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红曲黄酒,是福建特产。 黄酒,历史感厚重,是土生土长的国货。 结合历史背景看,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武松连喝了N碗后能打虎的酒、以及大宋朝开国时的“杯酒释兵权”等。 这些典故,让人耳熟能详。而里面提到的“酒”,出场主角大概率是黄酒。 而红曲则不必多说,用红曲酿酒后,副产品里剩下来的红糟,能做成红糟肉、红糟鳗鱼等一道道经典闽茶。 不过提到酿黄酒,之前听一位宁化老同事介绍过他们当地酿红曲酒的讲究。 首要的,得用上好泉水。 并且,一定是拂晓前阳光未照射的隔夜凉水,方可用来酿酒…… 嗯,酿好酒要用“隔夜水”,这在之前还真不知道。 但是回到正题,比起隔夜水,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里,更关心的话题在于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前天晚上泡的茶,放到早上还能喝吗? 为了减少喝茶纠结,围绕“隔夜茶能不能喝”这一茶圈经典讨论题,下面就来系统地聊一聊。 《2》 什么才是隔夜茶?是隔6小时,12小时,还是24小时? 隔夜茶,是一个常见的口头说法。 在很多人的理解里,前天晚上泡开过的茶,放到第二天再喝就算隔夜茶。 但是这样的界定方式未免太模糊,不够严谨,范围难以确定。 从隔夜茶的本质上入手,隔夜茶是茶叶泡开后,再静置较长一段时间的茶水以及茶渣。 按个人角度理解,隔夜茶只是一个统称,泛指所有久置后变得不新鲜的茶汤。 不论是隔6小时,还是隔12小时,都可以归入隔夜茶范畴。 并且不仅是前天晚上泡开后,放到第二天再去喝,算隔夜茶。 一早六七点起来泡了一大壶茶,放到中午或者下午再继续喝,中途起码隔了小半天,这样的情况也属于“隔夜茶”。 何况,白天气温普遍比夜间高,而气温越高,泡开出来的茶汤越容易遇上变馊、变味的问题。 所以,大家在喝茶时,可别再狭隘地将隔夜茶理解成隔了一晚上的茶。 类似后者的情况,更需要多留意! 《3》 前天晚上泡的茶,第二天还能喝吗? 假设晚上8点、9点泡的茶,放到隔天早上8点多钟,那么中途间隔的时间在12小时上下。 在这种情况下,隔夜茶能喝吗? 实事求是说勉强能喝。但是不好喝,不建议喝。 之前在一档官媒节目里,曾经专门辟谣过“隔夜茶,毒如蛇”一说。 用实验数据证明,放置了12小时的茶,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但是,从日常经验看,隔夜后的茶汤滋味会明显变差。 任何的好茶,不管是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 一旦将它们隔夜后,原本引以为傲的鲜香爽口、清甜鲜醇、香气馥郁、回甘生津等茶味,一应打了折扣,并不好喝。 尤其是,在领略过一款好茶在刚冲泡出来时的“风味巅峰期”之后。 再去喝隔夜茶,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反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经过一前一后的对比,但凡是对喝茶风味有讲究的老茶客,都不会愿意喝隔夜茶。 因为这样做,太容易破坏一款好茶给人留下的美好印象。 相见不如怀念,不仅适合人与人,也适合人与物。 喝隔夜茶,既不能带来美好愉悦的茶味体验,又容易造成落差感,进而影响到品茶的好心情。 要是单纯为了解渴,与其喝隔夜茶,不如选择白开水! 如果觉得,将隔夜茶倒掉不喝,实在浪费。 那么不妨想想,将一款泡好的茶冷落在一旁,放到隔夜后才想起喝茶。 这一前一后对比下,哪个才是浪费? 为了不错过好茶的绝佳风采,与其亡羊补牢,纠结隔夜茶还要不要喝?更靠谱的方式是,尽量不留隔夜茶。 不将茶汤久置,趁着一杯好茶风味正好时,早点喝完才是正道! 《4》 久置不新鲜的茶汤,会出现哪些问题? 隔夜茶不值得喝,这点早已是茶圈共识。 因为在放置较长一段时间后,隔夜茶会出现不少状况。 比如,茶香变寡淡。 袅袅茶香,属于一种气体,是可挥发物。 当你用沸水泡茶时,刚刚冲泡出来的茶汤,茶香四溢,特别好闻。 但如果在泡好一杯茶后,手头临时有事,接了大半小时的电话,再回来继续喝茶时,茶香就比之前淡了许多。 可见别说隔6小时、12小时,就算隔了一、两个钟头,好茶的茶香馥郁程度也会明显下降! 喝隔夜茶,注定会面对“喝起来不怎么香”的尴尬。 比如,茶多酚、茶氨酸等茶味物质被逐渐氧化。 氧化,发生在日常生活里的方方面面。 在一连静置数个小时后,在漫长的时间跨度里,隔夜茶汤会与空气当中的氧分子接触,产生氧化。 在外观上,隔夜茶的汤色看起来偏暗沉。 以及隔夜茶汤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多种茶味物质,不断被破坏。 喝起来,茶汤滋味的鲜爽口感明显变差。 比如,用玻璃杯久泡隔夜后,茶味变浓的问题。 前天晚上用玻璃杯泡了一杯热茶后,只喝一半。而剩下来的一大半,连茶带汤一起浸泡隔夜。 无形当中,会导致茶汤滋味被泡浓、被泡苦涩的问题。 等到第二天,再去喝这样的“残汤冷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最后,如果是用敞口的玻璃杯、马克杯等浸泡已久的隔夜茶。 那么它们除了被闷浓闷苦之外,还得担心卫生问题。 比如,是否有灰尘杂质飘进?这样的隔夜茶是否能维持干净状态? 看过这些客观现实问题后,想必列位看官们的心里早已经找到了答案,隔夜茶最好不要喝! 《5》 超市里的瓶装茶饮料,难道不算隔夜茶吗? 每当提起,隔夜茶不值得喝时,不少人会好奇一点。 既然说,茶叶泡开后,隔夜一晚上就不建议喝隔夜茶。 那么,超市里的茶饮料算什么?它们可不止是隔了一夜两夜,都放了好几个月了。 先别急。 经过工厂批量生产的瓶装茶饮料,与我们日常生活里遇到的“隔夜茶”,不是同一个概念。 瓶装茶饮料,大多数时候,它的属性是饮料在前,茶在后。 认真说起来,不少茶饮料内部的“茶成分”含量不高。 为了适应大众口味,不少厂家在生产茶饮料时,配方里加入了糖浆、果糖等。 喝起来,茶味的存在并不明显。 何况,瓶装茶饮料在生产出厂前,要经过灭菌处理,以及妥当密封,从而确保在较长一段期限内,不容易变质变味。 而我们在日常泡茶时,用玻璃杯、盖碗、茶壶等泡出来的茶汤,跟瓶装茶饮料不是一回事,不能相提并论! 在喝茶这件事上,切忌混淆概念。 《6》 水,至清至清至纯。 在没有沾染杂质的前提下,压根不用在意是否隔夜,也能让人放心喝。 但是,隔夜的茶水,则情况不同。 不少人在面对隔夜茶时,心里会有多种顾虑,担心变馊变味变质。 其实,这样的担心,属于人之常情。 不管是为了茶味享受,还是为了安心喝茶,都不建议喝隔夜茶。 喝好茶,要及时喝。 隔夜后的茶,好比苏东坡写的一句诗。 明日黄花蝶也愁。 错过了盛开的花期后,美好芳华不会再重来!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