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平之战赵国被坑杀数十万军队,罪魁祸首并非是赵括,而是廉颇

 liuhuirong 2021-04-23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的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赵国损失了四十多万的军队,几乎全部被秦军坑杀,惨烈程度远超想象。由此,赵国彻底衰落下去,彻底失去了和秦国叫板的资格。

而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被很多人认为是赵括。理由很简单,赵括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只知道纸上谈兵,因此要对这场战争的失败承担主要责任。

然而,赵括却是冤枉的。因为赵括只是一个接盘侠,他能做的很有限,充其量就是战术上调整一下,根本不可能改变他接手长平之战时的战略被动。而赵国的战略被动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将自己在野战方面的优势全部放弃,转而和秦军开始了阵地战消耗战。

两国的军队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万左右吧,算上支援前线物资的民夫等等,恐怕就要有一百五十万的人数了。这么规模庞大的消耗战,首要的问题就是——粮食去哪里解决呢?

对于秦国而言,粮食主要解决渠道是关中平原以及成都平原,两年三熟是可以保证的,况且长平之战没有发生在秦国本土,因此秦国老百姓的农业生产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所以,秦国这边的粮食能够源源不断运送到长平前线。当然,秦国这边的运输线明显要比赵国长一些,所以路途消耗不少。可从全局来看,秦国军队的粮食是可以保证的。

但赵国却撑不住了。赵国本来就不是一个农业大国,冀中平原只不过是一年一熟而已,种植面积也比较少,再加上匈奴等少数民族不断袭扰赵国的边境,这让当地的农业生产秩序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连农民自己都没有多少吃的了,怎么可能支援数十万的军队呢?于是,赵国在粮食供应方面捉襟见肘,根本不可能和秦国在消耗战中获得胜利。

而决定赵国转入全面防御战阵地战的人,就是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罪魁祸首——廉颇。他虽然被誉为战国名将之一,可惜却只是关注战役的胜败,缺少更加宏观的战略意识。在长平之战最开始的时候,秦国军队并不多,充其量就是几万人的样子,而且后勤装备比较落后。

但廉颇却非常保守,认为着秦国战斗力很强悍,自己手下的骑兵就算可以获得胜利,也会损失巨大。于是,就开始修建老马岭壁垒工事,妄图依仗丹水把秦军拖住,让秦国军队粮进而退。

可是,廉颇作为赵国的将军,却完全没有弄清楚赵国的国力。相比较于把赵国拖入到消耗战的巨坑当中而言,其实赵国君臣更希望通过惨胜的方式来获得胜利,打退秦国军队,这样的话未来才有生存的可能。

然而,平原君赵胜屡次建议廉颇转守为攻都遭到了拒绝,也就自然无可奈何随着廉颇瞎折腾了。因此来说,廉颇才是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罪魁祸首,赵括只是一个背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