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古典文学的两座高峰。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总有一些诗句,穿过久远的岁月,在我们的眼前依旧历久弥新,惊艳、唯美,让人过目不忘,并时时怀想。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容若《蝶恋花·出塞》 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 “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生发出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 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刘眘虚《阙题》 蜿蜒的山路延伸到白云尽处,长长的溪水两边都是春天的美景。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漂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 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 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 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唐多令》 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先用“欲”字一顿,提出游乐的意愿,接着用“不似”一转,则纵去也无复当年乐趣,表示了否定的态度。沉郁顿挫,令人读之有无穷哀感。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 这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啊。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 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 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刘长卿《别严士元》 和友人依依话别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 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轻轻飘飘,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李贺《苏小小墓》 ![]() 古乐府《苏小小歌》中说: 但身死之后,她的追求落空了,死生悬隔,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绾结同心,坟上那萋迷如烟的野草花,也不堪剪来相赠,一切都成了泡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 ![]() 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却象征着芳春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有着至情至性的词人,怎能不黯然神伤?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致在梦后酒醒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 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读者不能自持。 今天,我撷取了十二句古诗句,真是美不胜收,令人难忘。 还有那些句子,让你一见钟情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