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必然”趋势,不过是时人的合力

 莫为天下先 2022-07-29 发布于湖南

Image

Image

邯郸之战启示录:历史的“必然”趋势,不过是时人的合力

1

如同戏剧、小说,历史的“剧情”也存在节奏,在高潮之后,难免回归平淡。

长平之战与之后的邯郸之战就是极为典型的对比。

整体而论,是战争效率之别。

如果说长平之战是短时间内的高效对决,那么邯郸之战就是旷日持久的国力消耗战。

因为长平之战“三年论”的误导,太多人都想当然以为它是秦赵两国长达三年对峙的国力消耗战,然而真正符合这一点的,恰恰是邯郸之战。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些人对于“三年长平之战”的诸多分析与解读,如果搬到邯郸之战上,反而恰恰更合实情也更有的放矢,比如“国力论”、“粮道论”、“外交论”等,可惜,战争结果却与他们曾经的结论截然相反,不是秦国必胜,而是赵国笑到了最后,那还是经过长平重创之后的赵国。

尤其是《吕氏春秋》的那句“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匮/竭)”。所谓“三年然后决”,并不是说长平之战持续三年才决战,而是指长平之战结束之后、又经过了三年才决战,而这个决战,正是邯郸之战。

一想到“三年论”反而是由战国史领域诸多史学大拿所引领,而他们的证据之一就是上述《吕氏春秋》的这句话,真不知该感慨专家读书不细,还是“史家鲜克知兵”,总之令人极为丧气。

当然,邯郸之战所谓的“三年”,是指跨越三个年头,从前259年9月至前257年1月,实际持续1年5个月左右。但从长平之战发生的前260年算起,至前257年1月,却是正好三年,完全符合《吕氏春秋》的“三年然后决”。

其实从军事规律也能看出,歼灭战一定是效率极高的,而战争一旦落入旷日持久乃至比拼国力的消耗战,就已经在战争效率、军事战略等层面上沦为末流,对于名将来说,拒绝指挥这类战争实在是明智之选,这大概也是白起始终不愿挂帅的一个认知层面上的原因。(即兵家所谓的“顿兵坚城、师老兵疲”。)

这也是我始终不支持“三年论”的底气所在。

Image

2

当然,能被称为经典战例尤其是歼灭战的战争并不多,战争也并非战争电影,绝大多数不仅不好看,反而因效率低下而更显悲壮与残酷。

回到邯郸之战。

战争的直接起因要怪赵国。刚从秦国装完孙子归国的赵孝成王,却将之前签订的协议全部撕毁。

这一点我们以前分析过,这是赵国国内以平原君为首的主战派重新占据上风,力主复仇,一直反复不定的赵孝成王也彻底定下心来,“卧薪尝胆”,全面整军备战。

赵国这一战略决心的转变,其实符合山东六国的预期。

如果说长平之战前国际格局是秦赵两强并立、赵国国际声望甚至更占上风,那么经过长平之战,赵国惨遭重创,秦国已成为当世超强。

尤其长平之战规模之大、屠戮之惨,彻底震惊山东六国。

长平之战时各国还能看戏或者说因战局急转直下而来不及救援赵国,那么战争结束之后,六国为求自保而抱团合纵抗秦,是毫无疑问的国际共识。

这中间的核心人物,自然是平原君。他能说服赵孝成王彻底转向,当然是有他的底牌所在,绝非仅靠虞卿的上佳口才。

Image 

结合后来的历史进展,我们能够看出平原君的一众底牌:

魏国。出于平原君和信陵君的亲戚关系,魏安王虽然心中始终有犹疑,但起码出兵还是很痛快的。

楚国。平原君通过利诱疏通了和春申君的关系,为楚国出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齐国。虞卿一直和齐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虽然齐国在衰落后始终龟缩,但它反对秦国、支持赵国的立场是一贯的。

燕国和韩国自然也都倾向于赵国。

有意思的是,相比各国的君主,反而是以“战国三公子”为代表的各国政要更能看清天下大势,也更明白“合纵反击才是最好的自保”。

这也是后来信陵君不惜背叛魏安王和魏国也要“窃符救赵”的根本动机和担当所在。

除却外部力量,赵国在城市攻防战上的信心也冠绝天下。毕竟是当年的晋阳之战开启了战国大幕,虽然邯郸城中间曾被魏国攻陷,但赵国守城经验无疑最为丰富。

更何况,他们现在也已别无选择。

Image

3

邯郸城的防守能力果然经受住了考验。

从前2599月至次年1月,无论是王陵的大军还是王龁的援军,都顿兵城下、望城兴叹,久攻不下的秦军转以长期围困、零星攻击。

之后,相比平原君在外交战线的节节胜利即山东六国的逐渐同心同德,之前在长平之战期间密切协作的秦国“铁三角”却逐渐走向分崩离析。

我评价这段历史,始终认为,如果不是秦昭襄王和范雎在前2591月断然召回白起的三路攻赵大军,那么赵国在前259年灭亡,应属大概率事件。

而实际进行的邯郸之战,我还是相对赞同白起对于战事进程的分析,不是说秦国注定战败,但至少同样是大概率事件,而且是即使白帅挂帅也是输。

战争是存在规律的,关于战略的研判,粟裕将军曾经指出过路径——那就是敌情、我情、民情,对比白起的分析,还真是堪称异曲同工之妙,只要把粟裕的民情换成白起的外交。

更让人无语的,“铁三角”后来真正的分歧,甚至都已无关战场胜败,而是沦为了相互赌气。

范雎再怎么低头,白起都不买账。秦昭襄王为了面子,一再强迫白起挂帅,事实上属于只要你去,就算打败了我也不会怪你。

但是白起一代名将,又怎么可能接受在人生暮年去做一个“辱军之将”?

而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白起越不屈服,秦昭襄王就越要赌气,绝不会主动结束战争,他还指望靠侥幸胜利来打脸白起呢……

伟人也是凡人,也会意气用事,这注定是个无人可解的死局。而在那个年代,解决方案也就只能是白起被赐死。

只是苦了邯郸前线的秦军。

Image

4

我解读历史和战争,一再强调,从来不存在什么必然,所谓的“必然”走势,其实都不过是参与其中的时人的合力。

邯郸之战在这一点上极具代表性,因为这中间存在的众多意外因素,即使是这段历史的核心人物、看似胸有成竹的平原君,都事先远远预想不到。

比如求援楚国,成功的原因几乎可以归结为机械降神,那就是“毛遂自荐”,一个平原君拿来凑数的人却根本改变了走势。

比如“义不帝秦”。虽然魏国楚国都已出兵,但在秦昭襄王的恐吓之下却不敢开战,此时应是前258年年中之后,平原君事实上已用尽全身解数,所以他也只能接受魏国辛垣衍的“帝秦”请求,无奈屈服以求停战,但就是那么赞,“游侠”鲁仲连横空出世,将此事彻底搅黄。

又比如“窃符救赵”。信陵君几乎是以前所未有、当然也就任谁都想不到的手段,实现了魏军进击开战的目的。

邯郸之战胜利的背后,是这样一幅幅图景:

楚国朝堂上,一直默默无言、毫不起眼的毛遂突然拔剑而起,以近乎绑架楚考烈王的拼命架势换来了楚国的出兵;

邯郸城魏国使馆中,鲁仲连先是沉默,后是滔滔不绝,以深邃长远的洞察力折服辛垣衍,让“帝秦”的馊主意胎死腹中;

魏国的后宫中,一个叫如姬的姑娘冒着被处死的风险偷到了魏安王的虎符;

前方的魏军帅帐里,晋鄙正要起疑,就被朱亥偷袭杀死,而武器是他偷偷藏在袖子里的四十斤铁锤。

这四个人,相互之间应该都不相识,更无从联系,然而他们每个人所贡献的力量,都形成一股合力,指向了邯郸城下所将展开的决战。

他们都没在邯郸城上同秦军拼死搏杀,但能说邯郸之战没有他们的功劳么?

相比之下,秦国的“铁三角”在干什么呢?相互扯皮、推诿、吐槽,内讧到一死两伤,毫无合力可言。

秦昭襄王甚至心存愤怒——就没有哪怕一个大秦士兵能够爬上邯郸城头么?

但是前方的秦军真的是无能么?他们是虎狼之师,可是面对漫长的邯郸绞肉机,他们真的就是做不到,因为对面城上的每一个士兵或者百姓,都是拼尽全力、不死不休的赵国悲愤男儿!

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城里的赵人吃掉了战死士兵、饿死百姓身上的肉,用他们的骨头烧火,再没有就相互交换孩子充饥,他们没有投降的选项!

就连一贯吝啬的平原君都拿出家财,招募敢死队,那个提议的李姓男儿勇挑重担,率领敢死队出城进攻,最终战死沙场!

Image

没有人知道最终的结果,但每个人能做的,就是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希冀己方的合力可以大过对方,取得己方想要的结果!

我们无法量化那存在于形形色色的众人身上的力量,更无法计算合力,因此我们绝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用轻飘飘的所谓什么必然趋势,去抹除参与过历史的每一个人的努力。

对于拼死相搏的双方,更不要轻言谁对谁错、正义与否,对的未必就能战胜错的,托起历史新一天朝阳的,是昨日众生的合力。

只是,总有很多人,却再也看不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