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心写的博士论文致谢字字皆血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4-23

文/孙建清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这是 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作者在致谢中回顾了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致谢打动了大批网友,引发热议。

在学界,不知道是成文或者不成为的规定,博士研究生毕业提交的答辩论文的最后部分是致谢。这犹如一本书的后记一样,好像是须臾不可少的。如果留意一下博士论文致谢,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博士的致谢词很不相同,有的写的 文采斐然 ,有的写的索然无味。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同学们都普遍遵循答谢鸣谢的原则,从导师到同学,从家人到朋友,长长的感谢名单,面面俱到,说不完的感激的话语,的确是名副其实的“致谢”。这类论文的最后部分,读来多少有点枯燥乏味,令人失望。

几年的博士研究生生活结束,论文顺利完成,当然要感谢导师提携栽培,也要感谢家人的支持,可是把大量的篇幅都用在这种一路道谢上,似乎也显得浪费才情,不免有些多余,至少是比较肤浅的。而且,大家都千篇一律的格式化鸣谢,也使论文致谢部分流入庸俗。

中科院博士的这篇《致谢》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作者抛开那种一味谢来谢去的写作模式,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这里没有堆砌辞藻和华丽的语言,但句句都是发自肺腑的真言,都充溢着坚强的信念,这种来自生活的故事,带有强烈的现实感悟,充满了正能量,給读者一种阅读的愉悦,一种向上的力量。“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多么铿锵有力的独白!

博士论文致谢部分应当怎么写,当然每个人的阅历、见识、文才不一样,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依我看来,短短的致谢内容最能体现博士的思想见地和语文表达能力。好的致谢,应该是真实地表达自己已经几年来学海生涯中的酸甜苦辣,应该是以满腔热情的文字写出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希冀。这里最可贵的是,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干干巴巴,需要的是真实和纯真,最大可能地展示一个当代学人的内心情感和追求。

一个理工科的博士论文致谢能把网有看哭了,甚至读得泪流满面,无疑,这是用心写的致谢。这也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在当下很多行文流入“ 虚应故事 ”的情况下,这篇抱蘸激情的致谢词,极具推荐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