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火的香港巴塞尔,为什么被很多人打出低分?

 木蘭猫不睡 2023-03-2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只能给70分

时隔三年再次来到香港,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经历了“不堪回首过去的三年”。这届香港巴塞尔和我的预期还是有差别的,一些知名画廊因为错过了注册期限,没能参加,也就没能看到它们代理的优秀艺术家作品,的确是很大的遗憾。如果给这届香港巴塞尔打分,只能给70分吧。


Timothy Taylor画廊展位上艺术家Daniel Crews-Chubb的《Mask Ⅲ》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作品。与前几届相比较,今年的展会中,抽象艺术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如果让我推荐的话,我会推荐与环保有关的艺术作品,例如“可持续艺术”(Sustainable art)。


图片
“80后”英国艺术家Daniel Crews-Chubb的《Mask Ⅲ》
135x100cm 综合材料 2023
Timothy Taylor画廊展位

图片致谢:刘钢

至于所谓的“陪跑”和“边缘化”,这可能是大陆艺术从业者的说法。从另一个角度看,大陆画廊能够与世界著名画廊出现在同一个展会,这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图片买不到,买不起,不能买

这次巴塞尔首先能够感受到市场的热度明显回升,其实即使在疫情期间,当代艺术市场的热度也并没有减弱,反而处于在蓬勃发展之中,只不过过去的三年,大部分的销售都基于线上进行,那这次终于又能回到线下,可以看到藏家的热情非常高。

香港巴塞尔的VIP首日现场就非常火爆,据我了解,画廊的销售还是非常好的,现在内陆画廊的市场地位越来越重要,比如魔金石、站台、蜂巢、空白空间、北京公社、星空间等几家主要的内陆画廊都有非常好的呈现,还有包括像CLC、狮语画等等没有进入主画廊单元的展位质感也不错,总而言是,我并没有觉得国内画廊在“陪跑”。


图片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位

图片
麦勒画廊展位

图片
北京公社展位现场


国际大牌画廊还是一如既往地带来了一些所谓的蓝筹艺术家,销售也非常好。目前的情况基本上就真的是三句话:买不到、买不起、不能买。就是你看上的好的东西都已售、买不到了;好的作品还在的话,就是真的买不起;你并不欣赏的作品,那肯定不能买了。

另外我的一个直观感受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到收藏的行业,子承父业也好,富二代也好,新科技的代表人物也好,总之他们的入手起步就比较高,这个是我看到的一个现象。


图片

图片2023香港巴塞尔现场
图片
好作品在这里,很孤独

我和今日美术馆理事团一行人在3月20日到达香港,就这样开启了我的第一次巴塞尔香港之旅。在此之前,我对于巴塞尔香港抱有很大的期待,也抱着真诚的学习态度,想领略最顶级的博览会的布展灯光、动线的设计,想和不熟悉的画廊多多交流,认识新的艺术家,了解他们的语言与创作,也期待和策展人们多多取经。但是VIP首日结束后,我的真实体验和预期差距很大,只能打7—7.5分(满分10分)。

整个博览会令我最深刻的作品是“80后”艺术家王海洋的绘画,另外一件是卓纳画廊带来的吕克·图伊曼斯创作于2003年的油画《弗兰克》。这样两件庄重、严肃的绘画作品,在巴塞尔这个大仓库里,在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到处簇拥着八面来风左右逢源的人中,被静静地挂在墙上,显得有些孤独。


图片
王海洋《无题》40×50cm 布面丙烯 2021
空白空间展位
图片致谢:程城

图片
吕克·图伊曼斯 《弗兰克》
179.5×220cm 布面油画 2003 
卓纳画廊展位
图片致谢:程城


我并没有觉得中国内陆画廊被巴塞尔边缘化或者在陪跑西方大画廊。因为我是按照回字型,从外圈往里逛的,所以也没有觉得高古轩等画廊在中间占了多大的优势。我认为,在博览会现场,只要有好的作品或者新颖的布展,就会抓人眼球。

为什么给巴塞尔香港相对中庸的分数,其中第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是主办方没有给到首日如此庞大的观众以分流和控流,整个现场在短时间内涌入几千人,大家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让这个博览会现场有一种大超市的即视感。画廊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左右逢源,应和着八方来客。那些抱着想要好好看作品,想要认真和画廊工作人员交流心态的人,在巴塞尔现场肯定是会被严重打扰的。


图片
人声鼎沸的香港巴塞尔现场


第二,我在现场感觉除了藏家结构上中国大陆群体变多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在艺术面貌上,我认为是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展位,也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艺术家被推出。展商中有很多日本、韩国、东南亚的画廊,而一些富有悠久历史的西方重要画廊并没有来。并且,我觉得中国画廊这次带来的作品也并不是最优秀的,展位有点像一个拼盘,每个艺术家有两张,整体略显慌乱。

关于香港是不是亚洲艺术中心,我觉得现在的香港还不配这个称呼。单纯从博览会这个方面来说,巴塞尔香港的体验是不如国内的艺术博览会的,诸如JINGART、北京当代、西岸博览会、ART021等。这次香港之行我没有说一定要买走什么作品。我的收藏95%是内陆画廊代理的内陆艺术家,在香港买还要经过复杂的关税(14%)及运输流程,所以我没有一定要在这里买的理由。诸如阿尔敏·莱西、贝浩登画廊代理的热门艺术家,我也倾向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能举到多少就是多少,买到最好,买不到就是缘分未到,不想去排队。

我没有在博览会上看出什么艺术品风格上的趋势,我本身对流行也避而远之。我根本没有看那些潮流的、可爱的、动漫的作品,并且博览会上这类作品太多,我认为对于整个博览会的品质来说并不是加分项,对深入人心的艺术品和严肃的画廊也是一种伤害。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香港巴塞尔现场,有不少“潮流的、可爱的、动漫的”作品
图片
内陆市场走出信息茧房

香港巴塞尔落地这么多年,与当地文化艺术的对接逐渐形成,不像三五年前那样,放个哑炮就走了……这离不开像皮力这样的来自内陆的专业人士的持续努力。

如果你不是最富有的那一拨人,To be discreet(小心谨慎),仍旧是艺术市场购藏的操守,同时,Buy earlier(早点买),还是会得到高回报的奖励。

艺术市场里讲实话难,批评就更难,摔倒的搞不好还是自己。大实话和批评有点儿像鱼丸,塞满的时候难以咽下去,也难以消化。


图片

图片
2023香港巴塞尔现场


另外,内陆的艺术市场,这三年多少是在信息的茧房中,经过这一回合的香港巴塞尔,或许是可以和世界同步同轨了。对以年轻艺术家为支撑的内陆艺术市场的板块更加充满了信心。

最后特别个人的说明,我其实是社恐那一挂的,常觉得走错房间,去了特别冰冷的地方。
图片
根本不是支付能力的问题,而是你不配

整个社会已经发展成为文化与艺术的时代了,所以巴塞尔香港VIP首日人潮汹涌是必然的。觉得买包还是荣耀的群体,根本就还没有沾上艺术圈的外围。在巴塞尔这个残酷的“名利场”还看不出来吗?除了拍照,你还能做点别的?平时没有跟艺术圈(画廊)往来,在博览会上其实啥也干不了。最多只能替那些价格已经虚高或者水准欠佳的作品买个单。当然也有1%的运气买到日后还会爆红的作品。

都是VIP,其实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同等财富程度,收到pdf还都有先后顺序。美术馆藏家、大佬藏家是食物链的顶端,资深藏家、名人藏家其次。专业人士可以凭借自己的嗅觉先买到还没有火的作品。那些大家都在讨论发朋友圈的名头,就不那么容易了。根本不是你有没有支付能力的问题,而是,你不配。改变自己的圈层,不是买个包可以解决的,艺术品是最好的“试金石”,既测试钱包,又测试品味,还测试社会声望。所以,大家的兴奋就能理解了。


图片

图片
2023香港巴塞尔现场


在巴塞尔(人家运营了半个多世纪的舞台)权的中心是那些国际布局的大画廊。几乎所有的本土机构以及中小国际画廊都是绿叶。陪跑是短时间改变不了的。中国富裕了,艺术市场拱手让人看起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并且,从近日西方蓝筹画廊的销售报告中也可以看出明显的差距,他们也许一张作品就要100万-200万美金,而中国画廊最贵也就是100万-200万元人民币。就像藏家改变圈层很难,艺术家和画廊又何尝不是呢?

年轻艺术家的热潮,大家对所谓的“超当代”艺术品的追捧,这个趋势不仅仅在巴塞尔上可以看到,可以说在整个艺术行业已经无处不在了。尽管这类年轻一代艺术家在二级市场上似乎已经遇到了瓶颈,但是他们的作品在一级市场上依然是非常火爆的。比如在某国际大画廊买陈可,据说配货的对象是村上隆;在另一家买某90后,配货的是最近还比较走红的某70后……这样的例子很多,谁更抢手就不多说了。未来几年,这个会不会掀起滔天巨浪(巨浪里肯定也有泡沫)也不好说。


图片

图片
2023香港巴塞尔,贝浩登展位现场


尽管参展数量上本届巴塞尔香港没有回到2018年的顶峰,但是从展览现场人声鼎沸的氛围来看,我想香港已经回归。相比于韩国、新加坡,香港的便利程度不言而喻,从海外画廊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出。香港也依然可以成为伦敦、纽约之后的世界艺术品交易中心,并且成为亚洲最重要的艺术中心。


图片

图片
2023香港巴塞尔现场

图片
大部分人就是凑个热闹


这两天在香港,在一边倒的打卡刷屏之中,也看到了一些“配不配”的说法。内陆画廊不配在主展区,普通藏家也不配买到好作品,甚至不配知道价格。于是矛头又指向了在场者,似乎不在场就是人间清醒。但问题是,过去三年出不来的日子,你还没明白自己配不配吗?在香港不被当回事,回去就被当回事了吗?大部分人在那不就是凑个热闹,又能关香港什么事。谁不想成为巴塞尔呢?这个世界难道还存在两种现实吗?能把你当回事的,从来就只有你自己,认了吧。


图片

图片
2023香港巴塞尔现场

图片

打铁仍需自身硬

疫情三年,改变了很多。M+希克藏品展览,是我认为此次香港最值得看的展览,我是说它可以让我们很直观地纵向了解此前的中国当代是什么样子,亦或者,它并不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些,至少与我们有关。香港的艺术活力是否恢复?很难从一届巴塞尔一探究竟,但至少外部环境营造的不错。



图片
香港M+博物馆

图片
乌利·希克于M+希克收藏展中
图片来自伍劲


这届博览会水平正常,没有意外的惊喜。“抽象绘画”“装置艺术”“韩国艺术家”是我简单总结出的三个趣味特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香港巴塞尔现场


虽然这届香港巴塞尔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作品,但是所有的中国内陆画廊给我的印象都很深刻,因为你真的要对照地图去到展览会场的边边角角去找到它们,但这都阻挡不了它们很棒。

尽管内陆画廊的声音相对会弱,但我们总还是会用我们的方式去发声。中国艺术家、中国画廊、中国其他艺术机构、中国藏家、中国上层建筑等各层面对于当代艺术的界定与自身追求的不同频,我认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很难以一种整体面貌亮相的底层原因。所谓的“边缘化”是语境、机制、国情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当下国际社会,艺术一定不是最顶层的学科,也一定不是无条件的自由与民主。但是,打铁仍需自身硬。无论外部条件怎么样,中国艺术家们还是需要更加奋发,拿作品说话,当机会来的时候,得抓住。可以缓慢,但绝不可以短视。


图片
魔金石空间展位现场

图片
空白空间展位现场


香港一直都是亚洲的艺术中心,不可能改变,所以不存在稳住不稳住的问题。艺术中心地位的成立,它是建立在教育、文化、金融体系等多维度的社科因素背景下。它需要长时间的孕育积累,也绝不是单一事件可以撼动的。当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候,它还是它。


图片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展位现场

图片
星空间展位现场
图片
pdf选购作品的时代已结束

本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是香港通关、国际间出行恢复后第一届,所以我想本次巴塞尔最大的意义就是重聚与重拾信心,而这一点本届巴塞尔做到了。博览会现场,虽然不能说作品上给到我多大的惊喜,也不会说这次博览会超出了我的预期很多,但是几天香港行程下来,我想香港作为亚洲艺术中心的地位是不会变的,香港还是那个香港!

巴塞尔香港现场值得看的作品还是非常多的,就像我在朋友圈发的“光一层的好东西我都要发个不停了。”包括大田秀则画廊的唐狄鑫,Victoria Miro画廊的Hernan Bas等。博览会现场,很多国内外新锐艺术家都汇聚一堂,我认为香港巴塞尔把新锐艺术家的大趋势又推上了一层楼。


图片
Victoria Miro画廊的“70后”美国艺术家Hernan Bas作品

图片
唐狄鑫《晴天》
200x300cm布面油画 2021 
大田秀则画廊


我并不认同内陆画廊陪跑的说法,据我了解这次内陆画廊在此次巴塞尔香港的表现是很亮眼的。尤其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画廊们,在这次大牌云集的国际性博览会上,现场的人气、买气也都不输西方。中国的新锐艺术家们都得到了很多国际上关注,销售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觉得巴塞尔作为一个世界顶级的艺术博览会,他们以艺术之名,让全世界的朋友们相聚在一起,面对面地感受作品并交流创作,这样热烈的氛围,是从前三年在pdf上选购作品时无法体会到的。现场,我也与很多年没有见到的老朋友、国内外的友人们重逢,非常开心和激动。

国际间恢复交流,国际艺术博览会之旅重新启动,我想这也是pdf选购作品时代的结束,但是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审美趋势,会有什么变化,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去考察的问题。


图片

图片
2023香港巴塞尔现场

图片

南亚和东南亚的艺术家可见度明显增强

对本届巴塞尔总体观感很好,实际上也不可能不好。疫情三年,能与朋友们重新相聚在香港,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这次来香港也是疫情之后的第一次离境,闲置许久的护照、通行证甚至于钱包都翻了出来。所以,这不仅是巴塞尔的回归,也是我们对世界的回归


香港巴塞尔第一个感受肯定就是体量大,177家画廊,对于脚力和心力都是挑战,我自己是分两天看的,也就看个七七八八。二是丰富性和多样性,艺术家的重复率没有那么高,还是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格和表达。尤其是在艺术家的个人项目板块,有很多的惊喜。

谈不上趋势,现场的两个直观感受,一是物质性的,偏重于材料的作品占比较大;二是南亚和东南亚的艺术家可见度明显增强


图片
泰国画廊Nova Cintemporary展位现场

图片

印度画廊Jhaveri Contemporary展位现场

从香港的艺术生态上来说的话,这次去的几个博物馆和美术馆,包括新开的M+、香港故宫、大馆、香港艺术博物馆、亚洲协会博物馆、油街实现,整体展览的水准、完成度都非常高,所以你会觉得香港作为艺术之都基础还是扎实的,这也才能托得起艺博会的这份热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