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师大新校园道路名称的由来

 热带咖啡 2021-04-24
    坐落在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旁边的河北师范大学,是1996年由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四所院校合并而成的。新校园使用校名沿革、知名人士、历史名人、对学校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人物、为母校争得荣誉的杰出校友为道路命名,以反映学校的变迁历程。移步易景,所到之处不仅有视觉上美的冲击,更能形成高层次的、精神上的共鸣,令人振奋。

图片

新校园的路,南北为道,有顺天大道、宣化道、石门道等;东西为路,有北洋路、京兆路、津卫路、城固路等。

这里,仅就上述几条与学校历史相关的道路名称作一简要介绍。

图片

顺天大道

这是一条从北门至四方广场的主干道,两边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中间是双向四车的机动车道。这条道的名称由顺天中学堂而来。

顺天中学堂(也称首善中学堂,有校史研究者提出顺天中学堂应为顺天府学堂)是河北师范大学肇始之源之一,创办于1902年,创办人为京兆府尹陈璧。

顺天中学堂,地址在北京地安门外的东黄城根,现在的地安门中学所在地。按当时的行政区划,顺天府管辖京师(北京旧城区)和大兴、宛平两县,统属直隶省。又因其特殊的位置,也直接向清朝廷负责,相当于后来的直辖市。

1902年3月,顺天中学堂在原西文东文学堂的基础上借地开学。据说,开学仪式搞得十分隆重,慈禧太后派人送来了“御赐书橱”,还特意命令从国子监移送部分图书给顺天中学堂。开学不久,户部将兵将局官房移交顺天府,陈璧接手后利用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捐助的10000两银子进行了改建扩充,还从直隶总督袁世凯那里争取到每年经费银12000两,加上从备荒善后各项经费中划拨一部分, 按每月经费银1600两划拨学校使用。当年秋天,顺天中学堂正式移址地安门外兵将局,后数经变迁,一直在那里办学近60年。

图片

宣化道

顺天大道的西边是宣化道。宣化道这一名称由河北师范学院的办学地址而来。1969年,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从北京搬迁到宣化洋河南岸办学,校名遂改为河北师范学院。

宣化校址处于洋河滩上,条件十分艰苦。洋河沙滩是个大风口,冬春两季常有大风沙铺天盖地,教学和职工生活困难重重。由于迁校形成家庭两地分居的教职工有240多人。教职工从北京迁到宣化,生活不能适应,老教师、老干部有的身体衰弱,生活难以自理,有的摔伤,甚至有的不幸死亡。许多教师由于健康不佳或家庭负担重而留在北京,不能到宣化在教学工作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校迁至宣化后,教职工人心浮动,思走、思迁,甚至外流严重。院级干部先后调走8人,系、处级干部调走18人,从1969年到1979年底,全院调出或自然减员249人,其中包括教学骨干47人。中文系原有教师75人,调走24人。政教系调走教师16人,占原有教师的三分之一, 8名教研室主任,调走7人。河北师院的教学到了难以维继的地步。1979年,河北省革命委员会下文同意河北师院搬迁到石家庄建校。从1981年至1983年,绝大部分师生和家属分批搬到石家庄,到1984年12月15日,河北师院从宣化到石家庄的搬迁全部结束。

图片

石门道

顺天大道的东边是石门道。石门是石家庄的旧称,在民国时期存在很短的一段时间。此路所取“石门”,一是考虑到名称的规整和上口,二是表示原师大、师院、教院、职技学院都是从“石门”汇聚到师大新校园的。

图片

北洋路

这是从东门至四方广场的主干路。路名由北洋女师范学堂而来。

北洋女师范学堂是河北师范大学肇始之源之一,创办于1906年。创办人为清政府女学事务总理傅增湘。

1906年至1910年,傅增湘任北洋女师范学堂总理(校长),主持校务。创校初始设简易科,学制一年半。简易科学生毕业后,设完全科,学制四年,加上预科一年,学生五年毕业。招生在直隶和江、浙、沪等省市。1908年 1月29日,学堂为简易科78名学生举行结业式。总理傅增湘勉励学生说:“诸生轻去故里,求学兹土,以短简之时光,习繁剧之课业,诚为人所难能。第学无止境,诸生慎无以为既以毕业,遂沾沾自喜,不复致力于进修”,并勉励学生求学心、公德心、忍耐心,三者既备。

图片

京兆路

京兆路是进北门后东西走向的一条路。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2月,经学部奏准,改顺天中学堂为顺天高等学堂。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于1912年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政令,如废除清末学部制定的“忠君”“尊孔” 等项教育宗旨,废止前清各类御批教学用书,将“学堂”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1914年又公布“京兆尹官制”:“中央政府所在地方,称京兆,置京兆尹一人,为京兆地方行政长官”。顺天高等学堂于1912年停办,1914年改建为京兆公立第一中学。学校归京兆管辖。1925年(民国十四年)学校改名为京兆高级中学。1928年6月,学校划归河北省,遂改名为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1933年,校名遂改为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

图片

津卫路

津卫路是公共教学楼南面的一条主干路。

津卫路代表着师大的一个支脉是从天津走来的。前身学校北洋女师范学堂、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学院(天津)校址都在天津。1919年周恩来牵头成立的觉悟社,20名社员中的10名女社员邓颖超、周之谦、郭隆真、刘清扬、吴瑞燕、李锡锦、郑季清、张若茗、张嗣婧和李毅韬均为直隶女师的在校生和毕业生。1956年,河北省政府发布命令,河北师范学院(天津)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理系、体育系及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北京)生物系迁至石家庄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学院(天津)中文、历史等文科部分系迁至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北京)。1956年,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北京)扩建成河北北京师范学院。1962年,石家庄师范学院改名为河北师范大学。

图片

城固路

城固路是从西门到图书馆西侧与宣化道交汇。1937年9月,河北师范大学前身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西迁,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合并组建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因战事吃紧,西安临时大学南迁汉中城固、南郑、勉县三县。1938年4月,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设立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医学院、农学院等6个学院。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教育系与北平师大相关院系联合组成教育学院,在城固县城文庙一带办学。抗战胜利后,回天津原址复校。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核定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省城固县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时代:1938-1946年)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这表明,河北师范大学陕西城固办学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述校园道路,分别代表河北师范大学历经的四个重要的办学历史阶段:北京、天津、宣化、石家庄。校园道路名称,是历史的记忆,是一种文化名片。校园道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能唤起师生和校友们认同,能凝心聚力。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飞逝,无论风沙如何吹打,无论霜雪如何侵蚀,这张名片都永远鲜亮!

            2020年5月18日于河北师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