杰利弗·福莱(Jennifer Flay)使用过。她认为这种画廊的工作和贡献是发现年轻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有时甚至在他们离开学校之前就被专业画廊主们“慧眼识英雄”。他们帮助这些未来的艺术新秀们制作作品,尝试将它们投放市场,并与团队的其他专业人员一起全方位地提升和稳固这些人的创作成果。

2) 大咖级画廊

他们与拍卖行和其他各大机构合作并整合了全球VIP级的艺术市场生态。并且他们与其他画廊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由富有的艺术爱好者们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其中包括比如说法国著名富翁和藏家皮诺等人;活跃在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和极具投资回报率的经济发达地区。而一些大型画廊比如高古轩(Gagosian),格雷夫(Greve),罗帕克(Ropac)或者贝浩登(Perrotin)等等也位于此类地区,这些城市中包括纽约,伦敦,香港,或者巴黎等。

3)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画廊

通过独具慧眼和对艺术家的大力扶持,这些画廊以极快的速度和效率在国际上获得了良好的知名度。他们仅凭参加各大国际艺术博览会,通过与其他人的竭诚合作,在国外开设分画廊和艺术空间而打入了艺术大市场,形成了非常有效的人脉网络和名气。他们中间比如说拉扎莱画廊(Lazarew),里查画廊(Richard)或居赤埃画廊(Zürcher)等等…

4) 专注某一艺术类型的画廊

这些画廊尽管无论从规模和空间面积上来看并不大,甚至可能很小,但因其在专业领域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受到艺术行业内专业人士们的认可,他们而因此很少会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但它们在现在或未来最可能遭遇到的两大威胁是:时代和潮流的更新和不稳定的变化;以及个人经营所面临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有限性。例如:某些由欧洲人(或缺乏专业艺术常识的亚洲商人)所经营的亚洲类艺术画廊,比如说中国水墨艺术画廊(Encre de Chine) ,印象派画廊(galerie d’impressionisme),超现实主义画廊(Les Yeux Fertiles)等等。如果没有相关的艺术行业内专家的跟踪,以及他们的长期缺席,那就可能面临一团糟甚至关闭的结局。

5)中小型规模的传统艺术画廊

许多中小型画廊仅限于在墙上展示艺术家的作品,而无需参与作品的制作。并且因缺乏足够的收藏网络来购买作品,他们甚至不参加中等规模的博览会。目前,这一类画廊在几大主要艺术城市里的生存注定是要失败的。面对昂贵的租金,他们的收入无法抵消。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巴黎的玛黑画廊区,近十年来一个接一个地关闭。近些年部分画廊甚至沦落为荒凉的服装市场(每个季度的巴黎时装周被各时装品牌轮番租用空间作为Show Room)。

6) 虚拟画廊

得益于互联网,这种新生事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画廊而应运而生。它们具有真实画廊的所有属性:艺术家的选举和晋升,举办虚拟展览,创建文档,进行销售,支付保证金等等;即使没有预约,也可以直接在网上销售。优点是低成本和向所有的国际公众开放;缺点是一旦作品价格超过一定数额,不太了解艺术的购买者便希望能够亲眼看到实物。也因此,此类画廊有时也不得不进入现实世界里,比如说,通过参加博览会,或租用一个临时空间来展示他们所要推介的艺术作品。

(四)当今的画廊现状

从战后到1960年代末这段时期是一个关键时期,见证了艺术霸权从巴黎到纽约的转变,纽约一时成为二十世纪当代艺术新世界的首都。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艺术的促进,传播和营销经历了跟其他行业一样的根本性的变化,例如那些影响到整个文化实践的有关的人文学科和政治:专业化,女性化,种族问题,全球化,甚至占据今年整个上半年的冠状病毒事件等等。

但时间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全球艺术的风向和分布有所变化,欧洲城市如巴黎,布鲁塞尔,柏林,伦敦和巴塞尔等等开始占据一定的重要位置。当代艺术的学术性阐释话语权也渐渐地往欧洲大陆转移。被市场和资本掌控的当代艺术受到了西方艺术行业内诸多专家的质疑和反思。

欧洲的画廊主在本地,国内或国际上促销他们代理的艺术家作品时,开始更加注重开幕式,讲座等活动的学术性。他们邀请专家,收藏家或博物馆机构的专业代表人物来面对他们的观众。画廊所提供的有关艺术家和展览的文件和资料越来越全面,和具有历史考证价值。有时还会提供专门的书架阅读部分。为避免过于商业化,甚至提升视觉和美学效果,画廊里展出的作品也很少会再表明价格;当然,来访者如感兴趣,只要询问,始终都会及时地得到反馈和应答。

由于当代艺术画廊所推广的大都是活着的当代艺术家,为了让他们的作品让世人可见并达到营销,这些画廊负有非常重要的责任;他们所代表的是艺术家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甚至对人类未来的文化环境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目前非常可能被严重地低估了)。

通常,这些当代艺术画廊展出的是那些首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作品,因此这些作品将面临的或许是外界的赞赏,也可能是严重的批评。展览是短暂的,一般为三到八周。让作品成为出售物,得到公众的认可,也是对该艺术家的认可。画廊和艺术家们似乎都需要依靠它来维持生存,并得到安慰。艺术的价值似乎既需要经过非常主观的评估,也需要这种物质的形式来确认。即使我们对之谈论的较少,甚至完全不可见和非常私密。那么,是否要通过购买一件艺术家的作品来验证其艺术创作的价值?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姑且不谈;但显然,它是真诚的,因为购买者亲自进行这件事的前后过程,并以真金白银兑现,而不是文字性的批评,或者来自博物馆或学术艺术机构类的书面认可。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艺术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并通过画廊得以实现了普及化。

根据规模和经济条件,当今的部分画廊会提供由相关专家所撰写的详细的专业知识和建议,有可靠的文档来源可寻。这些东西通常由对艺术充满热情的称职的专业人员来完成,参观者可以畅通无阻地与之交流和探讨。最理想的展览活动会配置精美的画册,很好的讲述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年史,和每幅作品的价值所在。这其中,是由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来扩展和维护他们的关系网络,其中包括新闻和客户文件,创建了一个社交网络;以及包括与艺术界的其他专业人员,拍卖行,学术机构的关系。还有新闻发布稿,邮件群体,图录出版物,资料图片等等。它还可以印制图录以促成艺术家建立他们的声誉和名望。从而提高他们作品的评级可能性。

当然,为了提高知名度,最重要的画廊会参加国家级或国际级的大型艺术博览会。

另外,有一些画廊还可能寻找愿意资助特定艺术项目的赞助人,这些人将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有效可行的帮助,比如说技术工人,作坊,雕塑制模人,打印社或支付这些工序的资金等等。法国最著名的案例,我们在巴黎丹尼斯·雷内(Denise René)画廊老板与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凯瑟琳·米勒(Catherine Millet)的谈话录中可见。这是一份关于造型艺术家杰苏斯·拉斐尔·索托(Jesús-Rafael Soto)的展览项目的记录:“画廊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他大幅作品的融资和完工,尤其是那些不能由博物馆所提供的重要技术和制作助手。为了制造某些金属制品,我们必须研究并选择高度专业化的工厂。” 其创作工艺和流程越复杂,越昂贵,画廊就越需要投资商的参与;但是这样的大型项目一般来说非常有助于增加艺术家的声望,从而增强画廊所推介的作品的价值。

一个世纪以来,有些画廊还非常致力于将他们艺术家的作品投入到复制版画的工作中去。十九世纪末,像安布罗斯·沃尔拉德(Ambroise Vollard)这样的艺术品经销商就开始极力鼓励画廊里的艺术家探索用其他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艺术创作,例如石版画。他说:“我的想法是要求非专业版画制作的艺术家来创作版画类的作品”。这位红极一时的成功的画廊老板曾经强调道:挑战,是艺术取得巨大成就的前提”。他曾经向很多当时非常著名的艺术家发出过请求。其中,得到了奥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的响应和接受,但遭到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的拒绝。他曾经建议保罗·高更(Paul Gauguin)和阿里斯蒂德·马约尔(Aristide Maillol)用青铜复制他们的一些雕像。然后由他来负责所有这些版本的管理和销售工作。他很清楚地意识到,由于这种复制品的价格比单件作品的价值便宜很多,更能让人们负担得起;因而可以扩大传播范围,让更多的新公众有接触的机会,同时也宣传了艺术家本人。当然,沃尔拉德不是当时唯一这样做的人。

今天,上述形式或多或少都依然存在。其他,由于新型市场的出现(互联网,直销,博览会,沙龙),竞争仍然存在,但方式有所改变。画廊们亦开始想方设法地让营销方式更具人性化,比如在画廊里举办由名厨定制的晚宴,举办名流沙龙,或通过与相邻画廊的合作,定期举办画廊周,艺术周末,街区文化活动等。这样,画廊们既分摊了成本,又达到交流和互享人脉关系。巴黎左岸和右岸的几大画廊区近年来这样的活动非常频繁,效果还算令人满意。这也充分说明,在今天,画廊之间的合作所产生的能量不容忽视,并逐渐成为趋势。

(五)

(五)画廊手册和使用说明

1)从外部看画廊:

画廊既是展览又是交易的场所,是艺术家和买家之间的纽带。它由专业人士操办,指导人们进行选择,是平常在画廊以外的其他地方所找不到的。以往,在巴黎这样的城市(甚至今天),画廊经常地并不一定就在街道的门面房里,它们可能在一个不起眼的后院里,或者楼上(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时常进去之后,会有一个小空间欢迎您的到来,各种文档,杂志,传单,甚至衍生品呈现在眼前:参观者的欢乐便由此开始。画廊的人与您之间建立一个愉快而轻松的关系,使您参阅,比较,琢磨,思索,直至决定购买一件作品。并附有作品的证明和发票:这一切都令人放心(特别是画廊经营者的专业知识和资历和重要),以便一旦作品在未来出现转售或盗窃,这些购买证明将为藏家提供可靠有效的服务。

2)从内部看画廊:

费用: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租金(除了那些已经购买了空间的房屋拥有者)/然后是团队和工作人员的报酬及相关费用;欧洲的此类专业人员的费用都很高,因为专业与否和质量高低已成为画廊成功的关键/物流费用:展览的存储,组织和安装,作品的包装和运送,保险等等/会计和法律管理费用/画廊的其他费用:参加博览会和社交费用等等。

风险:在画廊开始被市场认可之前,画廊需要支持艺术家数年的巨大风险:您知道新艺术家只有在2-3年后才能获利吗?您是否知道一个画廊十五位艺术家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或许只有4或5位艺术家可以确保画廊盈利?/画廊有时甚至会去购买艺术家的作品,以经济上的支持来资助艺术家/还有些画廊正在为大型作品增加另外的更大面积的空间。

总而言之,人们所熟知的法国法律规定的一周工作27小时或35小时,对画廊主们来说完全属于奢侈的一件事。这实在是一个要求具有企业家创业精神,常人无法想象的热情和具备探险意识的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3)怎么选择艺术家?

以法国为例,有数据显示,法国居住着约100,000名专业艺术家,其中大巴黎地区约占50%。而大巴黎地区的画廊数量则在1000个左右,其中约有一半是我们所讨论的经营纯艺术类或专业艺术设计类作品的画廊(但据统计,在2008-2016年的经济危机中有将近百分之十七至二十的画廊被迫关闭)。如果按照每个画廊的平均签约艺术家人数为15至20个来统计(每人每两年一次个展),那么得出的关于巴黎地区的粗略评估将是:如果这50,000名艺术家想要找到一个代理自己的画廊,那么将需要2500个画廊来分配。然而不幸的是,事实根本无法强人所难。所以一大部分的人只能呆在那500个画廊的门外...所以,画廊如何选择艺术家即成为首要问题。根据我的观察,他们也只能在作品质量和商业潜力之间做出折衷的选择。当然,有时也不排除艺术家通过朋友或经纪人的介绍和推介等等。其他的途径还有,一些专门推介年轻艺术家的国际展览会,互联网上所看到的一些信息等等。

4)艺术家怎么选画廊?

根据以上数据可见,对于艺术家来说,寻找画廊无疑是一场艰难的狩猎。但是大家所相传的经验是不要陷入两个极端:第一,“终生”陷于同一个画廊;因为如果此画廊有一天关闭,那么艺术家与之关联的道路将覆水难收,并且容易被其所界定的价格所困。第二,切忌总是从一个画廊跳到另一个画廊;或同时脚踏几只船。有一位著名艺术经纪人曾经说过:“ 我注意到,通常来说,一位不忠实的艺术家注定了其职业生涯的平庸”。那么,签约促销画廊(La galerie de promotion)当然是许多艺术家最理想的事情;因为它将代表艺术家,并为之成功而奋斗。这也代表着艺术家职业生涯真正的开始。在艺术品市场上,声誉是最有价值的资产。画廊的寿命取决于所售作品,因此选择所代表的艺术家所涉及的风险就非常大。这种类型的画廊是如此的受欢迎,因而选择非常激烈。建议艺术家一旦签约,应该竭诚合作。

5)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契约:

画廊与艺术家之间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标准合同。一般来说的惯例是口头合同。信任,是艺术家与画廊之间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但是,现行规则因服从于商业法和知识产权法的一般原则,鉴于这种双重法律框架可以保护艺术家和经销商免受职责滥用,因而签约纸面合同已经成为普通而正常的合作途径。合同内容包括图片的版权,费用分担,临时或部分责任代理合同,或者独家代理合同等等。

画廊方面,各自有其不同程度的承诺,或者画廊直接从艺术家那里购买作品,或者艺术家将作品暂时交付画廊,一旦有成交,他们提取部分出售款。在后一种情况下,规则必须是透明的,如果没有规则,则无法在各方之间建立信任。

画廊还必须尊重艺术家的其他一些权利,例如转售权,复制权和作品的解释权和创作拥有权等等。这些权利从一种报酬到另一种报酬,从经过商讨的法律空间到基于使用和评判的空间都因各自的个案差别而有所不同。

最后,价格通常由画廊与艺术家协商确定,具体还取决于最新的市场状况。

6)关于佣金

无论画廊的类型如何,都是需要支付佣金的。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画廊仅从销售中获得的这些利润通常是巨大的,平均为50%(最高为70%)。但实际上,他们的委托取决于画廊的努力和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这是可能进行谈判的关键点。但如果艺术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声誉和客户,那么他将可以占据谈判的主动权,因为他可以随意选择画廊。相反,如果画廊很小并且没有太大影响,那也是一样,因而佣金可能会降低。如果佣金似乎仍然太高,那自然会放弃一些服务。总而言之,谈判的结果必须显得公正和平衡。如果签订了合同,也应在指定的时间内付款。可惜的是,延迟付款或不付款的事件时有发生,艺术家们之间怨声载道;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矛盾通常因此而起。据说,画廊的延迟付款经常地是因为突然发现另一个适合的艺术家需要打理而先挪用此笔资金;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可想而知。

7) 画廊的群展和个展

画廊除了个展之外也经常举办群展。这种围绕同一主题或风格的艺术家群展对于画廊的工作来说或许没什么不同的,但对于年轻的艺术家来说,集体露面和曝光是一个好的开端。它使得他们可以与更多的公众进行第一次接触,并获得许多非常重要的反馈信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铺垫和打开更多的可能性。

8) 开幕

要知道绝大多数的销售和机会都是在开幕期间发生的;因此,开幕对于展览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基本上取决于艺术家或画廊的人脉网络和推介手段。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大型画廊不惜在那天晚上投入精力举办一场非常漂亮,时尚而雅俗共赏的活动,并用上等的香槟,名牌冷餐和精美的小点心来招待各方来宾,以免失去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最佳机遇。

9) 布展设计学

在法国,布展被称为设计场景的艺术,它甚至是一门技艺和工种,被社会各个行业所尊敬和推崇。到了画廊这一块儿,理所当然是要通过(简直是)具有科学性的布展来赋予作品以某种意义和价值,通过悬挂或摆放的方式来激发人的感知,增强作品给予观众的情感等等,避免作品被密闭,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这就是为什么当代画廊常常是全白色的,并且显得空无一物的原因(他们尽量让那里搁置的作品越少越好)。布展设计学是一个相对时尚的概念,如今已在所有的博物馆,剧院甚至百货公司中被普遍使用。


10) 网站

画廊网站的建立和使用,近年来确实变得更加必不可少;它象画廊的开幕一样取决于画廊的决策,定位和投入;有些画廊在网上的存在和活动要比其他画廊多的多。这涉及到将网站上的文字翻译成多种语言,以及画廊的声誉及其联系方式,参加的各种活动及其宣传等等。提升自己艺术家的知名度似乎越来越取决于画廊对网络的重视程度。

11)社交网络

对于社交网络,我们不再需要花费精力去证明它的有效性了。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甚至推特等等已经成为每个画廊最好展示自己的途径。一方面,因为它们几乎可以到达整个世界的所有角落,另一方面它们是完全免费的。唯一的缺点是,它再也无法低调,甚至是毫无遮拦的。当今世界似乎一切都是透明的,人们可以触及所有的主题,无所不能,无处可藏……就像丛林一样,您必须使尽全身解数才能设法找到一个空间让自己脱颖而出。

12) 出版图录和画册

除了媒体上的文章,编辑和出版展览图录也是画廊必须考虑的事情。但因为它对艺术家的宣传更大于对画廊的宣传,而且投入比较大(精力和金钱两方面的),所以有些画廊并不太愿意去做;而是更倾向于制作作品的复制品或版画,以及以海报或明信片的形式来制作衍生品,既达到宣传效果,又便于出售和收回成本。

13) 参加艺术博览会

显而易见,唯有大画廊可以参加大型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尽管也有其他的大量的具有各种辐射性的艺术展览会,但最大和最具效果的艺术博览会仍然是屈指可数的。其中比如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迈阿密和香港分会场),弗里兹艺术博览会等等。但这些博览会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参展费。几平方米的展位,为期4天的展览会要花费几万欧元……诚然,名气和利益可以双收,因为在那里画廊可以找到所有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在国际范围内推介他们几乎不知名的艺术家,但这种投入对画廊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务投资,而且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赢家。

14) 其他的推介和出售作品的方式

对于画廊来说,拍卖行似乎是首当其冲的途径,尽管拍卖的通常属于二手市场的作品。但也不排除碰巧,一位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在这里露面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功。例如说达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就曾经因选择出售他的所有作品而一举成功。他赢了,其身价被估计为8200万美元(还算不错),直至今日,他的身家已经超过1.5亿美元。著名的拍卖行如佳士得,苏富比和ArtCurial,对于鲜为人知的年轻艺术家来说,想进入那是纯属天方夜谭。运气好的话,他们只能在一些小型而普通的拍卖会上露露面。这或许可以暂且评估一下艺术家的创作价值,并且稍稍地改善一下他的收入。

另外,还有一些艺术节,双年展或比赛,也可以让画廊在推介自己的艺术家方面寻找机会。除了所提供的具有吸引力的奖金之外,这些活动还因对所有人开放,而成为一个很好的扩大宣传度和知名度的良好契机。但同时也因参加的人数巨大,给参加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为竞争压力和可能带来的不公正感而违背了艺术的初衷,所以这些活动并不总是被所有画廊或艺术家所接受和推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画廊有点像商店,但它们又并不是商店。它们是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中介场所。他们是今天人们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因为如果没有它们,艺术将被限制在博物馆的公共领域或留给富裕的精英人士使用。这里,也算是普通百姓唯一可以免费欣赏到艺术品的地方。另外,千万不要将正规的好的画廊与艺术品经销商(掮客)混为一谈;这些人只是倒买倒卖的中间商,也就是说,如果有利可图,他们同样可以转卖其他任何商品。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画廊在与艺术家签约之后,必须代表他们,相信他们,并为他们服务。他们必须促进他们,并使他们为公众所知。这是一个风险很大,利润可能很少的工作。除了少数的幸运者,请相信,画廊的主人们不是非常富有的人;他们以寄生的身份依附在艺术家的背后。现如今,关闭的画廊比发财的画廊要多的多;这是一件看起来体面风光,实质上很难赚钱并且个中滋味五味杂陈的职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何宇红,法国亚洲艺术家联合会UAAF创始人。旅法华裔作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资深媒体人,全法记者协会会员,法国独立民主联盟UDI成员以及国际女性运动的倡导者。组织策划过数十场国际大中型艺术展览、拍卖会等项目,撰写出版有长中短篇小说《请不要去教堂寻找上帝》、《乘着空空的帆船去流浪》、《夜眼》、《自杀者》等;音乐剧剧本《石头的家书》,艺术评论《将艺术镶嵌在生命的总背景之中》、《当代艺术的峰回路转》、《基弗:废墟神话的缔造者》,《马塞尔杜尚奖及其文化反思》以及世界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三十余篇访谈传记等等。作品及言论见诸于国际各种专业文学艺术杂志、网站及媒体诸如雅昌艺术、凤凰艺术、凤凰卫视、画刊、RFI(法广)、TV5(法国电视五台)、芙蓉、人民网、新华日报等等,文字除中文之外,已被翻译成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语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